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物质属性问题,如为什么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又说运动等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应该怎样理解物质的属性?运动、时空、规律等客观实在的物质属性是不是物质等一些疑难问题一直困惑着人们。笔者认为,只要解决物质属性与物质特性之区别,很多理论上的疑云都将消散。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一有的同志根据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讲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就认为物质只有客观实在性一种属性,从而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列宁关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的论述感到困惑:既然客观实…  相似文献   

2.
思维、意识、心理活动是物质的或物质性的,还是非物质的或非物质性的活动,这个问题,同物质与精神何者是本源一样,是一个贯穿哲学史的重大论争,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路线密切相关。笔者认为,思维、意识、心理活动是物质的或物质性的运动形式,因而也是物质的或物质性的存在,而不是什么非物质的、超物质的运动与存在。理由有三: 一、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支持思维活动是物质的或物质性的运动形式,思维的结果、产  相似文献   

3.
人的认识是否有一个主观模式?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究竟如何?要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认识的主观要素,对认识作系统的分析。 一、认识的结构和主观要素 与认识结构的“两要素”说或“三要素”说(认识由主体和客体两个要素构成,或者再加上一  相似文献   

4.
山菊同志在《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吗?》(见《浙江学刊》1981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对于启发人们思考问题很有意义。但对他的“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这一看法,我们认为值得商榷。真理属于认识的范畴。一切认识都是由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而形成,它既非纯主观,也非纯客观,而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真理就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这里客观的是真理的内容,而反映客观内容的主观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真理的形式。列宁在谈到真理的客观性时指出:“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2卷第121页)列宁的这段话启示我们:第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事物,这就是真理的客观性;第二,真理的内容存在于“人的表象中”,这就是真理的主观形式。因此,真理是借助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具体地说是借助于意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来反映的。没有人类这种特有的思维反映形式,就没有认识,就没  相似文献   

5.
哲学发展的历史证明:自然科学的概念是哲学范畴的主要来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美藉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已经促使我国哲学理论界把“结构”这个自然科学的概念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畴来加以探讨。我对这种探讨也颇感兴趣,借此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结构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除此之外,物质还有没有其他的存在形式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之所以会运动,其根源就在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即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  相似文献   

6.
<正> 美是属于客观范畴还是主观范畴的问题,当前有三种观点:客观论、主观论和主客观统一论,其中客观论又分为自然属性说与社会属性说。我认为,这个问题长期争论不休,主观和客观的概念没有弄清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主观和客观,这是认识论专有的特殊概念,它不但包括了主体和客体、思维与存在这个最一般性的意义,而且在更深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目前西方流传着一种观点:恩格斯的许多言论,特别是关于物质可分性问题的言论,是自相矛盾的.本文作者对此阐发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只有不懂得辩证思维的人,才会得出此结果.  相似文献   

8.
存在着“非语言”的思维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否存在着“非语言”的思维?实际上,这是语言与思维相互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早就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一直存在着“语言思维论”和“非语言思维论”的争论。应当说,两种观点都在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开辟道路。在讨论这个复杂问题中有一种偏向,即没有着眼于意识整体同语言的关系。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一 近几年来,讨论语言与思维相互关系问题的文章所使用的概念(如意识、思维、语言等),含义往往是不一致的。“当然,作字眼上的争论是不智的。” “但是,如果要进行论争,就要确切地阐明各…  相似文献   

9.
一赵紫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首先还是让我们看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对于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社会主义企业有其特定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企业是否有其特定的生产目的,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反映生产关系的生产目的,在一个社会只能有一个,不能有两个或几个。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也不能例外,只能有一个生产目的,即社会的生产目的。对于这种否定社会主义企业有其特定的生产目的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生产目的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范畴,始终是指生  相似文献   

11.
似乎弗洛伊德的“实在论”和我在前面几章谈到过的实在论有着重大区别。我坚持认为,实在论包含这样一个观点: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实在的反映。相比之下,弗洛伊德揭示的反映在梦中和神经症症状里的“实在”仅仅是一种“精神实在”,即一种关于欲望、情感和思想的主观实在。弗洛伊德把它与物质实在明显区别开来。他说道:“幻  相似文献   

12.
试论物质资料生产决定作用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在我们面前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即:物质资料生产的决定作用是否有一个形成过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物质资料生产的决定作用是否有局限性?很明显,这是一个关系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理论问题,因此,很有必要讨论清楚。本文准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了我国的历史和现状,科学概括出的最新结论,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生产力标准不仅有其客观基础,而且有其理论依据。第一,这是由“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根本观点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4.
金融诈骗罪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侵犯财产所有权。其犯罪构成与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一样,必须同时具备犯罪客体、客观、主体、主观四个要件。金融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必须具备“非法占有目的”以及金融诈骗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是认定此类犯罪必须正确把握的问题。“非法占有目的”是所有金融诈骗罪必备的主观要件,而不是选择要件。金融诈骗罪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只能是直接故意,不能是过失,也不能是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五四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如何站在历史高度正确看待五四运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首先,我们要采取事实分析的而不是情绪化和观念化的态度;其次,我们既要看到五四精英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又要看到他们的历史贡献;再次,对五四运动的不同态度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否适合现代社会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强调现代性的建构必须有传统文化资源参与其中才能成功,也即“全球化”必须“本土化”;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性作为一套普世化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是与地方性文化截然不同的体系,地方性文化对现代性只能产生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刑法学界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它只能表现为间接故意,因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发生以违反规章制度为前提,而违反规章制度大都属于明知故犯;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既可表现为过失,也可表现为间接故意;而绝大多数同志则认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最符合立法原意。 首先,从刑法第11条和第12条的现定不难看出,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行为人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及所抱态度,而不是对行为本身的认识。将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误解为间接故意的原因就在于混淆了行为…  相似文献   

17.
宇宙间一切事物皆取一定形式,作为人脑的思维活动也不例外。钱学森教授指出人类的思维形式除抽象(逻辑)思维形式外,还有形象(直感)思维形式与灵感(顿悟)思维形式。并且说:“我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及灵感,都作为人有意识思维(即受意识控制的思维)的不同形式。”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是大脑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反映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它们虽然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也有严格的差别。对此,钱学森教授说:“因为抽象思维比较简单,一步一步推论下去,就如从一点到下一点,……可以说是线型的。而形象思维呢?从人的语言来说,有口  相似文献   

18.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涉及到三个方面:思维是否一定要使用语言?语言能否充分表达思维?语言是否干预思维?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考察思维的结构和语言的结构,从而揭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作为人类把握意义世界的活动,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和水平。我们把意识结构图示如下: 意识有三个层次,即无意识、非自觉意识和自觉意识。无意识是原始意识结构的转化物,它是意识的深层结构,是人类思维的动力和能力之源。无意识积蓄着原始意象,它包括原始(综合)逻辑和原始心理能量。无意识隐含不露,它以非自觉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非自觉意识是意识的次深…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思维场论曾杰张树相一何为社会思维场?“场”是个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场就是一种相互作用场。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是一切物质体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纽带,也是形成相互作用场的根本条件,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要依靠场来实现,场本身具有质量、能量、动量和信息量。...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拼凑式的结合还是有机结合?是暂时的结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结合?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改革经济体制,改组经济结构,加强综合平衡,提高经济效果,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结合方式只能是有机结合 当前涉及到结合方式问题,有两种值得注意的观点:一种是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商品经济,但特别强调二者的结合方式不是“板块拼凑”关系;另一种是明确认定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统一的公有制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