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思想武器。近几年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掌握,正在成为越来越强大的物质力量。党和国家业已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哲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科教兴国战略,言不及义、人云亦云、不知所云者有之,言不拟行、行不识途者有之、决心实行而不能行者亦非…  相似文献   

2.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再认识尹志德1988年9月,邓小于同志率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的论断,距今不到六年。然而就是在这不到六年的时间──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上,世界很多国家都抓住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制定的新党章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写进了总纲,说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一理论已经成为我们党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理论.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学习这一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它来指导工作,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  相似文献   

4.
刘蔓录 《理论界》2005,(12):36-37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驱动力.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对我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大力推进科教兴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技术革命把一个熟视无睹的困惑加深到了差不多业已能够洞见底蕴的程度: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源泉究竟是什么?生产力无限发展的机制究竟是什么?马克思披露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但一个童工在那时就能轻易地代替八十名工人的劳动,人类在一百年内创造的生产力在那时就已超过了以往所有时代的总和,这种成番加倍,取之不尽的神秘潜能来自哪里呢?当自动化流水线上的一名“钢领工人”代替了一名蓝领工人时,生产程序和生产结果都毫无变化,那么这一部分人力的价值剩余又来自哪里呢?信息社会的到来使这类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学术界的讨论中,往往从以下两方面来论证:一是从产量或效益上说明;一是从科学技术对劳动者本身的智能因素的提高上说明,这都很有道理。但是,我们认为还应该从内在因素上,揭示出生产力诸要素中,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是怎样,又如何变为第一的重要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根据时代的新发展而提出的光辉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术界有不同的争论。本文想从社会生产总体的视角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进行新的阐释,并简要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搞清楚科学技术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对于自觉地把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此,笔者仅谈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首先,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本质属性来看,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存在劳动者脑内和体内,具有无限广阔发展前景的特殊生产力。马克思认为,所谓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马克思曾把一般生产力区分为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个人生产力指的是作为  相似文献   

9.
由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温宪元同志撰写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论》,已由广东科技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这是温宪元同志专职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以后,出版的关于邓小平理论研究方面的第一部专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论》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特征:第一,立意新颖。书中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产生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理论内涵、伟大意义和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与现代生产力、现代经济发展、现代文化建设、科教兴国和科教兴粤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践前沿和理论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成果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科技产业群勃然兴起,标志着科技已经全面地、深刻地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成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企业能否不断向前发展.关键就在于他们能否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的意识放在首位,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科学技术向前发展,并实现其向生产力转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太原钢铁公司(以下简称太钢)正是紧紧抓住了科技进步这个龙头,坚持科技进步主导型发展企业的道路.在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使一个迄今已有58年历史的“老,病残”的老企业涣发了青春.一、依靠科技进步,坚持特钢发展方向,努力发展以不锈钢为代表的特殊钢.形成有自己特点的主要新产品结构,赢得了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1.
浅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李时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史,就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古今中外,特别是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以及我国经...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提出的新命题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生产力———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再思考孙来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重视。近10年来,理论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有关的论证和阐发的文章之多为近年来社科界少见。现在,人们对科学技术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个命题,对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科学与技术发展史为线索,对科学与技术的一般关系、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的结合状况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等,作一些粗浅的分析,说明科学不是直接的生产力,技术才是直接的生产力;不是任何意义的技术都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作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卢林福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早在1978年他就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对于科学技术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却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就此问题谈谈学习的体会。 (一)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提出来的,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论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邓小平的遗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1]也即生产力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在各个时代,生产力的最活跃的因素都在变化,例如:农业时代,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土地;工业时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应该是机器;而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当仁不让成为第一要素。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一个全面渗透科学技术的体系。没有任何一个产业部门可以脱离科学技术而得到发展,因此科技日益成…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问题,理论界的同志已经有许多论述,并且是目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纵观这场讨论,我觉得某些关键性的疑难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这里我就几个理论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求教于理论界的同仁。一、科学技术是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内在要素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但是,对科学技术是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内在要素,则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流行的生产力构成观认为,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三个物质实体要素,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人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等精神要素。我们认为这种构成观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构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同志所认识,并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针列入国策中。但也有一些同志对这一理论还不够理解。比如,有的同志提出: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否就意味着从科学到生产不需要任何转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是工人”是否矛盾?社会科学是否也成为第一生产力?等等。这里谈谈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