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十年代女作家沉樱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她代表了现代女性创作的一个历史阶段。相对于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她有诸多超越性的贡献。无论就其小说人物世界的风貌,还是小说技术的执著研习,她都具有丁玲之后张爱玲之前的中介性质。她是最早关注并表现现代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作家之一,其小说表达了“不仅仅做人,还要做个女人”的性别自觉。  相似文献   

2.
沉樱在20世纪20-30年代以爱情小说创作闻名于文坛,作品中恋爱与婚姻的不同叙述色调,显现出作者对婚恋问题的透彻认识以及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2名在校大学生的深度访谈,研究他们对父母婚姻关系及其自身婚恋心理的主观体验。采用QSRNvivo7.0软件对两组被试访谈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父母婚姻关系与子女婚恋心理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被试的主观体验中,父母婚姻关系的幸福与否,与父亲在婚姻中的影响有更为重要的关系;被试对父母关系有更多的消极评价与感受,必然在"对爱情的期待"、"婚恋的态度"、"与家人关系"和"评价自己的爱人"等方面使用更多的负面词汇;被试对"自己在婚恋中的角色"与"婚恋中重要东西"的评价,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对婚恋心理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心理咨询的实践工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婚恋心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大学生婚恋心理 ,对 5 3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案访问 ,得出 :①大学生更加重视爱情在生活中的价值 ,重视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 ;②大学生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择偶标准 ,在谈恋爱后感情比较投入、真挚 ;③大学生在婚恋的道德认识上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行大学生婚恋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心理冲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婚恋的黄金年龄,他们的婚恋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与现实困境的限制,极易引发心理冲突。从婚恋动机、婚恋方式、婚恋对象、婚恋观念四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化对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的影响,探讨了职业局限、经济收入少和社会地位低三个现实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冲突,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爱情心理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爱情生物理论、爱情类型理论和爱情文化理论,分别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为高校婚恋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对婚恋知识的需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道德观.教育者在尊重大学生婚恋需求基础上,在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对大学生开展高校婚恋教育,从性教育、爱情类型教育、家庭关系教育、婚恋性别教育、提高亲密关系能力教育、婚恋责任教育、婚恋人格教育等方面丰富教育内容,体现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生理心理层面教育和社会层面教育相结合、个体化教育与社会化教育相结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文学创作中,丁玲小说对性爱的理解,对女性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思索,独特并闪烁出一定的现代色彩。其女性意识的敏锐和深刻,特别是女性意识与社会意识、民族意识的融合,都是超前的,具有穿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婚恋与情感是人类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婚恋小说理所当然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新时期,在1980-1990年代和1990-新世纪两个发展阶段,由于时代的发展、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新世纪之后和谐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主题等因素,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婚恋观念的极大转变。而女性婚恋小说中体现出的两性观念则经历了由对男性的激烈对抗到两性关系的多元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中的婚恋话语需要如何界定,它呈现出怎样的倾向?又是如何形构的?成因如何?这些问题对于重新解读鲁迅的婚恋小说无疑至关重要。其悲剧性机制形态主要有:惧婚症和性政治两个主要层面;而同时也从小说与现实的互动关系,创伤与悲剧性认知结构的形成等视角考察相关话语悲剧性机制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萧红是一位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在作品中观照最多的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村劳动妇女,萧红以“越轨的笔致”大胆真实地描绘了这些女性在婚恋中怵目惊心的悲剧性生存状态,彻底消解了爱情的甜蜜,颠覆了情爱的愉悦,甚至否定了女性生命创造的内心喜悦及生育创造行为本身的伟大、神圣,这种极其另类的书写与萧红自身的情感经历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以往,研究者习惯称六朝为个性解放的时代,并以此为前提来观照此期的婚恋小说,而忽视了礼法观念与婚姻制度等诸多社会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失偏颇。六朝的婚恋小说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综合起来研究才能合理解释它的产生及其诸多特点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艺术地阐释婚恋问题是老舍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老舍在其小说中描写了几种扭曲的婚恋模式 :发泄原始欲望型、追求金钱享受型、维护自身身份型、构建家庭模式型 ,并由此隐含着他的婚恋理想。在他看来 ,爱情与婚姻是割裂的 ,所谓理想的婚恋 ,就是要有一个贤淑宽容的女性 ,并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  相似文献   

13.
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施6年来,在校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较以前明显开放、随意甚至放纵。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夯实在校大学生婚恋教育的思想基础;完善内部制度,实现与在校大学生婚恋相关法规的合理衔接;创新教育模式,增强在校大学生婚恋教育的有效性;优化教育环境,提高在校大学生婚恋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族青年男女在经历择偶、订婚和婚礼阶段中,会采用不同的媒介物来表情达意,完成男婚女嫁的终身大事。媒介物是联系双方的纽带,是双方情感的具体表征。透过这几个阶段各种不同象征意义的媒介物,我们可以了解多彩斑斓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性格,解读恋爱、婚姻中丰富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运用整群抽样法,采用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36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主要强调内在因素,尤其是性格与气质、品德、感情、共同语言以及健康状况等,而不太看重家庭背景、职业、学历等外在因素。(2)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婚外性行为持否定态度,重视恋爱与婚姻中的忠贞,认为在选择婚恋对象时有必要征求家人意见;但同时也对婚前性行为、离婚和独身等持宽容态度。(3)不同性别和专业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婚恋叙事中的"第三者"乃是一个现代认识装置,它是现代婚恋观念的普及及其制度化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现代文学场域中的"第三者"可以归结为两股叙事潮流:一是以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作家为代表的启蒙文学潮流;一是以蛰居上海的现代主义作家叶灵凤、穆时英为代表的先锋文学潮流.二者之间偶有重合之处,它们所蕴含的价值、道德、伦理判断依然泾渭分明,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304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婚恋观的特点及其差异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婚恋观的性爱抉择维度上、恋爱动机维度上以及婚姻自主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和婚姻角色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恋爱状态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和婚姻忠诚维度上,本科生和研究生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性别、恋爱状态等因素影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婚恋观;相比男生,女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保守,恋爱动机更清晰,但婚姻自主度较低;相比曾经恋爱过的群体,正在恋爱的群体在性爱抉择上更传统,在婚姻角色上更加开放;相比研究生,本科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保守,对婚姻的认识上也更忠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金庸小说婚恋的现代性特征:以人物少受或不受社会制度束缚,来实行男女平等;拥有为爱献身的牺牲精神;具有真实的自我,能够弘扬自由精神,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相似文献   

19.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简.奥斯汀是否可以称为女性主义作家在学界有所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已经初具女性主义的萌芽。她不以金钱和地位来选择婚姻对象,坚持以爱情作为成就婚姻的前提条件,这对当时时代的女性来说,已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