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政府1994年4月颁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向世人承诺到本世纪末基本消灭绝对贫困。然而资料显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逐年递减的同时,城市绝对贫困人口却在悄然增加。本文认为,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实行“道义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的转变,关键在于明确界定制度性扶贫的对象、内容、方式、经费与程序,强化制度性扶贫的技术含量,规范制度性扶贫的实施准则。同时建立社区帮困制度,深化再就业工程,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上寻求突破口,以便建立消除城市绝对贫困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从6O年代初开始制定贫困线及其济贫政策,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政府对贫困线的界定作了两次大的修正,使之更加适应美国的国情,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我国借鉴,现对其作简要的分析,供研究和决策参考。一、关于贫困和资困线的定义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存必需时的一种状态。贫困线是指维持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基本生存的收入水平。贫困线有三层含义:其一.从根本上讲它是一个相对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指标。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同一个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甚至同一社会同一时间的不同区域,其“基本生存”的…  相似文献   

3.
论文在讨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贫困缓解机理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以收入和热量作为贫困线标准,利用倍差法(DID)对农户参与新农合前后的贫困状况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以热量作为贫困线标准,参加新农合能使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降低10.3%—12.3%;而以收入作为贫困线标准,则效果不明显。新农合除了可以帮助农户抵抗疾病冲击、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之外,还可减少农户的预防性储蓄,增加当期消费从而改善其营养状况。如果不采用热量贫困线,而只通过收入贫困线来考察,就会掩盖新农合政策在短期内改善农民福利、缓解农村贫困状况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曹煜玲  钱欣莹 《城市》2020,(1):27-34
旅游扶贫是一种新的产业扶贫方式,通过发挥旅游业的联动作用,带动贫困乡镇经济发展,使当地居民脱贫的同时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提升贫困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减轻社会的养老服务压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旅游扶贫资金“瓶颈”、旅游项目同质化、扶贫对象未能精准识别、旅游开发与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笔者基于对辽宁省贫困乡镇旅游扶贫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户参与旅游扶贫项目行为的分析,探讨了农户参与情境下的旅游精准扶贫机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海省通过扶贫贷款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出了扶贫贴息贷款的新模式,有效解决了龙头企业和贫困户贷款难与银行放贷回收难的矛盾及问题,呈现出贴息资金发放管理规范有效、扶贫龙头企业借力发展、贫困农牧户收入增加的良好景象,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贴息信贷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救助儿童与破解代际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华都市阴影下的贫民现象,是城市两极分化的鲜明写照。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积累,不仅破坏城市形象,还是城市稳定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障碍。贫困问题之所以严重,不仅仅在于这些人口收入低下,难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更大的问题是贫困对儿童的教育、健康、住房、市场机会等产生连锁性影响,限制了儿童发展的能力,使贫困产生代际转移,形成一种“贫困的陷阱”,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进而使暂时性贫困转化为长期性贫困。贫困对儿童福利和儿童发展的代际性影响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维持在最低水平。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各城市已普遍实行最…  相似文献   

7.
扶贫传递与社区自组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扶贫传递与社区自组织沈红通过对西南贫困村落的实地研究,以及边缘性、自组织传统变迁、扶贫传递方式等方面的分析,作者探讨了扶贫体制面临的一些核心问题和规律:稀缺资源如何传递到最基层的贫困社区,又如何转化为贫困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出:扶贫不仅需要“向基...  相似文献   

8.
贫困线,南安市共有贫困户14402户37272人,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南安市,雅称武荣,为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面积20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1万多人。南安是极具实力的县市,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3位,2010年南安市GDP总量480.21亿元,人均GDP 3.2万元,2011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2位。然而,在南安农村地区,贫困现象依然严重,根据福建省级标准3310元贫困线,南安市共有贫困户14402 户 37272 人,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9.
确定中国城镇贫困线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提要:当前,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如何测定贫困线这样一个关键的问题却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本文综合了国际国内诸多贫困定义,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分析了国际上用于度量贫困的常用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在中国度量贫困的新思路—综合法  相似文献   

