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以郭松龄为首的部分奉军青年将领,因为不满张作霖勾结日本,出卖主权,推行祸国殃民的武力统一政策,在滦州倒戈反奉。他们决心以武力推翻张作霖军阀统治,摆脱日本帝国主义控制,排除军阀专横,消灭内战祸源,实现国家统一。反奉战争带有明显的进步倾向。因而得到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首的全国革命党派、进步团体以及广大革命群众的热烈声援。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曾活跃着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爱国进步青年组成的队伍。这就是“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这支队伍从学生扩展到工人、农民,从城市走向农村,展开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抗日宣传和组织活动,为把抗日救亡的火种散播到广东全省,为发展我们党的力量和扩大影响,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在抗战的烽火中诞生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运动爆发之后,珠江也立即怒吼起来了。广州地区各大中学校的革命师生,和各界人民一起积极响应和声援这次爱国学生运动。同时,北平等地的爱国青年成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对广州地区的学生运动,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一九二五年三月,北洋军阀为挽救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倒行逆施,北京的上空暂时笼罩着浓重的乌云。在新思潮的激荡下,作为一个进步青年学生的许广平向她敬爱的老师鲁迅先生写信请教,向他陈述“许多怀疑而愤懑不平的久蓄于中的话”,请求鲁迅给她以“真切的明白的指引”。鲁迅当天就热情地给许广平写了回信。“两地书”就这样开始了。在当时不少的青年学生中,尽管有可贵的革  相似文献   

4.
我参加上海复旦大学的“社联”,为时较短,后来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我很快参加共青团(后改为抗青团),参加社联的活动就少了。因之,我对上海“社联”的情况知道的很少,记忆不多。但社联在我的革命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站,是我的第一个革命指导老师,是我接受革命教育的第一课。一九三五年五、六月间,我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受当时逐渐高涨的抗日救亡高潮,和复旦大学共产党员的影响,由共产党员郑通隲介绍参加了复旦的“社联”小组,它的  相似文献   

5.
柔石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颗璀璨绚丽的流星,虽在生命的长河中瞬息即逝,却以其创作实践划出了一道永不消逝的光彩。柔石创作的短篇小说并不多,按其创作历程和思想转变,大致以一九二八年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短篇小说集《疯人》为主。此集于一九二五年元旦在宁波自费出版,包括六个短篇,表现个性解放及恋爱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青年的追求和愿望,与“五四”时期进步的主张是相  相似文献   

6.
自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除创办有《新青年》、《响导》、《前锋》、《劳动周刊》、《工人周刊》、《先驱》、《中国青年》等刊物外,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后,为适合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还指派瞿秋白创办和主编《热血日报》。该报创刊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四日,社址设在上海宝山路。报为十六开,每日四版。每日除有“社  相似文献   

7.
以宣传无政府主义为特色的“新世纪派”的出现,是辛亥革命前夕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非由少数留欧学生忽发奇想所致。从庸俗进化论和人性论到“以教育为革命”,再到“普及革命”,构成了“新世纪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倾向。他们基本立场站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边,但并不满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对资本主义既充满希望又心怀疑惧。在文化思想方面,他们批判封建伦理道德,要求摆脱旧思想,提倡新理新学,有利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但同时,他们的主张又带有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正> 一九二三年,北京出现了一个以胡适、徐志摩为首的资产阶级文学团体——新月社。据徐志摩说:“最初是聚餐会,从聚餐会产生了新月社。”(《剧刊始业》)新月社成立之后的最初几年,在政治上和现代评论社比较接近,明显地表现出资产阶级两面性;在文学活动上主要是聚餐会上清谈。当时他们的成员都是以个人名义在国内各报刊上发表作品。一九二五年,相继参加的有闻一多、梁实秋、朱湘、刘梦苇、饶孟侃、于赓虞等,多数都是诗人,很自然的聚餐会上清谈的中心就是新诗。一九二五年十月,徐志摩出任《晨报副刊》主编,这样新月社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学阵地。一九二六年四月,他们在《晨报副刊》上创办了《诗刊》(每周一期),有计划地从事新格律诗的倡导与创作活动。《诗刊》虽然只出版十一期就“放假”了,但由此他们却开创了新文学运动中的新月诗派。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反对封建制度政治暴政的精神自由论 ,萌发于 1 836年就读柏林大学时期 ,形成于 1 842~ 1 844年。当时柏林大学不仅学习气氛浓厚 ,而且在思想学术领域都处领先地位。如“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的对垒 ,就促进了思想运动的发展。在黑格尔去世之后 ,德国哲学界明显呈现出两种对立的派别 ,“青年黑格尔派”对专制统治深恶痛绝 ,他们渴望民主政治 ,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民主力量。而“老年黑格尔派”则拥护专制政权 ,支持普鲁士专制政府的专制统治。马克思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中坚力量 ,更多地吸收了该派的民主思想成分 ,为他在 1 842~ 1 844年的反对封建制度政治暴政的精神自由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改组以后,通过青年党员们的积极宣传和组织,上海地区的青年学生们认识到参与政治运动以及与政党(特别是改组的国民党)进行联系的必要性,改组了包括同乡会在内的各种各样青年团体及各校学生会、上海学联等组织,学生运动由此向国民革命运动转化,同时上海学生界由此也出现了“国民革命参与派”和“非政治性的社会运动派”的分野①。但不久上海学生界又重新走向组织和理念的统一。上海地区青年学生们是如何在组织与理念统一情况下,成为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社会势力呢?对此,笔者试图从五卅运动入手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五卅运动…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二四年八月,周恩来同志从巴黎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军事部长等职。这里记述的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在广州的革命活动的几个片断。“作无线电机”一九二五年七月一日,周恩来同志在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开学典礼上作了演讲。他说:“各地的青年学生来到国民革命中心地黄埔,是有很大的意义……中国人在现在这  相似文献   

