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洋 《今日南国》2006,(3):31-32
我猜:这还是一个孩子,大概她也只有十七或者十八岁。她一定是第一次独自乘火车,她的父母还很不放心。她一定是乐观且任性,偏选了一双拖鞋开始这也许漫长、也许短暂的行程。但不管怎样,我们只是萍水相逢。列车颠荡着向前开去,车上很安静,有间断的广播和音乐。这个夏日的午后,空气浓稠得像胶冻一样,让人疲乏无力。单调的隆隆声在脑海中如丝线般绵延不绝地扯过,也不知要走多久,更不知道走了  相似文献   

2.
女朋友小叶对我说,他们公司新来的那个女硕士离婚了。究其原因,是她和几个女伴一起去喝咖啡,不知怎么便夸耀起自己的老公来,不外乎体贴温柔、诚恳憨厚等等女伴们便打趣:不考验一下怎么知道是真是假?于是嘻嘻哈哈出了好多主意让她回家不露声色地试一下谁知她当了真,果真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拿自己的老公开试.最后,老公终于和那个年纪比她小、容貌比她美、家世比她强、性情比她好的女子牵手而去,走得义无反顾。  相似文献   

3.
姐姐爱美了     
今年,我姐姐二十芳龄。读大学一年级。姐姐一个月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穿得很华丽。嘿嘿!我发现姐姐最近特爱美。连出去吃顿饭,她也要在镜子前而化装个两三小时。还得洗个头发,梳梳好。如果镜子不够大,她就跑到衣柜那边吧!”我无语。三十六计,走!到了第二天,我醒来,去刷牙。走进卫生间,睁开我朦胧的眼睛。  相似文献   

4.
朱云 《百姓生活》2010,(11):30-30
最近,母亲总喜欢带我去她的朋友家,每次出门前,她都会嘱咐:“丫头,打扮得漂亮点啊。”每每这时,我总能瞥见母亲站在一旁打量我,看着我化淡妆,看着我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当我容光焕发地站在她面前时,她会笑着说:“走吧,我们现在就开路了。”  相似文献   

5.
月满北戴河     
王蕾 《中华魂》2013,(20):29-31
第一天到北戴河,刚刚用过晚餐,不知是谁的提议,要沿着海边的沙滩走一走。天色尚早,这提议立刻得到了热烈响应。北戴河海滨种满了说不上名字的奇花异草,在草木的芬芳清甜中,穿过梧桐小道,就到得海边的沙滩了。晚霞在天际舒卷着翩翩霓裳,舍不得告别她的舞台,大海本是有些寂寥的,此刻也被这精彩的落幕演出衬托得热闹了许多。夏日酷暑,即使北戴河这样著名的北方避暑胜地,  相似文献   

6.
结婚的日子定下来,他却病了,是肠癌晚期。之前没有任何征兆,所以来得太突然,突然得让他和她都无法相信。可是,现实就是事实。所剩的日子不多,医生不无遗憾:尽量让他开心地走吧。原本计划了一辈子的携手,如今只剩下可数的短短日子,又如何开心得起来?  相似文献   

7.
睡觉时,她的心里细细地浮起两个名字,前面一个叫林北军,他让她白天的路越走越黑,后来一个叫骆朗,他让她晚归的路越走越明亮。  相似文献   

8.
她原本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是一次意外火灾让她失去了美丽的容颜,她不再是那个性格活泼爱笑爱闹人见人爱的小姑娘了。由于面貌丑陋她走在大街上常常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让她很不舒服。渐渐的她变了,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再喜欢和人交往。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都在准备买房或正做着“房奴”,气喘吁吁艰难前行时,云疑惑地看着我们,说,为什么都得买房呢?可以让房子跟着人走啊,人是活的,房子是死的,房子其实是为人服务的,像你们这样,成了服侍房子了。云不只是说说而已,她还这么做了。  相似文献   

10.
秋, 如恋人 来得那么缓慢, 走得却如此匆匆; 依稀记得她嫣然的笑脸, 而离去的背影已模糊在夜色里。  相似文献   

11.
婆婆来了     
王纯 《老友》2012,(10):42-43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直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们三番五次让她来城里,她都拒绝了,说在农村生活惯了,到了城里不习惯。女儿放了暑假,央求着婆婆来陪她。婆婆来了,我们都很开心。我偷偷对老公和女儿说:"这次一定要把妈哄住,千万别让她再走了。"让婆婆慢慢适应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人》2006,(7)
好莱坞星光大道.疾驰过一辆似乎失去了方向的敞篷车,沿途掉下各式小刀子、小型武器、蛇、红酒和名贵烟头——你不必怀疑自己的眼睛,那就是朱莉。一个心中有鬼的美女,眼角眉梢渲染着叛逆。如果她不做演员,你也会对她另眼看待:她的大眼睛、直翘鼻子、高的胸、长的腿;那似乎没有髋部却走得坚硬的步伐,那似捣碎的浆糊一样的声音,性感得让人麻醉。她是好莱坞的狂野之唇,是好莱坞的世纪末的主题——忍不住让人说:"在你被指控之前,让我吻你。"  相似文献   

