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道教文化养生"就是一切有益于健康生活的文化资源向道教养生理论与实践技术转化的综合形态。作为一种学说与实践技术,道教文化养生的形成与发展与道教组织形态同步。将近五千年来,道教先后经历了三大形态:元初道教、古典道教、制度道教。这三大形态的道教都充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建构养生理论,开展养生实践。其代表性的养生体式有:斋醮养生、金丹养生、伦理养生、治世养生、文艺养生、环境养生。  相似文献   

2.
老子在其《老子》一书中所提出的"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以及"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等一系列养生方法,构成了老子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养生论。老子的养生论不仅奠定了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基础,而且对于中国后世养生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嵇康《养生论》的养生思想是完整并有一定体系的,在养生目的上摆脱了社会上一些不切实际的神仙想法,把养生分为"养神"和"养身"两个方面,并论述了"养神"对于养生的重要性,提出了以"知足"为主要内容的养生标准。嵇康的养生思想让养生行为变得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他指出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4.
段逸山 《社区》2013,(14):53-53
自古以来.人们就感叹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为了追求“根深柢固,长生久视”,便寻求种种养生的途径。然而,养生之风,于今为烈。琳琅满目的养生广告,五花八门的养生讲座。层出不穷的养生大师。光怪陆离的养生方法。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根据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以及健康养生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认为养生养老产业化前景远大,提出安徽省养生养老产业发展展望:一是生产养生农产品,二是研发养生保健品,三是开展养生休闲服务,四是建立养生养老社区,五是开展医疗养生服务,六是开展养生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6.
文章重点分析道教养生文化、养生旅游的内涵与发展、道教养生观对养生旅游发展的作用与启示,赋予养生旅游以理论基础和精神内核,为促进养生旅游健康发展,发挥道教文化新的功能提供借鉴。继而以岭南道教发源地——罗浮山为案例,分析其道教文化特质、演变以及养生旅游发展现状,提出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融合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养生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自然保护区凭借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基底,为开发养生旅游产品提供了优势条件,而处理好养生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则成为自然保护区开展养生旅游的难点。本文以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养生森林资源,推出养生文化产品、健康医疗产品、户外健身游憩产品三大养生产品体系,并提出区内养生,区外居住的模式,为养生旅游在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秋露 《中华魂》2013,(2):54-55
有幸读到明代御医第八代传人连汝安老先生所著的《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养生精华集》一书。连汝安老先生在书中分八个篇章从养生文化概说、环境养生、经络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和预防养生方面详细阐述了“三经”养生文化的精华之论。其中对第八篇中最为经典的一句“我命在我不在天”颇有感受。  相似文献   

9.
回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研究,能够为现代养生与保健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有利于减少和预防现代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从而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在初步分析回族传统养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宗教文化、尚武民风和民族习俗等方面探讨了其传统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提出并剖析了心理养生文化、身体养生文化与民俗养生文化等构成要素,为进一步开展回族传统养生文化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重视老年保健,提高生活质量,是全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健康之要在于养生,养生集成之精华首推道教养生。道教养生是道教继承和汲取传统的养生方法,在内修外养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系统的养生理论和综合技巧。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一、道教养生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人类自我保健意识的集合。  相似文献   

11.
梅子 《源流》2010,(24)
2010年12月11日至12日举办的海南国际养生论坛研讨会上,50多名国内外养生领域顶尖专家和学者汇集一堂,融合国内外最先进的养生方式和中国五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中医药养生方法,向社会发出科学的养生声音,为海南发展养生文化和养生产业,为定安打造国际旅游岛养生基地建  相似文献   

12.
无景点旅游视阈下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景点养生旅游是养生旅游步入成熟期的一种新业态。无景点养生旅游糅合了无景点旅游与养生旅游的概念,是现有旅游健康性受到挑战、吸引物不断泛化、旅游者养生旅游需求旺盛和旅游业发展趋于成熟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无景点养生旅游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养生性与经济性。在开发过程中,要以自然人文养生资源为依托,注重注入文化灵魂,深化区域内外合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并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整合营销,树立无景点养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钟怀 《百姓生活》2013,(6):75-75
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青睐。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只要掌握一定的养生方法,就能达到养生防病、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而从中医的观点来说,有些生活习惯“本末倒置”,也是很好的健康养生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三元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术语和思想概念。道教三元思想渊源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说,三元并列是道教构建其庞大教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道教养生思想与理论的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富有道教特色的“三元延寿”养生思想。“三元延寿”养生思想集中体现在元代道教养生著作《三元延寿参赞书》中。“三元延寿”养生思想和理法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不但将天元房中养生、地元起居养生、人元饮食养生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强调养生从日常生活入手,注重以德养生,具有很强的实用操作性,有积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比较法等方法对古代中西方体育养生理论和实际进行比较,发现中西方体育养生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特点的不同,在养生观、养生方法、追求目标以及养生观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早期中西方的养生观念有很多共通之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养生观念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基本上还是保持下来;而西方的养生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养生讲究思想形神兼养,以神为主,重整体调养,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养生与养德相结合;西方则注重形体运动,以形为主,偏向于单纯的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16.
"仁者寿"的道德养生思想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精髓和特色,具有宝贵的养生价值。其大体可分为"修身"养生观和"爱人"养生观这两个方面。通过"修身"和"爱人"这两个方面进行自觉的道德修养,能促进自身道德的完备和外部关系的和谐,进而利于身心的健康,有助于达到仁者长寿的境界。这种养生智慧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对养生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藏的养生体育是藏族人民长期实践活动的产物,在养生保寿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方法和运动方式。本文即从史前时期的西藏养生体育,吐蕃时期的养生体育两方面,对西藏养生体育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志国 《新天地》2017,(4):30-31
赵海霞: 您好!养生没什么错,养生应该对身体有好处,这毫无疑问.恕我直言,其实您自己心里也清楚,您的问题用您老伴的话说,是没有您这样养生的,是您的养生太有点过了.近年来有个新词叫"养生控",说的是对养生有特殊爱好的人,或是有养生情结的人,他们往往对养生表现出超乎常人的痴迷.您是不是有点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9.
周诺盛 《老友》2011,(7):56-57
"顺其自然来养生,量体裁衣去锻炼。春夏秋冬遵天时,动静结合享天年。"这就是我退休3年来,通过学习养生知识和借鉴别人的养生经验,写成的自我养生打油诗。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是中国养生思想发展的成熟时期。集先朝诸时期养生思想之大成,明确地提出了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养人体内的精,气,神,养生的原则是养形与养神并重。强调人寿之长与夭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摄养。这些思想无疑是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之说。在此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养生名家,撰写了大量的养生著作。龚廷贤及其养生名著《寿世保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