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是什么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曾有很多混乱的认识。有的认为强调依法办事,就是:“以法抗党”;还有的认为,强调党的领导,就是否定法律的作用。但实际上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从立法上看党的领导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和经济要求。列宁曾说:“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全集》第十三卷第三○四页)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依靠法律来实行统治。当然无产阶级也不能例外。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法律。我国是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2.
利用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为反动统治制造理论根据,这是历史上一切反动阶级所惯用的伎俩。一部《水浒》就是建立在“天命论”这块基石之上,每逢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作者总是强调“天命”的无上权威和主宰力量。列宁曾经说过:“僧侣、地主和资产阶级都是假借上帝的名义说  相似文献   

3.
《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是我国法律部门中的一个重要法规,任何一个法规的实施都与社会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必须与其它法律规范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和谐统一的法律体系。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现代国家中,法不仅必须适应总的经济状况,不仅必须是它的表现,而且还必须是不因内在矛盾而自己推翻自己的内部和谐一致的表现。”恩格斯在此指的“和谐一致”即相互协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所有法律规范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孔子及其继承者孟子,都是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反动思想家,为了粉饰奴隶主贵族的残暴统治,他们杜撰了“德治”“仁政”的伪善学说。林彪这个混入党内的地主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和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一样,尊孔反法,兜售“德”“仁义”“忠恕”一类黑货,并以孔孟的“仁政”为反动思想武器,蛊惑群众,征服人心,以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说过:“当人们还不会从任何一种有关道德、宗教、政治和社会的言论、声明和语言中揭示出这些或那些阶级的利益时,他们无论是过去或将来总是在政治  相似文献   

5.
制造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对立”一直是西方“列宁学”研究的热点,他们把马克思的自然观归结为“人化自然”,由此制造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对立”;认为《哲学笔记》抛弃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观点,在那里主客体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失去了意义;他们又极力论证所谓列宁接近黑格尔辩证法的限度,认为列宁的哲学思想始终同马克思主义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不是把列宁主义的历史观贬斥为“经济决定论”,就是歪曲为“唯意志论”,都否认它是唯物史观。本文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评析,认为这种所谓的“对立”,恰恰体现了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丰富多彩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有舌头是为了隐瞒自己的思想“更为突出和更可借鉴的(为表明人有舌头是为了隐瞒自己的思想,或赋予空洞性以思想形式)是他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评论。”(《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列宁选集》第1卷第16页)  相似文献   

7.
批判“长官意志”,绝不是不要正确领导,而正是为了实现和坚持正确领导,这本来是人们很容易理解的。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少数思想僵化、半僵化的同志,总是把“长官意志”同正确领导划等号,谁要一提批“长官意志”,他们就立刻提出“难道正确领导也不要了吗?”可见,从理论上划清“长官意志”与正确领导的界限,不是没有意义的。“长官意志”一词,是列宁在同俄国的反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论战时提出来的。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文中说:“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做可按长官的意志(或者  相似文献   

8.
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设置原理与政治基础看,这一法律文书是围绕二十级军功爵制制定而成的,汉初承纳分封制并建构“内”“外”结合的政治结构是这一法律文献形成的政治基础。汉初国家统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暂时承纳分封体制的前提下,围绕二十级军功爵制制定法规,并以此来建构新的统治基础,同时,又通过限制分封,消解“内”“外”格局中制约皇权的政治因素,逐步使皇权成为支配国家权力、财富的中心力量。在这一国家统治思想体系中,黄老无为与“汉承秦制”是交替运用的统治技术,而非国家统治思想本身。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为《唯批》)是一本“和俄国‘马赫主义者’进行论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列宁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探索那些在马克思主义的幌子下发表一种非常混乱、含糊而又反动的言论的人们是在什么地方失足的。”(中文版单行本第6页。以下凡引自该书的仅注页码)列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认识论角度研究了俄国马赫主义在哪里失足、怎样导致失足以及如何防止失足等问题。列宁指出:“对于说明马赫主义在理论上的厄运,这个相对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几乎是最重要的问题。”(第309页)学习和研究列宁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的有益启示,对于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反对和防止相对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人邦”为了在沙滩上建筑他们虚构的“党内资产阶级”的理论基础,杜撰了一个社会主义时期“权力转化为资本”实际上是“有了权力才有资本”的“新规律”,他们在上海组织编写的那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又进一步把这个“新规律”理论化,说什么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人有“权力”利用商品制度,“把国家和集体经济单位的纯收入的一部分,通过合法和大量非法的手段占为己有,转化为剩余价值。社会主义条件下新的资产阶级分子就是这样孵化出来的。”我们在深入揭批“四人邦”的伟大革命斗争中,要肃清他们的流毒,很有必要对风行一时的“权力资本论”进行彻底清算,弄清它是个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11.
社会进步的标准问题,学术界曾以生产力标准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笔者在学习研究中,对“生产力标准论”产生了许多疑问,实在不敢苟同于“生产力标准论”,因而本文想对社会进步标准问题重新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生产力标准论”的最早理论来源是列宁1907年11—12月写的《社会民主党在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中的一段话。列宁是这样写的:“我们为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不应该支持地主式的资本阶级演进,而应该支持农民式的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代初期“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对于推进当时的革命文学运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九八O年前后发表的几篇评论“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文章,对于“自由人”胡秋原、“第三种人”苏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起的消极的反动的作用很少抨击,反而替他们把原来已为人们所揭穿的假面具重新戴上,多方袒护,倍加赞许,说他们是什么“无产阶级革命的同路人”。这就对三十年代的这场论争,得出了很不恰当的结论。《扬州师院学报》一九八O年第四期发表的《试论“自由人”》(下简称《试论》)一文,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对于这篇文章,我曾发表过一些意见,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展开讨论,因而时隔两年分歧依然存在。为了探求真理、明辨是非,现在我将原稿整理一下,对《试论》一文,就以下  相似文献   

