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李昌宪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1):57-64
现存的宋朝官品令,载于《宋史·职官八》,但属于南宋时期的官品令,为元丰改制后的产物。改制之前,北宋前期的官品令已经亡佚。它究竟是唐代旧制,还是宋朝新制,学界持有不同观点。宋承唐制,品阶制度也不例外。自宋朝初年至元丰改制前,基本沿用唐代官品令。元丰改制,才形成了本朝新制。《旧唐书·职官一》所载《永泰官品令》,与《唐六典》所载官品令并无大异,它记录了唐德宗以前的品秩变动,并为五代、北宋沿用。《宋史·职官八》所载《建隆以后合班之制》,记录元丰改制之前行用的唐代职事官。《宋史·舆服四》所载康定二年行用的部分官品,《职官分纪》所载若干官品,以及唐后半期至宋元丰改制前的相关零散史料,大体可以复原北宋前期的品阶制度。 相似文献
2.
李昌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104-113
宋前期,职官制度已形成官、职、差遣三大系统。唐代职事官的地位,在这一时期,升降剧烈,并已阶官化、虚衔化。而后起的职名、差遣,〖JP2〗一为清要侍从官,为升迁之“终南捷径”;一为有实职、实权者,二者虽无品秩,却为士大夫所重。为了整顿自唐中后期以来混乱的职官制度,适应使职差遣制度出现后的新形势,宋朝前期,权宜地但又是务实地应用比品、序班等手段,在百余年的不断调整中,逐步建立起了职官制度的新秩序。各类官职则以比品、序班来确定其实际的政治地位,其详则见于《宋史·职官八》的《建隆以后合班之制》。 相似文献
3.
田志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2):99-107
北宋参知政事始设于太祖乾德二年,神宗元丰改制废罢。在北宋前期,参知政事是宋朝中央政府(指中书门下,简称中书)的副长官,权力与地位仅次于宰相。由于参知政事员任的为政风格、性格特点以及所处的政治环境、时代背景不同,参知政事的权力配置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因此,在参知政事设立之后,其职权几经变化,与宰相分享中书权力的配属关系也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祁琛云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5):46-47,82
审刑院设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废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在整个北宋前期,它取代刑部成为国家最高司法机构,与大理寺一起负责天下上奏疑难案件的复审工作。除了复审奏狱外,审刑院还承担多项与法律相关的职责,如编修法律、实施行政法令、参与组织各种考试和赦降诏书的审阅工作等。我们将这些相关职责称为审刑院的附带法律职责。 相似文献
5.
吴海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3):101-105
汴河最早渊源于东汉汴渠、魏、晋、北、魏、隋、唐。历代都对其有所整治。安史之乱后 ,藩镇割据 ,五代汴河遂多年失修 ,到北宋已是淤积多害之水。汴河对于首都汴京有重要意义 ,北宋政府对汴河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治理后的汴河在运输、农业灌溉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祁琛云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1):32-35
所谓联蕃制夏,即指北宋联合散处在西北边地的少数民族政权共同抗击西夏军事进攻的一种策略。这一策略存在于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宋神宗熙宁间发动熙河战争,收复吐蕃所居之河湟地区,联蕃制夏的策略被弃用。笔者拟就北宋朝野对联蕃制夏策略的非议及其原因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显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北宋前期是宋代官营牧马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牧马业经历了宋太祖、太宗时期的建立和初步发展,到宋真宗时期已相当兴盛。为增强军事力量,北宋前期的统治者特别重视马政建设,出台了许多有关官马管理和役使的律令措施,对官马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孳育、牧场建设、残损官马肢体的处罚等诸方面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为牧马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宋政府通过主观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气候地理条件不利而造成的官马不昌的缺憾。 相似文献
8.
郭艳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4):106-110
对于北宋词 ,人们历来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诸如词风的革新、意境的开拓、艺术技巧的提高、题材的扩大等。但是 ,北宋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 ,有着复杂的社会生活 ,有关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民生疾苦等内容 ,在北宋词中几乎难以找到 ,而这些内容却是北宋诗所经常反映的。北宋词人虽然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努力 ,但在艳情词强大势力的统治之下 ,词的题材范围局狭 ,主题取向狭窄 ,审美情趣内敛 ,这样 ,词的发展的畸形性就随之表现出来 ,而北宋党争则是其畸形发展的最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贾先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24-27
北宋前期诸帝倡导和鼓励观书、讲习及创作应制诗,因此应制诗创作极为繁荣,其内容为描写藏书处森严庄重的环境、抒发对本朝文物兴盛的自豪、赞颂君王书法艺术的高超造诣、表达臣子的荣幸和感恩之情以及记载了君臣之间讲求经术礼义、借鉴历史经验、尊崇道德文章的言行和风范,反映了宋代大量搜集整理图籍、召集群臣观书特别是观览御书御集、大兴讲习之风的盛况,表现了宋初诸帝对文化的推崇和倡导,对宋代文化兴盛繁荣局面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钟兴龙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5):71-74
北宋钱监的设置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真宗初年以饶、池、江、建四州钱监为主体的钱监格局形成,到仁宗时期,进一步形成饶、池、江、建、韶五州钱监格局,英宗时期基本维持此格局.到神宗时期钱监数量达到顶峰,其后钱监大量废止.哲宗时期又恢复为五州钱监格局,徽宗时期再次大规模置监.钱监的兴废造成北宋铸币量的波动. 相似文献
11.
