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庐山,一座千古名山。历史的厚重孕育了庐山的魂魄,数千年的文化支撑使得庐山绵延千载。亿万年来,大自然鬼斧神工,将庐山雕塑出雄、奇、险、峻而秀甲天下的形象;千百年来,巍诡峻特的庐山风流倜傥,引英雄竞折腰。庐山自古人文荟萃,群贤毕至。数千位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足迹和上万首诗词歌赋、书画作品,以及科学巨著。他们的艺术精灵,共同铸造了庐山文化的丰碑。神奇的庐山风云际会:有时乱云飞渡、电闪雷鸣;有时莺歌燕舞,清凉世界……庐山,好一处世外桃源!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就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庐山的价值给予了这样的认定: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庐山一直都以其独特迷人的风光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示着它独一无二的人文圣山地位。如今,新庐山又有了更多、更引人瞩目的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贺伟 《炎黄世界》2013,(2):65-67
自古以来,曾有无数名人学士在庐山上留下了足迹和遗韵。其中有一块刻于600年前的诗刻,竟然一连引起了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关注和某些活动,而且这些行动又反映了当时的某些重要的政治动向,值后人回忆与深思。他们是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民国政要汪精卫和毛泽东主席秘书田家英。  相似文献   

3.
释纯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省佛教协会会长我多次上庐山,但是感触最深的是今天——2011年元旦。今天,省、市、山的领导,五大宗教的领袖以及专家学者,云集在庐山——人文圣山,举办了一个盛世中华·五教和谐论坛和五教祈福文化园开园仪式。举行了五教祈福钟的撞钟活动,新年钟声在庐山敲响。这个钟声是代表了五大宗教,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福音,对美好  相似文献   

4.
贺伟 《老人世界》2008,(11):16-17
1928年4月,近代著名学者胡适在认真考证了庐山的历史、文化之后指出,庐山代表中国文化的三大趋势,其中第三大趋势,就是以别墅林立的牯岭山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广告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不管是平面广告、电视广告、还是其他的广告形式,名人广告更为多见,它作为最有"商机"的广告形式大热起来。由于名人的光环效应,易于引起受众的主意,了解广告内容从而到达广告信息传播的目的。名人作为一种"意见领袖",在受众心中有一定的威望和权威,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创造品牌的个性魅力,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促使消费者产生积极情感,产生模范效应,而大大提高企业的产品销售量。然而,名人广告也有它存在的问题:费用高,风险系数大,易产生名人与产品角色错位,名人广告创意平庸,广告信息缺乏真实性,信誉度下降等等。在名人广告热潮的这种形势下,怎样运用有效的名人广告策略,达到名人广告的最佳宣传效果,是当前名人广告热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文圣山庐山是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批准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对庐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司马迁就将庐山载入《史记》;陶渊明在庐山开创中国田园诗之先风;谢灵运的庐山诗成为中国山水诗之鼻祖,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山水画之开篇。  相似文献   

7.
本书中的作品都由企业家本人亲自挑选或认可。41位企业家的文字,如群星闪烁,侧重反映企业家的思考和灵魂性的东西,超越了“数目字”和“功劳簿”的记录方式,而呈现出更为深广幽邃的人文内涵。它使我们惊异地发现,在那些显赫的品牌名称和领袖职位背后,是活生生的人的群落,是思维激荡和心灵的悸动。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名人为自己著书立传者为数不少.传记文学已成为颇受人们喜爱的文学形式之一。名人可以把他一生经历以传奇故事讲述给你,其中还以各种奇闻轶事,乃至鲜为人知的情节而引人入胜。有时候,一部传记可以改变历史。以下几位名人的自传给读者呈现了历史和时代的缩影.戈尔巴乔夫痛定思痛:1993年2月15日.戈尔巴乔夫的《回忆录前奏》由法国一家出版社首次出版。该书在世界各地享有版权。克里姆林宫原主人在书中叙述了自己从政经过的遭遇,阐明了自己的理想与希望.同时也毫不隐瞒地承认了自己在政治战略上的某些失误,苏联改革及由此…  相似文献   

