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则徐在新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四一年七月十三日下午,五十七岁的林则徐在浙江镇海积极设防之际,接到清廷谕旨,以莫须有的罪名,“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翌日,林则徐便踏上遣戍伊犁的途程。当林则徐于九月行抵扬州时,由于黄河堤决,又接旨命“折回河东效力赎罪。”林则徐便立即前往河南祥符工地,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仅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崇敬,而且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受到各国人民的敬慕。1850年林则徐去世。十余年后,英国伦敦蜡像馆就把他塑成蜡像,向各国人民再现了他栩栩如生的风采。历史似乎富有嘲讽意味,林则徐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恃民心可用,坚决抗击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作为我国近代史开端的杰出的爱国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以他在禁烟抗英斗争中的历史贡献和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而载入中华民族的英雄史册,赢得了“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的光辉历史地位。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  相似文献   

4.
谪戍新疆是林则徐身处逆境的一段重要经历,晚清史籍记载略而不详。现代史家主要依据林则徐遗存的日记、诗文、书信、杂录等,力图重构这段历史图像,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资料的缺阈,尚留有不少空白,需要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即使对现有资料也有待深人分析,做多角度的重新审视。任伊临先生的《滴戍新疆的林则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滴戍新疆时期的林则徐做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匡正了前人包括拙作的一些错误,涉及以往忽略的问题,这对林则徐研究的进一步开拓,是颇有意义的。林则徐在新疆之所以值得进一步研究,首先在于这…  相似文献   

5.
沙俄不仅是两次鸦片战争中“取得实利的唯一强国”,而且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凶恶的敌人之一。提防和反对沙俄侵略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一项艰巨任务。林则徐早就洞察到沙俄的侵华野心并且积极进行了预防沙俄侵略的斗争,成为  相似文献   

6.
林则徐与澳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分赴广东查禁鸦片期间 ,为严厉打击英国侵略分子 ,积极争取了澳葡当局的合作 ,充分利用了澳门在了解世界中的窗口作用。因此 ,澳门在林则徐禁烟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流放伊犁时曾作七古题为《壬寅腊月十九日,嶰筠前辈招诸同人集“双砚斋”作坡公生日,此会在伊江得未曾有。诗以纪之》。诗中对苏东坡颂扬备至,说,长松为您洗尘,仙鹤向您致意,还有龟兹的乐舞欢迎您。我们真想身着紫袍,临风吹笛,想来您在空中听到,一定会掀动胡须开怀大笑的。写完这首七古长诗,林则徐言犹未尽。一天之后,他又和了邓廷损次子邓尔颐怀念苏东坡的七律一首:  相似文献   

8.
林则徐与澳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口外的一个半岛上,它曾经在东西方贸易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外关系的桥梁。林则徐是近代中国举起反帝斗争旗帜的第一人和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西方侵略的第一场斗争中,林则徐把澳门作为了解外国、学习西方的窗口,禁烟抗英的前哨阵地,妥善处理了中葡关系,促葡抗英。本文就林则徐禁烟抗英与澳门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谪戍新疆期间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者。在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到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的三年多时间里,他曾因清朝政府的错误处分而在新疆度过了令他一生难忘的滴成生活。有关他满成期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们已谈得很多,但一个人的思想是复杂的,是由多方面组成的,而且随着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生存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可是有关这方面情况人们涉及的不多,本文想就林则徐满成期间的爱国主义及其思想活动作一剖析。根据林则徐滴成期间不同生活经历及思想情况,将他的思想发展轨迹大致分为滴成途中、伊犁赋闲、南疆勘田三个时期。现将这三个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林则徐晚年在新疆、云南等中国边疆地区的主要活动,特别在人才培养、经济开发、边防建设、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林则徐与福建学人李彦章关系甚密,颇值得探讨。李彦章(1794—1836),字则文、蘭卿,自号榕园。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他是鸦片战争之前我国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一个重要成员,又是以闽学“真传”自许而热心经世致用之学的福建学人。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榕园全集》。其“生平著述不独以诗鸣,而诗尤为世所重”。他的诗作有《榕园诗钞》、《载酒堂集》、《出山小草》、《双石斋诗草》、《双石垒唱和集》、《小红桥唱和集》等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与中外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则徐与中外文化焦静宜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屈辱,同时也把中国推到面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前沿。毋庸讳言,当时的中国人,上起道光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被这一历史大变动震惊了。正是在大多数人还处于困惑的情况下,民族英雄林则徐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有力地回...  相似文献   

