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当代青年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去学习并且研究马克思主义,然而当代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程度偏低,这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在青年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学生社团、青年大学生不同年级的需求特点等七个层面来研究在青年大学生中推动和提高马...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紧密结合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应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探索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建设。,  相似文献   

4.
网络化是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趋势,正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化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效性,有助于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率。然而,网络化也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意识形态环境更加复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为此,要改进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理论大众化的吸引力;优化整合传播媒介资源,提升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力;建立全覆盖、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强化理论大众化的辐射力;培育大批理论传播专门人才,奠定理论大众化的支撑力。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影响的调查,旨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成和倾向,试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当代大学生构建科学的主流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参考,为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信息传播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属于信息传播学范畴.目前,从信息传播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从信息传播视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传播机制的模型,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中各渠道所占时间、传播力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民众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接受新思想、传播新思想的大学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中坚力量和骨干,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和发展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和完善新媒体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信息监管体制,提高网络传播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传统优势与新媒体联动,加强舆论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对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文章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亲和性,建立一支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头部队,优化更新传播路径等五个方面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大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社会发展也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提供了诸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辩与较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经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向世界是必然的,这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因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和价值等多个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和使命。高校在切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可采用观念转变“间性化”、师资建设马列化、课型设计多样化、实践教学一体化即“四化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它在拓宽传播途径、提升传播效率、增强传播实效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我国许多高校在借助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理论“大众化”程度不高、多元化信息动摇大学生理想信念、新媒体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理论传播者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高校务必要探索在更深层次、更大程度上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以培养更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情,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批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必须重视培养青年大学生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奠基作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必须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作用。坚持和巩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的指导地位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重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主阵地和思想库的创新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因素作用,使得当前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有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广泛性;挑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的的合理性;质疑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正确性;诘难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的妥当性;考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的恰当性。有鉴于此,唯有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正确推进大众化,才可能富有成效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需要。在高校这一特殊场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握“三化”理论的整体性是前提条件,把握受众客体的目标性是根本指向,把握施教主体的自觉性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入手,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因,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的内容,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防止的错误倾向,最后论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凸显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目标定位,创新方式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找准着力点是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绩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大众化的主阵地,对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显得尤为关键。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素及路径包括主体有效性、客体有效性、介体有效性、环体有效性,其中关键在于加强主体建设、归宿在于重视客体接受、重点在于注重介体创新、出路在于协调环体配合。通过健全教师队伍、加强部门协调、扶持学生社团等主体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发展规律、满足合理需要等客体接受,内容通俗化、方法艺术化、途径长效化、手段立体化等介体创新,优化物质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净化精神文化等环体配合,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切实增强和提升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