13.
《艳阳天》所表现的主要矛盾冲突并非“阶级斗争”,而是萧长春、马之悦之间的权力斗争、品格意志之争。所谓“阶级斗争”其实只是萧马权力之争的附属物,政治风云的变幻只是他们斗争的背景,“阶级斗争”只是刷在作品表层的一层油漆。作品中“反面人物”马之悦的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性格比较鲜明独特。该书对正直人格的歌颂、对坚强意志的赞美、对进取精神的肯定,今天仍具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14.
看了《山西老年》今年第六期刊登的《“幸福号”专列》一文,我很是感动。主人公彭长水用自己的双手为母亲打造了“幸福号”专列,并经常骑着“幸福号”带母亲外出散心,他们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半国家? 半国家,即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国家。 半国家,是列宁在引述和发挥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思想时明确提出来的一个科学论断。列宁在批判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时指出,无产阶级应该通过革命摧毁资产阶级官僚军事国家机器,用“公社”,用新的“半国家”代替它(《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第52页)。他还说:在无产阶级革命以后,“自行消亡的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或半国家。”(第17页。凡只注明页码的引文,均引自《国家与革命》)列宁  相似文献   

16.
反语,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段。但在中学修辞教学中,反语的界域模糊,误判层出,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误把讽刺当反语 (1) 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破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友邦惊诧”论》) 《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第3期《<“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中说:“‘秩序’和‘文明’用的是反语修辞方法,‘秩序’等于‘反动统治’,‘文明’等于‘野蛮’。”按:反语通常叫作说反话,它应有表里两层完全相反的意思,它要求读者(听者)必须从字面意义的反面去理解。拿这个定义来衡量,可知“秩序”和“文明”均非反语:“秩序”是“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现代汉语词典》),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同“反动统治”构成反义关系;“文明”虽与“野蛮”是一对反义词,但我们却不能将“文明”理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民法通则》对公民和法人的人身权赋予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民事权利”的第五章中,设有专门一节对人身权作了规定,显示了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一) 人身权制度由来已久。早在罗马法中就有人法,但当时主要是保护奴隶主阶级的人身权。在封建社会里,农民依附在地主的土地上,法律保护的是封建地主的人身特权,维护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人身权的保护,主要是借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中有两个相当流行的哲学命题,一是“哲学史就是认识史”,二是“哲学就是认识论”。达两个命题常常是相互联系、相互论证的。它们直接牵涉到哲学科学和哲学史科学的研究对象问题,都是学科建设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关系到达两门学科的科学概念的全局性问题。因而,是非得失,不可不分辨清楚。本文就第一个命题谈一点粗浅的见解,对哲学史和认识史的关系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争论。“哲学史就是认识史”这个提法,始见于1978年芜湖召开的全国西方哲学讨论会。为了批判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有的同志提出了这个新的提法。他们还根据它出自于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句话,“哲学史,因此: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列宁《哲学笔记》  相似文献   

19.
“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水浒》一书的思想主题。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农民革命思想”。果真如此吗?学习列宁的光辉著作《国家与革命》,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国家学说对它进行剖析,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所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根本不是什么“农民革命思想”,而是混进农民起义队伍的地主阶级代理人的反动思想,是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思想核心;它的实质,在于取消革命,维护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人民革命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在批判所谓“国家是阶级调和的机  相似文献   

20.
普列汉诺夫曾称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文学中的普罗米修斯”。对这位为俄国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尽沙皇反动政府的迫害而始终坚贞不屈的革命民主主义的领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早有定评。但江青在炮制“黑线专政”论的同时,首先发难,掀起一股批判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黑风。列宁最喜爱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一《怎么办》,也被他们诬蔑为歌颂剥削者寄生虫的大毒草! 《怎么办》到底是一部甚么样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