9.
农村名人故里一般是对历史有影响的名人生活过的场所。现在各地都处于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挺进的第二次创业中,因此,旅游观光业也成了各地农村积极发展的第三产业,而农村中如果曾经出现过名人则会给村子中的旅游观光业提供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名人效应。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名人故里开发的重要意义,名人故里型景区的共性和分类,名人故里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名人故里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庐山先后荣获一系列殊荣:世界文化景观、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外国人到庐山,惊喜、赞语不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们登山后恰如其分地评说: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1.
保护庐山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一直是庐山人心中拉紧的弦。郑翔对本刊记者说。近年来,庐山加强景观树、行道树的保护,对大天池、花径、三宝树等景点的100余棵树,实行剪枝、填土、覆盖、支撑。给有千年历史的三宝树搭起了脚手架,对仙人洞景点蟾蜍石旁的石松、龙首崖上的龙  相似文献   

12.
许晴爱笑,笑起来纯真、乖巧,她身上具有东方女性的柔美和现代都市女孩洒脱的气质。在美女如云的演艺圈中,许晴是公认的漂亮女孩,更重要的是许晴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漂亮成为美丽。真情写真继《秦颂》和《东边日出西边雨》之后,许晴在沉寂了三年后推出了大陆明星的第一本写真集———《许晴》。有记者问许晴,在名人出书毁誉参半的今天,她怎么还敢开先河出一本写真集。许晴在对其他出书名人做了肯定后说到了自己:“我没有太多的经历,如果仅靠明星效应去写一本书,那是在欺骗读者。而且我做事情是自己觉得对的就去做,觉得不对就不做,现…  相似文献   

13.
导语:名人与名牌,是名城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内核。名人与名城名人所以名,离不开他成名的环境;名城所以名,离不开名人所起的作用。名人与名城密不可分。两千多年前的名人管仲有一番见解:“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很多古都如广州、洛阳等都以此建立起来。选点建都城的当然也是名人,如建广州的任嚣和赵佗。过去的古都,大部分就是今天的名城。名人名城,源远流长。名城北京,中国首都,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和古老文化的象征与缩影。北  相似文献   

14.
《中外书摘》2006,(6):45-45
中国传统的建筑彩画,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人民装饰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构成中国建筑东方特色的表征。本书为我国著名古建筑历史研究专家孙大章先生在古代建筑彩画方面的又一著作。本书以精美画册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5.
名人之于我     
名人之于我,犹如高山仰止,每每要敬而远之.对名人崇敬感使我不知为什么老是忐忑不安。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名人何以让你产生畏惧?而事实上许多名人是和蔼可亲的,时至今日,我还不曾遇到过让我不快的名人。可是,在名人面前我永远尴尬永远不知所措。与他们呆在一起,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我把握不住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更担心一语不慎触痛了他们的敏感神经……总之,与名人交往就来与老虎狮子打个照面一样。无论想什么办法来解脱,我还是得不到内心平衡,就家梦回细绕着你,使你一想起要去和名人打交道就犯怵就出汗就手脚冰凉,简直…  相似文献   

16.
所谓在别人故事里流自己眼泪的一般都是读者,而既可以借别人故事流自己眼泪,又能够大发一己之感慨的人,才能成为名人生平的解读者和阐释者。正是这一点,让上海女作家南妮写出了这本《所谓女人》。本书意在以一种中性的、客观的、现代的立场来阐释女性的生命价值和意义——通过20位名女各个不同时期的生活事件和人生活动体现某种极致的生命形态:一方面男性世界因欣赏而成就了她们;另一方面男性世界又毫不留情地损毁和消灭了她们。简而言之,20世纪依然是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世纪(估计21世纪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这100年尽管女…  相似文献   

17.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在对名人故居的讲解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进行机械而简单的介绍,不能把握名人故居讲解中的精髓,未能给游客以真善美的体验.对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名人故居导游讲解"教学过程,具体分析名人故居的历史文化性,以及导游讲解的人文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赣鄱古代戏曲名人、名作,探析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总结了赣鄱地区自唐朝开始的重要戏曲文化知识点。  相似文献   

19.
人类历史上,名人许许多多、形形色色,他们的人生追求,他们的生前身后,往往留给人类更多的思考,更久的回味。有一位法兰西院士佩雷菲特写过这样的话:评价政治人物(其实各色名人、凡人一样如此——编者)固然要看他生前为国家做了些什么,还要看他身后给国家留下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贺伟 《老人世界》2013,(4):34-35
1990年6月14日上午,庐山中九路404号楼房前徐徐驰来几部大客车。一群白发苍苍的美国老人欢呼着走下车,聚集在楼房前又叫又跳,照相机、摄像机忙个不停。然后,他们又聚拢在楼房前,一起放声高歌:“在那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庐山,那里有我们可爱的家,还有我们可爱的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