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中,语言政策是关系到民族关系和个人生活的重要问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的语言政策已经作出了一些调整和改革,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民族语言的地位大大提高。但政治民主化和民族语言扩张这两个过程在本质上产生了矛盾,语言改革面临的问题说明苏联解体后的政治变革已经陷入了文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顺治元年(1644)五月清兵入关南下,一场激烈、复杂的战争拉开了帷幕。大战之后,仅有几十万人口的少数民族──满族,成了这个已有半亿以上人口的国家的统治民族。这个令人惊讶的结果长期以来一直激动着研究者们,他们力图从各方面来加以说明。我认为,满族能够成为统治民族的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满洲统治者对八旗汉军的成功利用。就是说,八旗汉军是促成这个结果的最重要的角色。本文拟就八旗汉军在清初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清初政权的性质等问题谈一点看法。 清军入关后,随着民族征服战争的逐步升级和民族高压政策的不断强化,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  相似文献   

3.
苏联科学院科技革命经济问题学术委员会成立于1970年,它的任务是联合苏联经济学家的力量来共同解决使科学技术成就更迅速地运用于生产这一根本任务。它的成员包括七十多名学者与担任领导工作的专家。在苏联六个最大的城市有它的分会,联合了五百多名科学工作者、党的机构、主管部门以及部门研究所的代  相似文献   

4.
若干年前,提出苏联是否"可能改革"这一问题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当时我们已把它作为讨论的题目.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则完全不同了.苏联正在进行改革的试验,我们尚不知道它的结果,但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在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之后更是如此.例如,萨哈罗夫返回莫斯科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人们发现,几个月以前就有了这种迹象.在苏联,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于80年代初出现的危机,即经济危机、文化和社会危机以及政治危机.这种危机有着内在的原因,并且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我不想过多地谈论它的各个方面,因为我们曾注视并公开讨论过它的变化,而当时在苏联还  相似文献   

5.
据苏联《社会科学》1985年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医学科学院于1980年11月举行联席会议通过的"基础科学为医学服务"综合纲要提出,要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人的健康,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自然现象.这个纲要的基本思想是:联合不同专业科学家的力量来加强对苏联医学和卫生发展的迫切问题进行研究.科学院各研究机关的社会科学家参与研究纲要中与社会主义社会医学和卫生的经济、社会哲学、法学、心理学、生态学问题有关的11个方面.协调这  相似文献   

6.
1940年到1976年间,苏联的离婚率增长了3倍,仅1976年在100万人口以上的24个大城市就有16万8千起离婚案件,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列宁格勒市自1974年开始试验一项新的事业——家庭  相似文献   

7.
所谓大城市,是指那些拥有25万人以上的城市.1983年,在苏联这样的城市共有140个,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这些城市是行政中心,拥有生产、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巨大潜力,这些潜力能否得以发挥在许多方面取决于对这些大城市的管理.大城市是两个方面的统一体:一方面,城市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一定"表现形式",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思想的中心;另一方面,城市不仅仅决定于社会,它还以一定的方式脱离于社会,是一个"独立的机体".上述认识对确定城市作为管理客体的特点还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明确城市的社会职能,即  相似文献   

8.
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人口问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为摆脱贫困所作的努力,都因人口的重压而少有成就,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经济增长指标,在人口增长的指标面前,变得那样微不足道。如何走出人口危机的怪圈,值得每一个关心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思虑。一、令人忧虑的现状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的人口现状已形成危机,决不允许人们再掉以轻心: 据1986年统计,贵州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已由1982年的742.4万人增长到1986年的943.2万人,四年中增长了25.84%,年平均增长5.9%,在全  相似文献   

