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泽华 《管理科学》2000,13(6):45-48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如何人会区不平衡走向平衡,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世纪交替之际,我国将西部大开发提上了日程。从市场与政府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出发,回顾了40年来地区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变迁,最后指出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税制改革后,各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拥有更加强烈的激励扩大预算外收入,加大对地区经济的攫取。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经济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的地区也表现各异,并最终导致财政分权的增长效应呈现出地区性差异。本文通过构造反映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计量指标,运用1997 ̄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的结论是:非农产业和非国有制经济越发达,地方政府"攫取之手"就越少。因此,在非农产业和非国有制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反。本文认为加大对预算外收入的约束、改革转移支付体系和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将会逐步扭转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巴中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政府办公室更要以十七人精神为指导,在结合上做文章,牢牢把握政府工作重心,立足本职,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向社会分红     
凡是那些最醒目的建筑物属于政府机构的城镇,往往经济较为落后?凡是私人建筑主导的城镇,一般是经济发达地区,这是我迄今为止游历华夏各地的突出印象  相似文献   

5.
近30年的改革都是政府推动或政府主导的,从而保证了改革的稳步推进,取得了用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不俗成就:近30年的经济高增长,世界少有;近30年老百姓生活的持续改善,世界少有;经济运行的长周期也好短周期也好,已经被连续增长所代替,世界少有;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世界也少有。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一步改革显然还要靠政府。随着改革的深入,更多矛盾也集中到了政府自己身上,需要政府管的事,老百姓瞪眼看着政府;不需要也不该政府管的事,老百姓也盯着政府。要打造让老百姓满意的政府,自身也非改不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经济是一种特定的区域经济形态。民族地区因其思想、意识、文化、管理体制、经济区位不同,造成了与其他地区在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政府组织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手段、干预的效率及经济对政府的反作用来分析和比较,从而希望对建立我国政府与经济关系的最佳定位点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政府管制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政府经济职能及其重新划分虽然对市场失灵,尤其是对微观经济层面的市场失灵,存在许多非政府干预的治理机制,如企业、社群、行业组织及组织化的中介机构等,这些治理机制往往能够有效替代或补充政府治理机制。但现代政府作为一个规模最大的公共事务代理人,具有其他治理主体所不具备的权威和力量。因此在合理的范围内强调政府经济职能对市场失灵的主导治理作用是必要的。1.为什么要重新划分政府经济职能概括而言,政府的经济职能是以政府机构为行为主体,从社会生活总体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以2005年~2014年中国内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政府补贴政策下企业资本投资取向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显著负相关,股权投资不具备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效应,而技术投资却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增长质量;2)相较于中央和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股权投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不利影响最大,尤其是获取了高额度补贴的地方国有企业;3)适度的政府补贴才能最好地释放企业技术投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效果,补贴额度过高时,地方国有企业的技术投资未能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显著提升;4)地区市场化水平不仅能够强化政府补贴政策下企业技术投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削弱了地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与股权投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负面影响.以上研究结论有助于从政府治理角度来理解导致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失衡的企业资本投资活动成因.  相似文献   

10.
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持续的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地区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反映到居民收入上,就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从而为今后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埋下隐患。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应该力求弱化这种不平等局面,但这需要研究不平等的经济来源。本文通过构造表示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市场化指数,利用协整模型对市场化指数、政府政策和产业发展、地区增长和收入水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本身带来了地区和产业的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进而造成收入分配不均,而政府过去的结构调整政策效果有限。因此,本文建议政府今后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应该从过去的增长为中心的结构政策转向以转移支付为中心的结构政策。  相似文献   

11.
浅谈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即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担负的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责和功能。本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创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区差距问题多来年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的地区差距问题仍然在不断扩大,本文拟从政府失灵、缩小地区差距中的政府失灵以及我国干预地区差距过程中政府失灵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期望从理论角度对政府干预地区差距中的失灵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3.
提高民族地区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水平有利提高于政府行政效率、公务人员工作绩效,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及时发现并解决腐败问题,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以民族地区基层政府政务公开作为研究对象,以云南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为例,探究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提出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环太湖地区不但是一个独特的自然生态区域,也是一个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的特定经济地理空间。这里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历史上是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摇篮,现在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增长的热土,是“长三角”的核心腹地。近年来,在“长三角”的框架中,环太湖苏、锡、常、嘉、湖五个城市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五市政府协作发展的共识日益强化,相关工作的推进也呈加速趋势,旅游、环保、工商、质监、科技等方面已有合作协议,区域一体化已经取得一系列进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尽管环太湖地区各地之间的天然的联系从来没有因为行政的分属而隔断过,但改革开放以来的环太湖地区一体化进程还是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政府间合作客观上还不尽如人意,影响了环太湖地区一体化的发展。鉴于中国现实的国情,由政府层面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和联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研究环太湖地区政府间合作问题对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回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应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然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运用VAR模型分别考察了东、西部地区的政府公共资本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响应关系,并对东、西部的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增长效应大大好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在政府财力给定的情况下,旨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财政政策须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6.
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中部地区创新因素集聚和竞争能力放大,进而提高中部地区经济的综合实力、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政策的经验,从消除市场分割、促进技术和知识交流、完善制度建设、提供公共物品、加强行业协会功能、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给出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和速度的改变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欠发达地方政府公信力呈现出其特有的个性。政府公信力对区域发展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然而现阶段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公信力偏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民族地区的整体服务水平,需要创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的的运行模式。本文以民族地区的特点与传统基层政府运作模式为背景,以信息交流,服务质量,特色服务以及政府管理方面为视角,以百色市那坡县"农事村办"为例,探讨和分析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运作模式创新的必要性,现状和出路。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在区域分工抑制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地区发展仍然能够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缩小地区差距之间保持有效的平衡?本文运用2003~2011年中国16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就政府干预对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地区差距效应的影响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发现,在城市群层面,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之间存在钟状曲线式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空间功能分工的深化,地区差距会扩大,但随着空间功能分工超过转折点后,地区差距则会缩小。地方政府干预对空间功能分工的地区差距效应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在空间功能分工拐点的左侧阶段,政府干预会抑制空间功能分工对地区差距的扩大效应;在空间功能分工拐点的右侧阶段,政府干预则会抑制空间功能分工对地区差距的缩小效应。从本文的样本来看,2011年以前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群的空间功能分工处于拐点的左半段。因此,按照本文的结论,在空间功能分工受到抑制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反而会抑制地区差距的加剧,会实现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的平衡。但是,2011年之后较短的时期内,70%左右的观察样本将迈入空间功能分工的右半段,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干预会抑制空间功能分工演进带来的地区差距自发收敛过程。由此,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加强区域合作与分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本文直接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的一项主要经济任务。本论文主要讨论地区本位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及在地区本位下,政府为实现其辖区内各地区、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相关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