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陆自 1979年恢复重建社会学学科以来 ,已经走过 2 0年的发展历程。这 2 0年也是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作为一门经验性和综合性的学科 ,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受到时代的影响。一方面 ,社会学研究者努力追踪和反映时代的变迁 ,研究和分析在急速的社会变迁中不断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 ,我国各个领域的社会实践又不断对社会学研究的主题、类型和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试图考察如此背景下 ,近 10年来 ,在学科建设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中 ,中国社会学研究(特别是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社会学的重建自酝酿实施至今已20年,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科学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历近15年。与家庭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区研究等一些成熟的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发展有所不同,科学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前后受到了不同学科的推动、渗透以及挑战。直接从反映学界、学者的动向和成果最为迅捷的相关专业学术刊物入手,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地厘清科学社会学既往的历程,包括其内容特质,当有助于人们明确这一学科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尤其社会学家在其中的任务和作用。一、学科的基本情况中国社会学自1979…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谈者 :金耀基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教授周 宪 ,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教授时 间 :2 0 0 2年 5月 2 2日地 点 :南京金陵饭店咖啡厅金耀基 (以下简称金 ) :关于我自己的学习经历 ,我以前是念法律的 ,然后念政治学 ,后来又念国际关系和社会发展学。所以不纯粹是学社会学的。不过 ,在我读博士之前 ,我研究的关注点已是现代化问题 ,特别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而我研究的切入点则是社会学的。现代化牵涉的方面太多 ,我比较注重的是政治发展 ,社会发展 ,当然也关系到文化的变迁。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必涉及到制度的变迁 ,其实也是文化变迁的…  相似文献   

4.
题目作者 期号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建所 2 0周年社会学大有作为李铁映  (4)从实求知费孝通  (4)贺词雷洁琼  (4)专题研究社会学方法二十年 :应用与研究风笑天  (1)对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唐 军  (1)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张宛丽  (1)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瞻望王处辉  (1)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 :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王金玲  (1)城市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王 颖  (1)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 ———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李汉林 李路路  (2 )明代流氓文化的恶…  相似文献   

5.
一、立项课题1999年社会学研究所两项课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重大课题:陆学艺牵头的“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和景天魁牵头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1999年社会学研究所首次设立了所重点课题基金,共批准了13项课题立项:吴小英“社会学中的女性主义流派研究”、李国庆“日本社会学与中国农村社会调查”、渠敬东“涂尔干社会理论的翻译和研究”、朱庆芳“社会指标研究”、苏国勋“社会学思想史”、折晓叶“产权变革的社会过程———乡村组织与制度变迁系列研究之一”、罗红光“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学术反思”、唐钧…  相似文献   

6.
2000年社会学在中国——研究进展状况及热点难点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 0 0年的社会学研究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强劲推动 :一是由于中国社会学恢复和重建已满 2 0年 ,一些研究和教学单位 ,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在回顾创办以来所走过的历程的时候 ,强烈感受到学术发展本身的一种内在推动 ,即需求继往开来 ,把学术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是由于全球化、信息化 ,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 ,推动社会学研究必须面对重大的实践问题 ,社会政策研究空前活跃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以上两个方面使得 2 0 0 0年的社会学研究呈现出两个重要的趋向 :一是回溯到社会学经典大师提…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2 0 0 0年 6月 2 6 -2 7日在清华园内召开了标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恢复学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题为“问题与方法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社会学”。来自国内外的社会学和相关学科研究人员 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提交的 2 7篇学术论文均属近年中国社会学研究水平较高的成果。在历时两天的会议中 ,与会学者就 5个相关议题经济与社会、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文化的生产、社会分层与流动、面向日常生活实践的定性研究方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何借鉴国外社会学的前沿性研究方法及社会学之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用于研…  相似文献   

8.
中国从 1979年恢复重建社会学以来 ,以社会统计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这方面中国社会学学者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从简单到复杂 ,使得中国社会学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中国的社会学毕竟起步较晚 ,因此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上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本文仅就童星、刘松涛二位学者发表于《社会学研究》2 0 0 0年第 4期上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一文 (下称童文 )中在方法的应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与童星、刘松涛二位学者进行商榷。一、…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的努力 ,厦门大学于 2 0 0 0年 3月正式成立社会学系。自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 ,厦门大学哲学系和政治系分别有多位教师从事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经国家教委批准 ,1993年厦门大学哲学系开设社会工作专业 ,并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的社会学系就是在哲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厦门大学社会学系隶属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由张友琴副教授任系主任 ,胡荣教授为该系学术带头人。该系现有多名从美国、荷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成回来的社会学博士担任教学和研究任务 ,并逐渐形成了政治社会学、社会政策研…  相似文献   

10.
国际社会学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青年社会学家论文竞赛”结果已于1994年5月最后揭晓。中国大陆有三人获奖:沈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论文《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凝聚力建构》)、王旭东(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家庭因素分析》)、徐兴义(中国大陆留美学生,论文《中国工作单位的组织管理》)。受国际社会学协会的邀请,世界各赛区的39名优胜奖获得者有35人于7月10日聚会于德国的奥林豪森城,参加由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社会学发展研究中心集资承办、为期一周的“青年社会学家学术研讨会”。中国大陆三位获奖者应邀赴会。 会议由国际社会学协会《国际社会学》杂志主编、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理查德·格拉托夫负责组织,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社会学系斯蒂文·韦特库斯博士具体主持。开幕  相似文献   

