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社会体系的均衡与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掌握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政策法规、充分利用社会管理资源、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成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其功能与作用;强化服务体系与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社会管理环境建设,在实施方式、手段等方面创新。  相似文献   

2.
徐佳 《社会工作》2011,(10):92-94
社会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和谐社会的建立又以各阶层、各群体福利状况的共同改善为基础,老年人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社会群体,建立完备的老年保障体系自然是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老年保障体系建设在物质保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而精神保障方面则相对缺乏。把握老年精神保障的内涵,分析我国老年精神保障体系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推动老年精神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社会管理,促进代际和谐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目前,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整个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社会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军,2008)。  相似文献   

4.
徐佳 《社会工作》2011,(5):92-94
社会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和谐社会的建立又以各阶层、各群体福利状况的共同改善为基础,老年人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社会群体,建立完备的老年保障体系自然是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老年保障体系建设在物质保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而精神保障方面则相对缺乏.把握老年精神保障的内涵,分析我国老年精...  相似文献   

5.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目前,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整个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社会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军,2008)。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社会管理的主体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社科纵横》2011,26(5):9-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主要有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其中政府是核心主体,社会组织是重要主体,公众是基本主体。各主体在社会管理中分工协作,良性互动,在党的领导下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社会管理的主体构成,具有鲜明的善治取向。  相似文献   

7.
潘志国 《社会工作》2008,(12):55-5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定位、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以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主导包办向社会、企业、个人多元参与转变;由管办不分、政事不分向管办分离、政事分开转变。为此,政府需要实现从经济目标优先向社会目标优先的转变,建设型财政体制需要向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转变,实现依法行政,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建构适合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丽 《社科纵横》2013,(6):75-78
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价值基础,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上,要不断健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法律制度,构建良好的公众参与法制环境;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协商治理机制;培育公众参与的公共责任意识,提升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拓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渠道,发展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路径。最终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11,(11):6-10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要求,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就  相似文献   

11.
龙小农 《浙江学刊》2012,(2):186-193
社会因传播而存在,因传播而认同.传播缺失是当下中国社会管理失序、群体事件突起的关键诱因.社会传播系统是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互动的润滑剂和黏合剂,是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都可以使用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均衡机制.创新社会管理,要在创新当下社会传播系统,充分发挥社会传播协调社会冲突、制造社会认同、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剑 《社科纵横》2008,23(6):36-38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关于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分析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本文认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的责任首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3.
梅伟霞 《探求》2007,23(6):7-11
当前我国处在黄金发展期的同时又处于矛盾凸显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在新时期将公共行政的价值理念转向和谐管理。对"人"的漠视和疏离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管理中最大的不和谐,因此,当前强调和谐管理,关键在于"人"的回归。作为社会的特殊主体,政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进一步转变职能和公共行政方式,推行富有"柔性"、"自主"、"人文关怀"特性的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刘娜 《社科纵横》2012,(10):22-23,41
社会组织建设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积极发挥"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的功能,成为我国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社会组织在促进民众就业、增强民众归属感、加强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动员社会慈善力量、预警群体性事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功能。虽然当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但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应在以下方面努力: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社会组织的公共财政扶持机制、适当降低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有效管理等。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敏敏 《探求》2006,(6):21-24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所管理的社会事务越来越多,政府的张力面临严峻的考验。而扩大政府规模受资源的有限性制约,空间不可能很大。通过建立和发展非政府组织,使之广泛地参与社会管理,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一个重要思路,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的做法。非政府组织是一柄双刃剑,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遏制其消极作用,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不断探索中发展,但到目前都还不能确定地说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了确定的方向。专业社会工作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体制之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紧密结合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及发展变化。根据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文章首先分析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的关系,两者在理念、方法及内容上都有着密切联系。然后在重庆科技学院2011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过程中,将社会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这个范畴。所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大社工理念下,可以尝试建立两个专业方向:社会管理方向和社会服务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勇 《社会工作》2009,(4):63-64
任何制度都是在一定价值理念主导下制定形成的。当前,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治理善治、公平正义和依法管理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社区是社会中的一个微生态系统,社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础。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社会服务和管理方式也难以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因此,更专业的、更人性化的服务必然成为今后的社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在稳步加强,但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政府职能不能满足现有的经济发展的需要,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在现在有的经济体制下不能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相应的社会事业建设不能跟上经济建设增长的步伐,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凸现,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在新的历史和新的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更好的解决日益凸现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更好的满足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就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抓住时代机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成我们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指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共同参与"这一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