9.
鄂伦春族族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伦春族虽然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只有四千多人,但鄂伦春族族源问题,则是个涉及面广而又复杂的、至今仍悬而未决的问题。不理清鄂伦春族的族源,必然对鄂伦春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本文将对鄂伦春族的族源问题,提出探讨性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尼泊尔是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农业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左右。但是农业生产比较落后,发展十分缓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是土地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尼泊尔与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土地问题的症结是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少数人既不经营又不耕种,专靠收租剥削生活,而大量的佃农和实际耕种者却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土地。由于地租沉重,他们终年辛勤劳动,难得温饱,更无力改进耕作技术。所以,不首先解决土地问题,很难期望农业取得迅速的发展,而要解决土地问题,就必须进行较为彻底的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经常思考着一个问题,我国国家大、人口多,但各地人口密度分布相差悬殊,经济发展不平衡,非常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和按比例协调发展。那么是否可以通过移民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个优势呢?这个问题很复杂,难度很大,但对我们国家民族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来说,应当把它和计划生育那样,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人口状况及其各种变动既然对贫穷、就业、饥饿、住房、教育、环境、老人、婚姻等社会问题有着错综复杂的影响,因此,为了有利于缓和各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深入地研究人口的各种变动,探讨最优的人口发展目标。鉴于人口发展目标问题内容非常复杂,涉及面很广,既包括人口自然变动,又包括人口机械变动、人口分布和人口社会变动;既包括人口数量变动,又包括人口质量变动,不可能在本讲中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所以在这里将着重阐述确定最优的人口自然变动目标的问题。确定未来人口自然变动最优目标的原则当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政府和人口研究工作者都在纷纷研究未来人口自然变动的最优目标问题。据1977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人口趋势与政策》的报告,在世界各国中,“认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对该国发展有影响,需要接受并希望通过干预改变目前人口发展状况”的国家约有156个,其中态度积极的有40个(包括21个发达国家和19个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3.
田猛 《唐都学刊》2010,26(3):75-78
当今中国的外交战略框架是: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重点。俄罗斯是中国的近邻,是当今世界版图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灿烂的文化,它的国情与中国有不少共同点,同时社会主义苏联70余年道路曾对中国发展选择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今天前苏联解体和俄罗斯改革问题又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由此看来,俄罗斯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相似文献   

14.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杂志1985年第1期报道,1984年10月,在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举办了方法论讲习班,题目是《社会学知识的结构和研究苏联社会活动社会领域的方法论问题》。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博士伊万诺夫教授作了主要报告《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问题》。报告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科学认识活动和社会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更准确地说明社会学的对象和结构。  相似文献   

15.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5年第2期报道,1984年8月6日至14日,在墨西哥召开由联合国组织的世界人口会议。148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及联合国专门机构、政府之间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民族解放运动的代表与会。会议围绕10年前通过的世界人口行动计划展开讨论。这个计划强调社会经济改革是有效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实行人口政策是每个国家的主权。墨西哥总统德拉马德里宣布会议开始。他号召国际共同体以更加充沛的精力为巩固世界和平、消除新的世界大战的威胁、制止  相似文献   

16.
电影、电视是当前社会生活中影响最深、最广泛的传播工具之一,它反映着社会和人生,反映出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一些矛盾与混乱,同时,又反过来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这几年来,苏联电影《小维拉》正起着这样的作用。1988年,一部名叫《小维拉》的影片,在苏联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一下子就卖出了500多个拷贝,观众多达5000万人次。这两个数字在苏联电影史上是创纪录的,而它所引起的论争,更深入到社会的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经久不息。  相似文献   

17.
在克服存在于社会主义旧体制中固有的各种矛盾的过渡时期,苏联仍处于带有长期结构性、危机性性质的极深刻的闭塞状态中。在苏联的旧体制中,本来就存在三个基本矛盾:1、支配着经济的体制性矛盾。2、阶级矛盾。3、民族矛盾。在“大俄罗斯政策”下,作为统治民族的俄罗斯人统治着诸多少数民族,由此而产生了民族矛盾。而且,在改革面临的矛盾中,最主要的是民族矛盾。它从根本上动摇苏联的国家体制,也将成为重创苏联经济,使改革受挫的最重要因素。民族矛盾主要表现为6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苏联虽已解体,但其对种族一民族(ethnonational)之异质性的独特的适应能力这一矛盾性的遗产还依然存续。这一适应能力取决于制度化了的多民族身份(institutionalized multinationality)。苏联不仅在人种统计学的意义上(根据其人口的特殊的种族多样性)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制度性的意义上它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苏联国家对作为国家及其公民基本构成部分的多民族和多民族身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匈牙利学者福尔·劳尤什在匈牙利《真实》杂志1982年第1期上撰文说,人们越来越经常地把七十年代称为民族问题“复兴”的年代、民族学“革命”的年代。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个左右的民族。其中亚洲和非洲地区有1,600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100个,社会主义国家有250个。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能回避少数民族问题。在250个民族中,苏联有100个,东欧各国有  相似文献   

20.
1936年的《斯大林宪法》与相关的苏联法学界冤案说明 ,社会主义的国家与法的问题 ,一直是 2 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 ,这个问题贯穿于前苏联的始终 ,在很大程度上 ,它就是苏联最终崩溃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