郭学信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6):127-130
宋代"以儒立国"、"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治国方略,使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从根本上取得了一致,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入仕参政的积极性,强化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角色意识。然而由于宋代官僚机构臃肿庞大,冗官闲官增多,加之有宋一代反复起落的党争,所以在宋代,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士大夫并不多,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为政的同时,又对学术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许多人是亦政亦文亦学术,人生实践与社会角色呈现出多维的态势。宋代之所以能成为"郁郁乎文哉"的文化繁盛时代,与宋代士大夫这种多维的社会角色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2.
顾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4):1-11
官、职与差遣分离是北宋前期官制特征之一,但同时在部分官、职与差遣之名实间却又存在可以互相转换的现象。以中书舍人、台谏官以及翰林侍读(侍讲)学士、知制诰、枢密直学士等为例,对北宋前期文官之部分官、职、差遣间存在的这一相互转换情况,据有关史料例举而探析之。 相似文献
13.
刘兴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60-64
赵宋立国奉行“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政策,士大夫是宋朝统治的基础,其风气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机构的效能,政治的清明以及宋王朝的兴衰成败。因此士风研究是宋代政治史与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宋初三朝是宋代各项政策体例的草创期,对于有宋以来的士风建设,士人精神格局影响深远。宋初士大夫阶层的整体精神风貌表现为隐逸、变节、奢靡和因循持重。 相似文献
14.
徐仪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6-19
中原地区医学文化在北宋时期曾有过它的辉煌。通过史书、方志、绘画、笔记、杂录等有关材料,对北宋中原医学文化的长足进步进行概述;并对这一时期政治、学术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探明北宋医学文化勃兴之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5.
黄之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3):178-190
宋体四六自成立之后就形成两个风格不同的流派,分别以王安石和苏轼为代表。两宋之际的汪藻等四六文名家,一方面取法本朝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融汇两派之优长,创作出既典雅工致又明白畅达的四六文,使欧阳修等人变唐体为宋体的骈文革新最终完成;另一方面,远师唐代陆贽之风,融至诚于骈俪之中,变应用公文为经世之文。这些使两宋之际的四六文继北宋中期欧、苏之后,成为宋体四六的又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16.
宋初,接受中晚唐五代历史教训,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必要的和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历史的惯性,当时这种加强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在宋朝政权巩固以后,特别是宋辽议和以后,本应逐步纠正矫枉过正即过度集权的问题,但宋朝统治者未能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政策,相反,却继续加强集权,从而给国家管理造成种种弊端。这种过度集权表现为朝廷大臣不能独当一面,将从中御,上下级官员隶属关系混乱,地方政权软弱无力等。过度集权弱化和模糊了管理层次,使管理僵化、脱离实际,不但在当时造成恶果,而且对整个宋代造成恶劣影响。对此宋人已有较深刻的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刘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2):134-139
宋朝官吏采取侵吞、盗窃、骗取、勒索、非法经商和受贿等多种手法进行贪赃活动,严重危及宋王朝的财政收入,妨碍了行政效能,毒害了社会风气,使封建政令走样变形,破坏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加深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农民起义。宋朝官吏的贪赃,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封建官僚政治的缺陷、封建统治者的包庇纵容以及封建剥削制度所致。 相似文献
18.
论北宋职役的财政属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水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7-114
宋代,职役已深入到国家财政、行政、治安等方面,成为国家机器运行的客观需要.职役具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采用强制手段,将部分财政支出、财政欠收的风险以及财政运行和调度的成本,转移给应役民户的财政属性.职役的财政属性在为国家节省大量财政支出的同时,增加了应役户的负担,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宋尔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5):60-63
宋初诗坛为何崇尚晚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宋初诗人对晚唐这一概念的认定跟后人有所不同;二是对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没有从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上说明宋初与晚唐诗坛既相互承接又共同转折、完成唐诗向宋诗过渡的意义;四是忽视了宋初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文化思想对宋诗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勇强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103-107
宋夏战争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政治或经济冲突,更是一种环境冲突,这种冲突源于交战双方的环境缺陷,贸易封锁、战争掠夺、侵耕、扰耕则是这种环境冲突的具体体现。环境冲突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只有建立有效的利益调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冲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