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年鉴的国际化,既包括中国年鉴编纂出版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也包括中国年鉴“走出去”,形成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要求“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作为文化产品之一的中国年鉴在中国出版物走向世界、开辟世界了解中国“窗口”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2.
规范是产生精品的前提,是维系质量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本人多年从事方志年鉴编辑工作,主编一部区志和8部年鉴,审阅多部兄弟区年鉴,结合工作实践,现将年鉴稿中常见的问题归纳为5个方面,并提出相应规范解决办法,供各区同仁备考,以利大家共同学习提高。一、版式问题1.封面格式常见的错误是作者名与出版者名排在一起。例如《静安年鉴(2004)》,不仅作者名(《静安年鉴》编纂委员会)与出版者名(汉语大辞典出版社)排在一起,而且位置处在一行之中。今年各区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普陀年鉴(2005)》、《奉贤年鉴(2005)》都将作者名与出版者名分开…  相似文献   

3.
《镇江年鉴》自1994年以来,除刊登文件外,先后在专文或专栏中选编80余篇文章,从不同侧面记述镇江的历史与发展,有效提高了年鉴质量,得到社会的好评。本文试结合实际,进一步探讨“文章”体裁在年鉴中的有效运用。 年鉴中文章的类型 文章一般指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国外年鉴中选登文章较为普遍,如美国的《科学年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宝钢在史志信息采编过程中,体会到计算机在史志信息查寻、编辑、修改、排版等一系列工作中所带来的帮助。计算机不仅加快了编纂进度,而且提高了编纂质量。笔者现将在工作中运用计算机的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鉴作为资料库、信息库,必然要容纳大量的数据,其数据应是选材严格,翔实可靠,而且经过有关领导或专家审查,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官方年鉴”和公报性质,在读者心目中有较高的权威感。而年鉴的数据,可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为对外开放、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6.
在编写地方综合年鉴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对社会上和我们工作、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即所谓的“问题”要不要反映、怎么反映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年鉴所记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成就和经验,即都是属于“颂政”方面的资料。即便反映“问题”,也是浮光掠影、晴蜒点水,或者干脆文过饰非、反话正说,落得左右逢源,皆大欢喜。不消说,成就和经验,成功与辉煌,是  相似文献   

7.
年鉴编纂是门“艺术”,上下左右,内外表里,前后纵横,都需顾及。因此,那些出类拔萃的年鉴,它的编辑无疑是处理“艺术”的高手。他们出口便成章,成章便有道,值得学习借鉴。我辈只能循其路而探之,碰到问题,有些想法,不陋浅见,公诸于世。属一家之言,难免有偏颇,只好见仁见智,以期抛砖引玉。1.版本规范是“年鉴生命”。这里所说是“版本规范”,非“体例规范”,因对后者,行内人都很清楚,不用赘言。而对“版本规范”,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实际编辑工作出发,就年鉴“大事记”的编排规范、编写技巧,以及编写注意事项等问题,发表一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9.
所谓精品,就是精良物品,也即上乘作品。就年鉴精品来说,推而论之,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精到,二是在同级同类年鉴中成为知名品牌。 那么,如何实现精品要求呢?我想根据自己学习十六大精神的有关体会,讲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诸位年鉴界的同仁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武警年鉴工作开展近十年来,为武警部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为续编下届武警志和启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武警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到了广大官兵的好评。同时,由于经验不足,还有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编纂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年鉴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资料性、年度性、检索性共同构成年鉴的基本性质。但资料性是年鉴的第一属性。图片资料作为年鉴资料的一种形式,目前,在年鉴中的运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仅就此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数字是年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内容。可以说,任何年鉴中的任何条目,都要有数字,否则所记内容便会失去力度、精度,给人一种缺乏依据或者不够精当之感。但在数字的应用上,笔者发现许多年鉴使用数字时多有不规范、不正确之处。下面仅就此方面谈两点意见。如有不妥,望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1980年8月,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年鉴《中国百科年鉴1980》生,不到30年的时间,中国的年鉴出版物已经蔚为大观,据不完全统计,正式出版的年鉴就有数千种。涉及的内容多如繁星,年鉴事业从业人员据说有10万余人,规模庞大,世界之冠,堪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是我市年鉴事业健康发展并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一是《泰州年鉴》(2002)在全国首届编校质量评比中,获得了优秀奖,二是提请政府出台了《泰州年鉴工作暂行规定》,保证了今后年鉴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运作;三是在框架设置上有了新拓展,新增设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就业工程、三置换一保障等栏目,使之更具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 2004年,我市年鉴工作将继续以十六大精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发挥年鉴的“政策顾问”作用 我国西部有土地、能源和矿物原料三大优势。这三大优势资源是一切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是一切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所必要的,但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它们不能流动,不能单独形成有效的生产力,而只有通过吸引能够流动的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并与之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有效的生产力。西部大开发需要东部的积极参与,这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东西部合作的前提是了解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及  相似文献   

16.
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才能真正解放思想,而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敢于改革创新,强调年鉴工作者惟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对年鉴的创新理论理解更深,从而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1989年出版的《年鉴学浅说》(王斌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提出了设“常规条目”一说。近年《年鉴信息与研究》刊出《对年鉴“常规性条目”的探讨》(马国顺著,载于1999年第1期)、《也谈年鉴“常规性条目”的编写》(王晓文著,载于2000第1期)两文。这三位作者对年鉴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年鉴社和安徽年鉴社共同主办、承办的第11次华东地区年鉴协作会于2003年11月6-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来自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等省市的年鉴工作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梁热出席了会议,并向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述,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主义本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年鉴作为党的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20.
一、年鉴编辑在提高年鉴质量中的任务质量是年鉴的生命。评价年鉴质量的主要依据是年鉴条目的质量。要使年鉴成为第一流的精神产品,必须精心撰写条目。要提高年鉴质量,年鉴编辑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