10.
邱海鹰 《中国扶贫》2016,(22):43-45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 四川省华蓥市把社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补充,实施"脱贫攻坚+社会"工程,形成了干部、工商户、居民户"N+1"大扶贫格局,探索建立了"企业联贫帮困"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村企结对帮扶,积极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公益事业,并支持企业在贫困对象家开办"扶贫车间",引导有条件的贫困对象实行家庭作坊式代工,带动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86个贫困家庭年增收近1万元.并涌现出了唐果、王仕荣、黄富斌等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的典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将于今年结束,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工作背景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央和各省区市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扶贫开发呈现专项计划扶贫与惠农政策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面力量、多种措施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新局面,专项计划扶贫的重点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是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姜宁 《中国扶贫》2016,(14):70-72
山东省沂南县是典型的山区县、老区县。该县现有省定贫困村50个,贫困户3万户5.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6.2%。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沂南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农村工作的一条主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干部作风和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在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扶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走出一条“财政撬动、金融支撑、产业共建、共享发展”的脱贫攻坚路子。  相似文献   

13.
贫困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习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本文主要以海南省的扶贫产业为研究对象,将"互联网+"与产业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寻求突破其产业发展的"信息鸿沟"等制约瓶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视域下海南省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创新思想,从而促进我省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我省精准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会救助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是城市社会救济工作的改革方向。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社会救济对象和救济金支出在九十年代的变动分析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实施进行一点探索。一、贫困人口、城市社会救济对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人口是指无法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低于社会公认的一般生活水准的那部分社会成员。贫困总是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落后联系在一起,因此,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或者说经济发展的总水平低下是造成贫困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市场经济发展所固有的…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低收入线以下扶贫对象4320万人,绝对贫困人口1479万人,其中贫困母亲数量在90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方面,英国是最值得关注的国家之一。这首先在于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遇到的问题,其他国家也都先后遇到。其次在于英国的福利制度的发展,从理论到政策,有一个很长的发展周期,各方面的工作都十分扎实。其中,贫困线与贫困周期概念的提出,对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措并举推进扶贫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有6亿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发展目标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政策活力,贫困人口逐步减少。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三西建设开始,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90年代后期连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十年扶贫纲要,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改革以来中国城市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般而言 ,城市贫困问题是在 2 0世纪 90年代后才逐渐显露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目前人们所讨论的城市扶贫大多局限于 90年代以后的有关政策。事实上 ,90年代以前 ,城市贫困也一样存在 ,不过 ,它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 ,即所有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都相对低下。发端于 1 978年的经济改革 ,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 ,迅速改善和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使全体社会成员摆脱贫困状况 ,走向共同富裕。从这种意义上讲 ,城市扶贫与农村扶贫一样 ,是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的。但是 ,由于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全面展开 ,城市改革相对滞后一些…  相似文献   

19.
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选题的理由多半来自阅读 :阅读现实和阅读文献。阅读现实时 ,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 ,社会转型已经掀起了一轮新阶级的涌动 :人们热衷讨论的“新中产阶级”、“新管理精英”诞生了 ;人们始料未及的城乡新贫困群体———城市农民工、下岗工人和那些因制度变迁而越发贫困的乡村贫穷人口———也作为新阶级相继出现。然而目前有关贫困的社会学解释相当乏力 ,多是围绕贫困线的讨论 ,或是一些经验层次上的描述与对策性的实际操作性文章。自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西方有关贫困的理论纷争就已十分激烈 ,尤其是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的对垒 ,已经将原本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困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更加特殊和复杂。在精确扶贫政策背景下,贫困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当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在经济生活、生活保健和心理健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建立以家庭养老和多种养老方式为基础的制度,关注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实现"精准助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