11.
“家庭生产方式”(Domestic Mode of Production)是西方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界在研究传统社会及其变迁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理论模式。本文在吸收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这一理论模式在研究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得与失。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也是一种小家庭农业经营(简称“小农经济”),以此为出发点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经济与社会关系。但中国小农家庭在内部构造、内部功能和外部社会关系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在分析它们时需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 8月 2 0 - 2 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南京联合主办“‘中国社会学的最新发展与走向’暨《中国社会学年鉴 ( 1 999- 2 0 0 2 )》编纂学术研讨会” ,邀请国内社会学界部分著名人士、《年鉴》编委会成员共同探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并商议最新一期《中国社会学年鉴》编纂事宜。学者们就中国目前社会学的发展现状、特征 ,以及未来走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讨论与交流 ,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作。《中国社会学年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社会学专业学术资料书刊 ,创办于1 989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社会学》第二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3年 6月出版。该书为研究论文集 ,以收录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华人学者发表的优秀论文为宗旨。本书收集了近年来在汉语学刊发表过的社会学论文或译文、已在外文学刊上发表的论文及少量未发表过的社会学论文。所有论文的作者均是中国学者或海外华人学者。《中国社会学》是一本年度连续出版物 ,创办之目的 :一是纪念前人 ,二是推进积累 ,三是探索方向。本集分为三个部分 :1 .社会研究的基本问题 ;2 .单位制与城市社区研究 ;3.新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学(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新编《中国社会学年鉴》已于1994年11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全书54万字,定价19.80元。 该书是继《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和1989年版《中国社会学年鉴(1978—1989)》之后,又一集中国大陆社会学发展之大成的编著,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1989年到1992年上半年中国大陆社会学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的实绩。各条目撰稿人皆为各有关方面确有研究的专家,对其所述评领域的研究情况,心中有数,选材精当,分析在行,评价客观公正,即使是对自己学术论争对手的观点的述评亦能如此,尤难能可贵,不仅体现了这些撰稿者的学识水平,也体现了良好的学风,这也上年轻的中国大陆社会学长进的真正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就一般意义而言,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社会现象,因而被视为现代化社会变迁的焦点,也因此而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自1978年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面临的是改革、开放引致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其间,社会利益关系及其社会结构问题始终为社会学者所关注,并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由于社会利益结构在现实层面反映的是一个特定社会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性的演变;在社会学知识层面涉及的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域;因而,这一研究“热点”亦成为…  相似文献   

16.
还有三年香港主权就将回归中国,本期特发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沛良博士的这篇系统介绍香港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学研究状况的文章,以供各方读者特别是中国大陆社会学同仁了解。本文原发表于1993年12月在台北举办的“两岸三地社会学的发展与交流:民间的学术文化与展望”研讨会,现征得作者和该会主办者的同意后刊于此。本刊并希望台湾、澳门地区及其他国家的学者也能为本刊提供本地社会学研究情况的文章和信息,以便交流,增进了解,共促社会进步和社会学研究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张敏杰在《浙江学刊》1989年第6期撰文《二十世纪中国家庭的变迁》,指出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革的时代,延续了二千余年而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中国传统家庭也在二十世纪有了根本性的剧变。本世纪中国家庭的演变恰恰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本文试图对中国家庭的这种变迁作一线索性的概述和分析,以便揭示社会变革与家庭变迁的内在  相似文献   

18.
该文发表于1931年《社会学刊》第2卷第2期,作者许士廉。该文认为,“社会学运动,近五十年来,在中国颇有急快的进步,他也是由环境激刺而来。他的目的,是要满足中国社会的种种需要,他的范围很大,但很清晰的。” 该文指出,中国社会的“一切的痛苦,是因为中国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态度,不能应付从外推进来的社会变迁。”用什么方法研究中国的变迁呢?“简单地说,所需要的方法是科学方法,根据  相似文献   

19.
2002: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 0 2年 ,中国共产党胜利召开了十六大 ;加入WTO的第一年 ,中国经济运行良好 ,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1 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增长率达到 8% ;在政治稳定、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城市化速度加快 ,反贫困收效明显 ,就业和社会保障受到高度重视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所有这些 ,都激发了社会学者的研究热情 ,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都有可喜进展。特别是即将于 2 0 0 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 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得到了社会学界同仁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又值社会学恢复和重建初期创办的南开大学、北…  相似文献   

20.
迄今对中国社会分层模式变迁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收入和职业流动的分析上。本文则关心在分层体系中日益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住房。通过对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数据中的城市住户的分析,我们得以了解不同职业阶层在住房产权、房屋面积和房屋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在2 0 0 0年,72 %的城市居民户拥有住房所有权,比1 990年的2 4%增加了48%。户主职业地位高的住户在产权拥有率、购买租赁比、购房能力(特别是购买新建商品房)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另一方面,自2 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住房面积和房屋质量有非常大的提高。管理精英和专业精英的家庭所拥有的住房往往面积更大、质量更好。这些发现说明,在成功的经济改革背后,社会分层机制既体现了制度跨越又保持了制度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