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自然垄断与国有经济的关系——国际比较及中国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独特的技术经济特征使自然垄断行业与国有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切勿走入简单私有化的误区 ,规制重构与剥离竞争性业务是我们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在原有的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这并不意味着对自然垄断理论本身的否定,相反它是从动态角度遵循该理论的体现.试图完全抛弃自然垄断理论的实践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必须科学界定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和非自然垄断业务部分;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宜采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非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则应运用一般的市场竞争规则.同时自然垄断行业中的自然垄断业务与非自然垄断业务不能由一个市场主体兼营.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转轨模式的特色突出地表现为以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为基本方向,实行转轨运行规则、转轨运行方法、转轨运行效应三者有机结合,兼有渐进式与激进式,或者说整体上渐进式转轨与局部激进式转轨并行的特点.其转轨运行规则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为主体制度的有机结合;转轨运行方法稳中求进与改中求进相结合的渐进方式;转轨运行效率实现经济上台阶、波浪式的跳跃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营化与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化是激进式转轨经济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渐进式转轨中,民营化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仍然充满了争议。本文从经济转轨中民营化这一方向出发,运用理论模型详细分析了渐进式转轨中民营化的原因和进程,并深入探讨了市场化与民营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中央政府与金融机构在渐进式民营化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超 《江西社会科学》2007,(12):113-117
实施金融控制是转轨国家软化财政约束的一种"次优选择",但金融控制的自我膨胀机制必然会导致国有独资银行的垄断地位内生于经济转轨的渐进过程中,最终导致金融改革陷入困境。中、东欧国家国有独资银行走出困境的一些成功经验表明:在转轨国家的金融改革中,无论采取"激进式"还是"渐进式",国有独资银行引进来自成熟市场的战略投资者,或许是在金融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进程中殊途同归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新中国60年为例,具体考察、分析了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之所以选择"精神激励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新中国确立起来的主导意识形态有很重要的关系;1978年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革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中国之所以选择"渐进式改革"方式,也可从意识形态角度得到合理的诠释.文章最后对新中国60年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作了简要的小结.  相似文献   

7.
自然垄断行业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欣 《兰州学刊》2005,(4):163-165
自然垄断行业豁免适用反垄断法是各国的传统,但是科技的进步导致传统垄断行业的系列变迁与新发展,自然垄断行业也开始引入竞争机制,要求把自然垄断行业从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领域摒弃出去的呼声也很高,因此目前有必要对自然垄断行业的适用除外效力进行进一步的界定,并探讨相应的法律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经验与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在体制转轨上不搞"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而是促进诱致性制度变革和渐进式改革;在政治制度上选择了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权威政府;在经济体制上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在发展战略上选择高投入、低消费与出口拉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上,选择了经济改革的"理性超前"与政治改革的"理性滞后"的非对称组合。现行发展模式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与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需要在以下方面促进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型与优化:探索以内需为主导与外需相协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以及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转型;以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体制基础;确立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市场主管效率、政府主管公平的体制模式,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以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塑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自然垄断行业管制理论的发展以及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管制实践的变迁.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条件的改善,自然垄断行业从依靠管制转向依靠市场竞争,是发展的一般趋势.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在长时期的管制之后,正面临着向引入更多竞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垄断行业的性质、构成与分类改革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所谓的垄断行业并不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所说的纯经济性垄断行业,我国的垄断行业与行政垄断、自然垄断、所有制垄断以及政府管制交织在一起,性质尤其复杂。我国垄断行业的性质是行政垄断,而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壁垒来自于政府经济性管制。当前,经济性管制的对象应包括自然垄断产业、潜在竞争产业、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且其运行存在很强外部性的产业以及基于社会目标的经济性管制产业等四大类行业。因此,垄断行业的改革应该根据这四种垄断行业的具体特征,实施不同的改革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改革之路与苏东迥然相异,是渐进式的,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的逻辑,也即通常所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而选择资本主义制度的“四小龙”的成功和推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国家纷纷转轨,很容易使人作出社会主义制度是束缚经济增长和发展桎梏的结论。这种...  相似文献   

12.
论深化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证据表明,垄断制约了中国经济效率的发挥,并对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有极大影响。但由于垄断行业的自身特点和改革的顺序性推进,迄今为止垄断行业依然是我国改革相对滞后的领域。为转变增长方式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应从三个方向、四个层次深化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并且应该积极、规范地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规制。  相似文献   

13.
价格规制在规范垄断行业收入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庆 《东岳论丛》2006,27(2):125-127
规范垄断行业收入既需要运用竞争机制也需要运用规制政策。价格规制的两种基本模式不但存在激励强度上的差异,而且在规范垄断行业收入方面也有不同作用。改革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规制机制,对实现激励企业提高效率和规范垄断行业收入的双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所选择的渐进式道路。而这一改革战略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是由邓小平确立的。他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渐进式改革的原因 所谓渐进式改革,就是把整个改革在空间和时间上划分为若干小的单位,由局部到整体,有先有后,不断地总经验,慎重稳妥地逐个推进。它是同全面推开、一步到位的激进式改革相区别的。中国为什么选择渐进式的改革道路,邓小平主要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渐进式企业改革效益的问题李新春我国在过去十几年通过经济改革而使得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从制度变迁所选择的路径上来说,主要是由于我国从总体上采取的渐进式改革模式。一、渐进式改革的效益递减尽管渐进式改革带来了明显的改革收益———报酬,但愈来愈多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运行效率低下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鹤 《理论界》2006,1(8):218-218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一直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虽然近几年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总体说来运行效率仍然低下。本文通过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运行现状及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提高自然垄断行业运行效率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为 ,我国改革成绩巨大 ,就在于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渐进式改革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产生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渐进式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实际、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广泛存在的行政信息依赖是计划经济信息结构的最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路径依赖。改革路径的优劣,实际上就是怎样以最小的成本,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激进的改革模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全面改革,迅速地过渡到市场经济新体制,但实际执行结果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渐进式改革模式是在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条件下实现制度变迁的,其绩效也是显著的。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差异不是改革的速度和规模,而是改革的方向和程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体制转轨时期中介组织的制度变迁过程 ,并对中介组织改革过程中的制度供求以及改革的成本效用进行了论述。通过分析 ,认为中介组织改革中应在政府宏观指导下 ,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发挥其服务市场的职能。由于渐进式改革道路的选择 ,未来改革的成本将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相较于激进式的改革方式,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在与我国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用雄辩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进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