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4.
5.
6.
阿谀、奉承、谄媚、逢迎,都是一个意思,俗话叫做拍马,是旧社会讨好上司的一种卑劣手段,古已有之。明人王世贞的传奇《鸣凤记》中有《严寿》一折,写了个专事阿谀逢迎、谄媚邀宠的势利小人赵文华。当他得知当朝权贵严嵩新造了一座万花楼,单少一条铺单,便“买嘱匠人”,量了尺寸,专门打一条五彩大绒单,送去铺在楼上。在严嵩生日那天,赵文华又不惜工本,特地制作了一对价值连城的奇异寿烛送进严府,还左一个“拜大人为严父”,右一个“待儿子送酒”,其情其状,今人作呕。赵文华为什么要如此低三下四?他自己说得十分坦率:“若不乞哀于黄昏,怎得骄人于白日”。果然,在博得严嵩的欢心以后,赵文华立即从一个刑部次要官员一跃而为“通政”,执掌了“内外奏章”,一时间权势炙手可热。这是由拍马而升官发财之一例。 相似文献
7.
赤烈曲扎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2,(3)
拉萨,不愧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佛之地”。在八瑞相山的簇拥之中,她那古老而愈益端庄的容貌。吸引了多少游人和香客!城中心的大昭寺仍象过去一样文静肃穆,周围却早已不是古时的模样:境形的八角街上,商店林立、市场繁荣,新修的柏油马路似用精致的氆氇铺成,友好地给前来朝拜、瞻仰的人们指引着道路。和大昭寺的金顶相互辉映的布达拉,在拉萨城偏西处,神山(佛教徒们称布达拉所在的红山为“第二普陀山”)巍峨,宫墙庄严、气魄雄伟。而格鲁教派始祖宗喀巴在城东南,于群山环抱之中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毛力群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1):59-61
对联作为汉语言独特的文学样式,是汉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拟从对联意境的分析着手,利用"意象的和弦"、"假平行"等原理对意境的生成进行探讨,说明对联对拓展思维空间,激发想象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近几年,以骆驼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明显地多起来了。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后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有不少的油画、国画、版画,对“沙漠之舟”作了生动的描绘。 油画《戈壁之光》,是甘肃满族、汉族男女青年合作。一群勘探队员,英姿飒爽,风尘仆仆,在浩瀚的戈壁滩上,迎着“四化”向前。那空中飘行的现代化“飞仙”同地上踏踏实实负重长征的驼群,形成颇有哲理意味的对照,很能予人启迪。另外几幅活跃着骆驼形象的画,有的是通过长长的骆驼运输队,反映着沉寂的天山峡峪正被开发,产生划时代的变化;有的是从“丝绸之路”、“酒泉传说”、“王昭君”等汉唐史料取材,把作为无名英雄的骆驼,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友好的作用,巧妙而动人地再现于壮丽的历史场景中。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