12.
读《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二《食货三·漕运》(以下简称《漕运》),发现其中有些疵漏,应予订正,另外篇中与它书记载相舛误、而又语焉不详之处,也须加以补充。共得六则,现胪叙如下: (一)奉天有漕粮《漕运》通篇未记奉天有漕粮。然光绪《大清会典》卷二十二载:“漕粮原定运京仓者为正兑……奉天运京粟米一万五千七百六十三石有奇,黑豆二万二千九百八十四石有奇”。可见,奉天有正兑漕粮三万八千七百四十七石有奇。种类为豆与粟。不过,早先奉天漕粮不是豆、粟并征,道光九年《钦定户部漕运全书》卷一载:奉天运京黑豆三万八千七百四十八石有奇。附注曰:“自道光七年始征粟米十分之四”。则奉天豆、粟并征始于道光七年。算出所征粟米数为一万五千四百九十九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为挽救祖国和民族的危亡。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爱国民主运动。消息传到广州,进步学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为抗日战争在广东的开展揭开了序幕。“一二九”运动前,广州爱国青年蓬勃的革命活动,已经显示着革命的新的来潮。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吞并我国东北后,又找寻各种借口向我国华北发动进攻;蒋介石一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本侵略采取妥协投降态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广东,陈济棠上台后,暗中勾结日本。日本关东军特务头子土肥原曾窜到广州活动,受到陈济棠等的盛情款待。由于陈济棠的包庇纵容,大批走私日货源源输入广东,并由此进入中国各地,广东成为日本对华经济掠夺的重要门户。  相似文献   

14.
自辛亥武昌起义之后,督军制度逐渐形成,袁世凯死后益形恶化,成为中国内乱和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到1920年前后形成以废除督军制度、裁减军队为目的的“废督裁兵”运动,并以此为救国之方.在这一运动中,主要的介入者有军阀、商会,以及以孙中山为首的护法派,他们虽然各有动机,但亦互相促动.其中商会的活动是民众废督裁兵运动的中坚力量,不仅乘军阀的表演顺势而进,而且与孙中山的号召彼此呼应,既敦促军阀政府有所举措,也声援孙中山持之以恒,从而为国民革命的兴起做了前期的社会动员.  相似文献   

15.
《新陇》     
六十一年前,当时在北京求学的甘肃学生约四、五十人,满怀爱国热情,积极参加了震撼世界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他们又纷纷写信回乡,向甘肃群众宜传“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以旨启发甘肃人民的革命觉悟。 但是,当时的甘肃由于地处边陲,交通闭塞,反动统治者又极力推崇复古尊孔,反对任何改革、进步,因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十分落后。 因此,学生们逐渐感觉到,对于如此黑暗,腐败的社会,只靠寄回几封信、几份书报,而不进行针锋相对的揭露、抨击,是无法触动的,更谈不上改良了。在《新青年》、《每周评论》、《晨报》等进步报刊的影响下,一九二  相似文献   

16.
为了纪念伟大的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最近重版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的《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以下简称《选辑》)。当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的消息传到上海后,上海人民立即热烈响应。上海学生首先开展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活动,接着上海各阶层、各政治团体也纷纷发出通电,一致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坚决要求拒签“巴黎和约”,严惩曹、陆、章等卖国贼。《选辑》用较大的篇幅反映和介绍了上海各界人民召开国民大会,举行示威游行,成立领导学生运动的“上海学联”和宣传抵制日货的“劝用国货会”、“露天宣讲团”等等,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这些历史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7.
(一) 李春润,字滨浦,一九○一年六月十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大李家堡村,一个中产农家。少年时聪颖好学,一九一二年入本县高等小学读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凤城师范学校,一九一八年秋毕业回原籍小学教书。他抱“教育救国之志”,在教学中极力启迪学生爱国思想,但当时中国正处在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特别是东北  相似文献   

18.
一首先,想以明末生员阶层对统治体制持批判态度这一事实进行探讨。万历年间,屡次发生“民变”,当时有的生员与市民一起参加“民变”,甚至出现了生员本身在民变运动中发挥领导作用的情况。一六○○年十二月,由于派往武昌征收商税的宦官陈奉横行霸道,而引起了武昌“士民”的激愤,这个士指的就是生员,他们也显示了批判权力的态度。据说一六○一年六月苏州发生“织佣之变”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积极支持佣工的行动,给宫绅、城绅的作法以严厉的批判,估计他们也是属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后,为了把反帝斗争推向全国,在共产党人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等同志的领导下,以上海总工会为核心,联合上海学联会和商界,于六月一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罢课和罢市运动。消息传来,太原各界纷纷起来罢工、罢课和罢市以及通电、捐款等表示坚决支持,并组成了“太原市沪案后援会”。随着形势的发展,于六月二十五日在文瀛湖(现海子边人民公园)举行了群众大会,傅懋功(彭真)担任大会主席,参加大会的  相似文献   

20.
“一二·一”与“七·一五”运动的共同点比较研究付志上,王明东“一二·一”与“七·一五”运动是发生在本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两次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它们*在产生的时代背景、组织领导、斗争口号和方式、规模和影响等方面具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云南和昆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