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崇温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2(1):19-21
2003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作《讲话》,凝结着对新世纪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战略思考的成果和体现着改革创新的精神,特别是其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论述,更集中而深刻地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对于我们认识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卫峰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3):6-6,12-13
江泽民同志考察我院时发表的“7.16”重要讲话,其内容实质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关于先进文化要求方面内容的重要阐发。讲话从治党兴国的战略高度科学地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的要求,为我院以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哲学观下移,现代社会分化不断加剧,生活世界是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三个世界井然有序分化的背景,同时也为这三个世界重新统合起来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哈贝马斯提出了生活世界这种哲学新范式,生活世界里储存着前人所做的解释的努力及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知识。生活世界是人们以语言为中介进行交往的整体性的知识背景,而且还是人们共享与认可的各种观念和价值预设的基础。当交往行为取得成功时,人们之间达成的共识就会反馈到生活世界的基地之中,并且作为新鲜血液注入到生活世界的库存之中,而一旦人们之间发生分歧、争议和误解,生活世界就成为了防止发生分裂的具有共享意义的防护堤。生活世界从根基上支撑了交往行为,而交往行为则为生活世界提供生机活力与不尽的主题,生活世界的大坝防止了行为冲突的爆发与意义的分裂。而且,生活世界还是从更大范围内建构起批判性的社会理论的丰裕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4.
5.
尹韵公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3):6-6,9-10
江泽民同志在“7·16”重要讲话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6.
房宁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3):6-6,8-9
江泽民同志在“7·16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既是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特征的高度概括,又表达了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7.
8.
张树华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3):6-6,7-8
江泽民同志考察我院时,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五点要求”,强调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 相似文献
9.
吕政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3):6-6,10-11
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指出:那种认为搞现代化建设只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就可以了、社会科学知识可有可无的想法和看法,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0.
陈筠泉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3):6-6,13-14
一年前,江泽民同志亲临我院考察工作,就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海鹏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3):6-7
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强调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对于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义是很大的。可以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成就和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成就,都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物 相似文献
12.
13.
陈奎元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3):1-5
同志们: 一年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我院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建设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久远的意义。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一是重温并更加深刻地领会“7.16”讲话的内容和精神实质,二是回顾我院一年来贯彻讲话的情况,按照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一定要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指示。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要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践中必须制订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多干实事,善于协调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5.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表明,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6.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马哲史上,是其哲学体系形成的主要理论标志,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真正诞生地和发源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及了"世界历史"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展开了阐述,这一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总结,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他的世界历史理论。可以说,不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就不可能真正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哲学探究方式的转变——从“追根究底”到“把底问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智慧”是一种“追根究底”的哲学探究方式 ,它奠定了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框架 ,在西方形而上学发展演进的历程中展开了一条“哲学之路”。这是一条伟大的哲学探索之路 ,却又是一条布满陷阱、充满迷途的运思之道。这种哲学爱智达到顶点 ,必然不满足于只是不停地更换“最终基础”或“最后根据”(“底”) ,一旦哲学的追问出现了把“底”问“破”的情况 ,这就意味着哲学爱智梦想的幻灭。哲学探究方式从“追根究底”到“把底问破”之转折 ,反映了西方思想以此种方式向人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转向。这种探究方式的转变标志着那种建造某种“通天塔”的哲学传统的幻灭。 相似文献
18.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阶级基础,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把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 相似文献
19.
陈建坤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2,37(2):4-11
文章提出江总书记的“八七”和“四二八”讲话,是中国共产党迈入新世纪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定位,并从多方面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还对江总书记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进行了归纳,就如何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宏烈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1,(3):12-18
从“历史”、“文化”、“名”三方面论证了广州可谓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商埠文化名城,拥有海丝文化、华侨文化、革命文化、改革文化、岭南文化等个性特色,是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当代海洋文化必将对中国文化母体本身的发展与创新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广州依靠商埠文化城市的优势,跻身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应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