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在他传世的诗文中,保存有关于成都武侯祠的珍贵史料。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一、关于成都武侯祠的见闻;二、与成都武侯祠相关的见闻;三、关于诸葛亮的评论;四、关于其他三国人物的评论。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天主教侧重于改造儒家思想文化,传播"福音",进而使整个中国基督教化;伊斯兰教侧重于适应儒家思想文化,"附儒而行",加速了与儒学调和及中国化的进程.两种宗教不同态度的表现和结局,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它对宗教如何在中国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根据史志中以记名篇的书目数量和文学总集中记体文内容的变化和类目的增减,可以更客观地了解"记"作为一种文体其内涵发生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由民、人之会意以及<论语>中之人、民之说始,略释中、西方古典人与民之分的政制要义:无论是古典国人的民、人之说,还是古典希腊人的"德莫斯"统治之分析,都凸显了重要的政治道理--圣贤以德治天下,民无一不得其所.其实,人类必定要承认人所共处的政治生活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对等.民、人和谐共处的政治要求君有君之德,民有民之德.不管诸子之治道还是希腊古人之治道,都要求统治者行"宜"(中庸)之道,节制自己的欲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对人、民进行良好的教育,还要注重立法,不能"只顾讨好民众而不顾道德",而要劝民"追求最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夜落西街     
李小强 《今日南国》2007,(10):68-70
出外旅游没有联想,止于没有去过桂林阳朔的人。去过桂林阳朔的人,总期盼着有一天能背上简单的行李远离烦嚣的城市,抛弃一切苦恼和杂念到阳朔住上一阵子:清晨醒来,赤脚沿着青石铺砌的西街走到漓江,乘一叶竹筏徜徉于青山秀水之间,或戴一顶斗笠在竹排上  相似文献   

6.
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曾委托本校教师邀请张玉凤等到该校回顾他们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亲身经历的珍贵历史.当时的受托教师最近在整理旧稿时发现了1993年12月24日晚张玉凤女士即席演讲的录音整理稿.该稿经张玉凤女士本人审阅,纠正了若干记录笔误和错别字并增加了题目,在事隔14年之后首次发表.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党的组织建设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转变及时作出调整,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围绕政治路线加强组织建设,整顿与新建相结合,不同地区支部相区别和自上而下展开政治动员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唐代中央职官在东都洛阳分设了一套职官体系,东都尚书省是唐代东都分司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都尚书省并不全盘照搬长安官制,而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东都尚书省不设尚书令与左右仆射,以东都留守为长官.东都尚书省虽也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六部之下所设各司往往不齐备,六部的具体工作也和长安官制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在高校"两课"教学中重要地位的论证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阐明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进而明确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管曦的故事     
嘉禾 《北京纪事》2015,(12):74-77
好莱坞电影圈里都知道有这么一位中国女孩,每次工作一定穿得漂漂亮亮,即使要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到处跑,这就是管曦。说到管曦,认识她的人都能给出同样的评价:她是一个既有天赋又极其努力的人,即便是在忙碌的情况下,每每见到她,都是非常优雅的样子。在别人眼中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传奇人物,她能唱高雅的歌剧,跳欢快的弗拉门戈舞。一个人的时候她又常常写诗,再自己谱曲悠悠地唱出来。在白人、犹太人遍布的好莱坞,毕业于世界排名第一的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的她,做着很少亚裔女性做的职业。于是她就被加上了很多定语:美女导演、亚洲女摄影师。而她现在所收获的一切都源于三年前的一个决定,让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因为一个梦想,横跨太平洋来到了洛杉矶,在这里追寻着她将一生执着的导演梦。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负所得税的不同版本,在此基础上国内第一个提出个人所得税、负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三税需要统筹设计,旨在解决我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调节我国日益严峻的收入分配差距两个重大问题.通过实例论证了三税如何统筹设计,以及与之有关的制度设计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当初设置个人所得税以调节收入差距的本意已基本丧失.由于费用扣除额过低,普通工薪阶层成为纳税主体,却又少有条件像高收入者那样享受税收转化创造的现代化生活服务.分类所得税制往往违背量能负担原则;起征点"一刀切"缺乏人性化关怀;重征劳动所得,优惠资本所得,直接助力公民贫富分化.改革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将有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维护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政府运用适度的再分配手段是必要的 ,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再分配支出的重要来源。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从设计到实施存在诸多弊端 ,未能真正发挥其再分配功能。本文通过对个人所得税制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说明科学合理地设计个人所得税机制既可以得到最多的税收 ,又可以保证最少的人受到伤害 ,可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做一个接近合理的选择 ,而不是简单地将两者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谭伟 《东方论坛》2016,(1):87-92
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和已废止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允许税前扣除的企业资产损失,都必须符合“与取得收入有关的”这一条件.从文义上,二者看不出差别,但实际上,二者“收入”概念是不一致的.《暂行条例》所称“与取得‘收入’有关”,是指“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而《税法》所称“与取得‘收入’有关”,是指“与取得‘所有收入’有关”.《税法》实施后,对于“收入”的认识,一度出现分歧.分歧根源在于税法体系中存在的概念模糊.“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的概念,应重新表述为“应计税收入”“不计税收入”“免计税收入”.厘清上述概念,自然会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得税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对中国企业所得税的设置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纳税义务人、纳税期限、纳税所得的计算、纳税优惠等方面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所得税进行比较,期望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得到有助于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有益经验,为更好地设置我国企业所得税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老百姓的收入逐年增加,个人所得税也成了大多数人常涉及的税种之一,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已成为生活中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本文结合案例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思路和常见的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与税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所得税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我国个人所得税自开征以来,确实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针对这种现状,从税制模式的转换、科学费用扣除制度的制定、合理税率的设定和有效征管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入手,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加以改革,更好地发挥税收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如何把握新的税制改革政策,深刻理解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精神,有效规避企业的涉税风险,寻找新的税收筹划空间,合理避税是税收筹划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在税制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结构及税收征管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 ,应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 ,使之更好地发挥聚集财政资金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论述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种类及其产生原因 ,其次论述国际上流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最后论证我国会计实务中应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