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卡夫卡小说的象征意象和象征叙事带有复义性,具有无限解读的意义空间.卡夫卡的小说经常用小人物的荒诞生存处境引起读者对现实世界进行反观自照,审视现实世界中的荒诞意识和悲剧性存在.在精神上展示出现代人与世界分离后,潜意识中的恐惧感、灾难感和孤独感,展示出人在异己世界中孤独处境的生存真相.在幻象与真相的悖谬逻辑中,预言着世界的荒诞性存在,并由此避开事物表面的真实性而直达世界的荒诞内核.  相似文献   

2.
东西小说的独特性之一就是其浓郁的荒诞色彩。从小说主题、情节和语言等的荒诞性来看,这种荒诞性其实有着真实的一面,彰显了东西对于当今人类真实的生存困境以及存在本质的关注。东西对于人类生存困境进行了真实的再现,充满着终极关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精神向度以及独特的叙事伦理和文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伊恩·麦克尤恩早期的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及小说《水泥花园》和《时间中的孩子》具有明显的超现实主义叙事特征.小说文本在场景安排、人物摹写、"色情"意象和叙述技巧等方面都体现了超现实主义梦幻、荒诞等特质.显然,这些超现实主义叙事方法的运用凸显了作家对现实世界的本真思考与质疑.  相似文献   

4.
荒诞视角是当代小说文本建构具有策略性意义的视角,它从美学原理出发,以颠覆为基准构建特殊的小说文本语境,在看似荒诞中体现深刻的蕴涵。荒诞视角主要由叙事者本身的荒诞与叙事对象的荒诞构成,由此延伸到整个小说文本语境的荒诞。荒诞视角投射下的荒诞文本语境,常由情节结构的荒诞体现。荒诞的时空调配,荒诞的人物关系,荒诞的语言表述构成了荒诞的情节结构。以荒诞视角创造的小说荒诞世界因具有"新的价值取向"而具有了审美价值,探求荒诞构思中的深层意蕴就是对荒诞文本语境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郁琪 《江淮论坛》2014,(2):173-177
与余华以往小说的生存叙事一样,《第七天》也仍然以现实生存的艰难为主题,仍然弥散着死亡、荒诞和温情的元素。但小说通过亡灵视角的设置、温情乌托邦景象的营造和现实新闻的拼贴,对死亡图景进行了再置和重新叙述,对荒诞和温情进行了重新思考,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处理。这些叙事上的新变,折射出中年过后的余华生命态度上的更为冷静平和,以及美学观念上向后现代主义的贴近和靠拢。  相似文献   

6.
赵高辉 《理论界》2010,(4):125-126
《潜伏》热播电视荧屏引发的讨论是多元的,本文从文本出发,考察了《潜伏》叙事中包含的信仰、职场、爱情、荒诞等多种话语,同时分析了信仰、职场和爱情话语对于谍战剧类别的认同与更新,以及荒诞话语所带来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蒙古族小说经过三十多年的文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叙事类型,在修辞系统、叙事结构和深层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具备了与以往蒙古族文学及其他民族文学相异的独特的叙事规律.蒙古族生存地域的广阔性以及新时期所面临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复杂性,都决定了蒙古族小说比以往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更加丰富多元、类型多样,多样化与多元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演变特征.如何在社会变迁以及文学自身的更新中成长、转化而不是陷入类型凝固化的危机,仍是当下蒙古族小说创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115-118
学界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理论的翻译、介绍以及理论本身,没有更多顾及巴赫金的理论背景以及他对其他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力。综合分析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主人公"与"复调世界"两大范畴,与小说叙事理论中的"人物"、"叙述者"、"叙述世界"等范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小说叙事理论中的"人物"、"叙述者"、"叙述世界"等范畴充实了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主人公"与"复调世界",这两种理论形式共同指引着小说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9.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女性主义批评学者。本文试图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小说的叙事艺术,阐述小说的叙事形式所体现的后殖民性,探讨在后殖民化社会中边缘女性的身份问题,以及身份的流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凤仙 《齐鲁学刊》2008,(3):147-150
张爱玲小说所揭示的个体存在与世界的对立、脱节,存在的被抛性、偶然性、不可理喻性等与存在主义思想是相通的。与存在主义者一样,张爱玲的创作撕破了传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世界中的明朗、清晰、统一、完整以及理想、道德的正面价值,展示了人生存在的荒诞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重点关注了《王白的长城》、《湖光山色》等几部“长城反思小说”与“长城乡土小说”,通过叙事形态变化和社会价值变化两个层面,论述了近年来“长城小说”题材内容的变化.在叙事形态上近年来有关长城的反思小说和乡土小说引人关注;而在社会价值方面长城小说呼唤“生态意识”、“家园意识”的回归,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的忧虑以及对古长城开发与保护的深思.  相似文献   