13.
清代嘉庆初年,开始出现经世致用之学,此风气的首倡者。便是当时福建鳌峰书院的主讲郑光策。郑又通过其门人林则徐、梁章钜、李彦章等人的影响,使福建经世致用之学,与全国经世致用思潮合流。而至道光时期,林则徐则逐渐成为当时全国经世致用派(亦称社会改革派)和抵抗侵略派的首领。本文主要探讨郑光策与经世致用之学,及其对林则徐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当义律率领英国侵略军不断侵犯中国,连续爆发九龙、穿鼻洋、官涌山等多次战役,中英两国关系空前紧张之际,一八三九年十二月十六日,林则徐会同广东地方官员邓廷桢、怡良等人于天后宫接见了在海南岛附近遇难沉没的三桅船"杉达号"上的十五名英国船员,并"面谕约逾一时之久".在这次接见中,林则徐首先对英国遭遇海难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垂询其航行情况以及世界各国概况;英国朝野是否知道中英之间的冲突;对他们讲明中国禁烟真相,希望中英友好;请随船医生喜尔(Dr.Hill)对正在翻译西书中的误译地方予以订正;又请其检查、修改中国致英王照会中的讹误之词.此外,林还赐给他们茶点等食物,对此,落难者十分感激,纷纷脱帽致敬.  相似文献   

15.
买买提明·玉素甫林氓(女)蔡锦松茹孜耶夫王庆成缪全吉程述武副组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副秘书长李雪娥(女)刘炳元温柏深林炳文茅海建柳琴(女)韩家彦郑林巴赫提牙尔黄建华吉豁(女)阿不力克木司机司机:新疆机关事务管理局新疆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所副所长新疆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历史系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所长、研究员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副主任委员、北京钢铁学院教授台湾辅仁大学教授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馆长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所长…  相似文献   

16.
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遣戍新疆一百四十五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日至七日在祖国西陲边城——伊宁市举行。这次讨论会上着重研究和探讨了林则徐谪戍新疆时期的思想和实践,颂扬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和高尚品质。有的同志认为,林则徐在新疆的实践都是在其筹边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整理屯政、履勘荒地、调协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活动,又丰富和发展了他的两防筹边思想。而兴修水利、勘垦荒田是林则徐在新疆经济建设上的主要贡献。林则徐在新疆期间,还非常注意和调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搜罗新疆当地兄弟民族的历史与现状资  相似文献   

17.
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这是林则徐在伊犁戍边期间,闻悉故相王鼎在京"尸谏"的噩耗后所作的哀悼诗.它表达了林则徐对知遇恩相之死寄予无比悲痛的真挚感情,也是他和王鼎深厚交谊的真实写照.一道光朝是清代康乾盛世已化为烟云,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逐渐加深,清帝国由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后期,坚持禁烟抗英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被遣戍伊犁。他身在冰天雪地,精神却在凌空翱翔!带病研讨新疆史地,潜心讲求筹边之策。此时正值战后英国对中国进行空前的掠夺,巨额赔款加上战争的破坏和消耗,使清廷财政拮据,对新疆的经费开支,不能不感到短绌。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秋冬,林则徐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在三棵树、红柳湾迤东垦地三万三千三百五十亩,举办“民屯”;在阿勒卜斯垦地十六万一千余  相似文献   

19.
林则徐与伊犁农田水利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修水利,筹办屯垦,是林则徐遣戍伊犁期间的最重要的活动,是他对伊犁地方开发事业的直接贡献,也是林则徐新疆三年谪戍生活中的重要一页。关于这段史实,史籍记载简略,且有岐误之处,后人不察,常致错引,近人已指出了这一点。本文拟据有关史料略加考订,结合我们在伊犁调查考察的结果,现对林则徐在伊犁兴修农田水利的实际业绩进行研讨。自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统一新疆以后,于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一职,在新疆建立军府制度,同时还着重推行以屯垦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这是新疆  相似文献   

20.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云南发生汉回互斗案。经总督贺长龄、李星沅处理后,非但未能解决,反而使矛盾更趋激化,并导致回民丁灿庭、杜文秀等先后京控。道光二十七年,清廷改派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受理此案,直至道光二十九年。纵观两年来林则徐在云南少数民族问题上的所作所为,诚然,由于他镇压了弥渡回民、腾越“野夷”等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起义而应当受到非议,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值得肯定的东西。笔者认为,下列几个方面是应该肯定的: 一、“只分良莠、不分汉回”的民族观,是一种较为进步的民族观。林则徐在给清廷的上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