13.
这个冬日洒满了阳光,而她的心中却挤满了惆怅。她的哭泣沉沉地压着我手中的电话筒。 四年来,如兄如父般关爱着她的男朋友,说走,就走了。不是她不明白,是这事儿真叫怪:他说,她总像个孩子,而他想娶一个——女人。 23岁的她被委屈充塞得心烦意乱,慌张迷惘,她说怎么都想不出自己错在哪里,而他又是一个十分懂感情,有上进心的人,和他在一起有强烈的安全感,特让人放心。他像个大哥哥一样,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妥妥贴贴,周周到到……“打个比喻,你觉得他像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一场大风刮过.山上的一片桃树林全被刮倒了。这可怎么办呀?住在桃林里的几只猴子,难过得哭起来。哭了一会儿,几只猴子一商量,它们要去找有桃树林的山坡安家。只有一只猴子没有走。同伴叫了它几次它都不走,它说:“我不走!我要把这些倒了的桃树扶起来,让它们活过来。”那几只猴子听了摇了摇头走了。留下来的这只猴子,把桃树一棵棵扶好,培土浇水。  相似文献   

15.
姐姐     
正母亲走的时候,她12岁,父亲给她擦泪,说不怕,还有我。虽然难过,但真的不怕了,父亲大山一样强壮的存在,让她心里很踏实。可,父亲也病倒了,在她读大一的冬天。那个夜晚的寒冷,足以让她终生铭记,凛冽的寒风,像无情的小小野兽,撕咬着她的脸——怎么办?给父亲治病要花钱,可他们家并不富裕,姐姐的婚期将至……除了退学,她似乎没别的路可走。她泪流满面,在天寒地冻的校园里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手机再一次响了,还是姐姐,轻声安慰着哭泣的她,让她放心,她已和未婚夫商量好,去婆家办完婚礼他们就搬回娘家住,一起照顾  相似文献   

16.
在小镇上住下的第一晚,依曼失眠了。一整夜,她都倚着那张老式的松木床,以固定的姿势,像个坏掉的无从计较岁月的闹钟一样木然地看着窗外。窗外很黑,甚至连个隐约可见的影像都没有,把白天的一切掠夺得那么干净,冷酷得像她走前郑楚从桌前瞥来的眼神。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缺憾孙秉生张爱玲,于1995年9月8日上午被发现在其寓所内逝世。她是在美国洛杉矾的一栋公寓内,与中国以及海内外千万读者诀别的。她走了,走得那样悄然离奇,给我们留下了“张爱玲的缺憾”。张爱玲是在1943年,“几乎是一夜之间横空出世”,成为上海沦...  相似文献   

18.
七八岁时,爸爸进了监狱,走投无路的妈妈带她离开那个破旧的家,到了另一个穷乡僻壤,游手好闲的光棍汉成为她第二个爸爸。五个月后,妈妈生了弟弟,三张嘴让嗜酒的光棍汉强烈不满,酒醉后的打骂成了家常便饭。不久,鼻青脸肿的妈妈再次选择离开,偷偷带走弟弟,她却被丢下。后爸很快送她到另~家,换走几百元钱,说她长大要做那家傻小子的媳妇儿。那年她还不满十岁。傻/J、子又胖又丑,动不动就欺侮她。她生出像妈妈一样离开的念头,在村边爬上一辆运货的拖拉机,颠簸出很远来到河北隆化的一个山村。司机发现车上的女孩儿,听她哭诉了自己的遭遇,好心的司机有两个儿子,于是收养了她。~家人待她还好,居然还让她上了学。可这个家依然贫穷,勉强让她读到小学毕业,再没能力供她读初中。她曾从借来的旧书上得知有个类似菩萨的上帝,她想到自己的经历,一直自卑地认为自己是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周毅 《老友》2009,(6):40-40
老人去世前,握着女儿的手留下了最后几句话:"你妈走得早,你为这个家操了不少心。爸也要随你妈去了,你要像过去一样照顾好两个弟弟!"之后,将一个信封递给了她。  相似文献   

20.
病房邂逅,恩爱夫妻临终诀别让她心痛得流泪 刘世义原是重庆永川市某百货公司的营业员,单位倒闭后,她在永川市名豪小区开了一家化妆品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