12.
付建舟 《中州学刊》2005,(6):221-224
晚清小说处于从古典小说向现代小说嬗变的过程之中,就叙事特征而言,有限叙事、元叙事、内在结构论说化和作为修辞的叙事是最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晚清小说对传统和外来叙事方式的吸收与借鉴,以及晚清小说家主体意识的逐渐加强,小说的叙事趋于丰富多彩,强化了小说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背景造就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与其他时期的小说相比,后现代主义小说有许多独到之处。本文从小说的本质、描写方法、语言运用、体裁、题材、叙事手法几个方面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精神史的角度考察,小说起源子史诗,史诗表征为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客体世界的混然整一性;以社会学方法考察,当这种整一性破裂之后,随着经济个人主义的兴起,小说就出现了.小说在现代社会经历了由兴起到衰落的历程,伴随着小说(叙事)的衰落是人的主体性的丧失,拯救叙事的策略是百科全书式小说的出现与个体神话诗学的建立,它具有拓展叙事空间,提高叙事能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反讽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讽艺术是在一个清醒、澄明、深远的大视境下观照人生,使人们认识到:既然荒诞与人生同在,尴尬便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模式,平和通达就该是现代人必具的气度。于是,它以一种冷静平和的叙事方式,不明白点示讽喻对象,不明确表示是非态度,而只将丰富多义的反讽意蕴深含在叙事结构之中,使小说世界深沉浑厚,几近人类生存的本真世界  相似文献   

16.
卡夫卡小说注重运用各种叙事手段来揭示人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荒诞.关注<城堡>中的语言现象和修辞策略,可以发现:图像叙事是作品戏剧化效果的基础,在消解线性叙事时间的同时,不仅强化了空间叙事的多维度,更细画了人物对"城堡"的主观体验;类型修辞在简约化人物的社会性存在,表现人及其生存环境的政治性的同时,从深层次戏谑政治;悖论叙事将作家的悖论式思维戏剧化为把握世界与人生的方式,以一种艺术形式上的反相位阐释,呈现了人的悖论性存在.  相似文献   

17.
浅析扎西达娃后期小说艺术特征产生的诸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西达娃是当代著名的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后期小说的艺术特征显然与其早期小说的艺术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一时期,他更多地在小说中注入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内容,在叙事手法上则大胆借鉴欧美现代派小说的手法,从而使其小说在形式上呈现出神秘、荒诞和魔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反叙事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策略,对历史的真实性以及官方史学的因果阐释关系提出质疑,颠覆与破坏某段历史范畴之内的传统叙事模式.以托马斯·伯杰、E·L·多克特罗和唐·德里罗等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对这种叙述策略青睐有加,他们在小说中将真实历史与虚构事件相融合,赋予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以言说的权利,重塑了边缘人物的刻板形象,激活了已被遗忘的历史事件,展现美国真实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历史题材寄予的反叙事的政治寓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伍尔夫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关注以及对小说叙事技法的创新,试图表达伍尔夫的叙事理论和传统的叙事理论在叙事重心、叙事技巧和叙事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展示伍尔夫在叙事艺术上为小说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20.
从铁凝小说诗性与智性的小说语言策略出发,探索了铁凝的小说在叙事策略上始终坚持着自己独有的生命体验,其叙事策略体现在诗性描写与智性幽默两方面。铁凝将诗性因子融入小说创作,将营造氛围、铺设情调提高到文本的核心与精髓,在散淡的故事和模糊的人物身上寻找生命的意义,使其小说具有了明显的诗化倾向;智性幽默是铁凝对生命感悟的另一种方式,在情节设置上她采用一种适度的夸张,使小说获得了荒诞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