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以证券、期货、产权等形式存在的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即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发展虚拟经济,既要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实现实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又要在宏观上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趋利避害,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产生消极破坏作用。当前,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落后,必须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政府应以积极的政策推动虚拟经济发展。政府要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环境为虚拟经济创造条件;政府要加快发展实体经济,以促进虚拟经济健康发展;政府要发展和健全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和现代金融制度;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虚拟经济的内涵、影响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不稳定性、风险性和投机性。它的功能在于动员储蓄转向直接投资。这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便利资本流动和产权复合,从而加速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培育和繁荣国内金融市场。但它也有负面影响,即可能会促生“泡沫经济”、其波动会对实体经济需求产生剧烈震荡、它可能会成为监管和税收的“盲区”。发展虚拟经济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行、有利于汇率的调整,也是适应资本项目开放的需要。为了促进虚拟经济发展,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创新,要注意保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和健全保证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金融虚拟性命题及其理论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金融呈现出明显的虚拟性特征,其主要表现就是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与其自身实体价值相脱离,以及金融工具交易形成的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运动特征。金融虚拟性命题的提出既有事实依据,也有理论渊源。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哈恩难题"以及金融异化和金融边界假说都对该命题的提出有重要启迪,研究金融虚拟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东营市金融业发展成效显著,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但与此同时,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均衡性,存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覆盖面不广、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高、金融创新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化金融资源配置导向、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控等措施,补齐金融发展中的"短板",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对实体经济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脱离实体经济基础的过度发展,致使虚拟经济对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破坏作用日益明显,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应合理发展虚拟经济,防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6.
环境产权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制度选择,它具有价值性、可分割性、历史延续性、国际分配性、经济相关性特点。从环境产权对经济增长内在作用机理上看,私有环境产权因其激励功能,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外部不经济负效应,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公有产权越“公”,对经济负效应越大。环境产权细分是确定有效环境产权制度的前提。在治理环境观念上,应变单纯依靠政府治理向国家、集体和个人多主体治理转变。环境产权代际分配无论是从经济增长角度看,还是从伦理角度看,都是必须的。环境产权是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动力,也是经济增长的宏观动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经济形态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虚拟经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外现有的统计核算没有针对整个虚拟经济.在现有的统计核算方法制度之外,有必要针对虚拟经济的特点,研究虚拟经济统计核算方法,开展虚拟经济统计核算,为判断虚拟经济发展状况,认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评价和防范金融风险服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举步维艰,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以钱炒钱"、民间集资风潮日盛,社会"脱实向虚"现象严重,使人们不得不对我国当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失衡产生担忧。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我们要积极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坚决遏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保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适度发展,防止金融风险,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在稳定、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9.
关于虚拟经济内涵界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经济就是通过虚拟资本的买卖来获取利润的交易活动的总和 ,金融市场是虚拟资本运作的主要载体。从本质上看 ,虚拟经济乃是虚拟资本运作的实体化。虚拟经济从概念上讲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存在的经济形态 ,而从运作上讲 ,则是附着在实体经济之上的经济活动 ,因此对于虚拟经济内涵的把握 ,应着眼于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正确理解上  相似文献   

10.
虚拟资本拜物教是对虚拟资本崇拜的一种精神现象,其本质是将虚拟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颠倒为虚拟资本脱离劳动而自行增殖的错误认识。虚拟资本拜物教在实践中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脱实向虚”的发展趋势、政治上金融霸权主义愈演愈烈、文化上为个人主义开辟道路。新时代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践行“合和”金融共享理念、抵制西方金融放任背离社会公正的自由化思潮,是警示我国防止滋生虚拟资本拜物教,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14.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7.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8.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