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城市集聚经济对制造业就业的动态影响,将行业内溢出效应和行业间溢出效应纳入统一的动态空间分析框架,测算了丰富的集聚机制途径,对集聚经济中各种机制作用的方式和结果进行了考察。基于此,结合城市以及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单一行业的发展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限制,多样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制造业就业的增长。在多样化集聚的机制中产业关联显著的促进了产业发展,而技术和劳动力共享的作用并不显著。行业的集聚机制会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城市跨行业集聚强度进行测度的结果显示,2002-2013年期间每年多样化集聚对城市产业劳动力的增长作用约为2.56%。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新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结合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年鉴数据,运用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的计量方法,研究了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对我国213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8个制造业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集聚效应对于不同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中小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能提高企业效率;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加快市场化进程,则能发挥城市中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行业污染密集度将制造业划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三类,引入FDI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环境规制面板数据模型,并检验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环境规制、FDI水平溢出和前向溢出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均呈显著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呈抑制作用;重度污染行业检验中,仅有FDI前向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呈显著促进作用,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呈"倒U"型;中度污染行业检验中,FDI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都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呈抑制作用;轻度污染行业检验中,环境规制不仅支持"波特假说",而且有利于增强FDI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成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系列指数对中国制造业部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将产业内贸易类型划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内在结构特征;运用FDI的行业结构以及利用外资方式的结构作为对FDI的结构度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模型和回归模型,结合2002~2007年数据分析FDI结构是否促进了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的提高。结论显示,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各产业的贸易模式并未发生显著变化;绝大部分行业的FDI比重有了显著提高,说明外资对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渗透进一步加深,这很可能是入世产生的效应;FDI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提高,但是主要促进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尤其是下垂直产业内贸易程度,不利于我国各产业的长远发展,也威胁到产业安全;FDI的实际利用方式对产业内贸易程度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独资化阻碍了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们建立了集聚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向外转移的城市产业问题。在逆城市化过程中,在集聚经济的作用下,城市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供给增长缓慢,其相对价格上涨;密集使用相对价格较高的要素的产业,包括土地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城市中的比较劣势产业,被迫逐渐转移出城市。我国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重工业共23个行业可被确定为土地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1990~2011年分行业和区域的Ellision-Glaeser指数系统考察中国产业转移与扩散趋势的现实规律.结果表明,以2004年为界,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呈现出先集聚后扩散的基本趋势.规模经济效应强,资本密集度高和技术含量丰富行业的产业集聚度持续提高,而消费导向性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从2002年开始最早出现扩散趋势.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仍然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但近年来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等省份产业集聚度有所下降,中部省份和个别西部省份集聚度逐渐上升,部分行业呈现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刻和利用外资的黄金时期,研究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FDI产业分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1997~2011年7个行业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使采矿业和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减少,而使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增加,并且金融业受影响的幅度较大;汇率波动率对制造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吸收FDI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对房地产业的促进作用明显.此外,建筑业行业增加值对该行业FDI流入具有显著影响,受到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显著影响的有制造业和建筑业.  相似文献   

8.
梁雯  张伟  秦胜杰 《统计与决策》2016,(15):138-142
考虑到物流业FDI集聚的空间地理特征,将空间依赖性因素和传统因素同时纳入分析范式当中,文章通过利用安徽省各地市2004-2013年统计数据和空间地理权重矩阵,计算Moran's I指数并构建SLM、SEM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物流业FDI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市物流业FDI集聚具有地理上的空间依赖性,且其呈明显地动态演化特征,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空间依赖性会愈加明显.传统因素中制造业集聚、地区对外开放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政府市场干预起到显著的反向作用.从跨期模型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这些因素存在跨期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中国2007年省级层面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规模经济、人力资本以及FDI等要素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揭示的产业集聚影响因子,诸如运输成本(交通基础设施、洲际区位)、规模经济、人力资源禀赋等因素得到验证,同时我们发现FDI也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业集聚对生产的贡献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构造包含集聚水平变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1990-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中国8个二位数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对生产的贡献度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但是不同的行业集聚对生产的贡献程度差距较大;并且,集聚对生产的促进效应并不只体现在高技术部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效应甚至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了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应、马歇尔外部性、相关产业集聚外部性与雅各布斯外部性.结果发现在省际水平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与雅各布斯外部性,直觉上应当在高新产业中袁现较为显著的马歇尔外部性与相关产业集聚效应并不显著,表明从省际水平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还没有形成集群的协作优势,进一步的产业结构研究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受国际产业布局影响大,产业价值链缺乏区域根植性是导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当前集聚效应特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1991-2004浙江、上海和中国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制造业占全国份额、产业部门增长率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在全国的基本情况,提出并验证了反映区域主导产业演进特征和过程的主导产业倒U型演进假说。结合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实际,确定了作为浙江当前产业发展重点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提出了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规划发展。浙江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战略是“外引内孵”、“东扩西进”,注重择商引资,加强自主创新,实现区域产业的合理升级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上海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效应.更具体地,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异质性相联系.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贡献较大,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影响显著,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表,在考虑到加工贸易后,构建并测算了1992-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复合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及国内技术含量的贡献指数;利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总体上呈现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国内技术含量贡献指数总体上趋于下降。(2) 对于复合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而言,其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即国内技术贡献度普遍较低。(3)FDI对于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进口贸易则显著为负;资本在长期内具有积极作用,人力资本和研发有助于促进行业FDI的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研究了FDI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并利用1989~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吸收能力的视角对FDI的制造业产业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人力资本、国内研发促进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趋势,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但在吸收能力指标的考察中,只有人力资本明显推动了FDI的制造业产业结构效应,国内研发、出口均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检验中没有发现FDI对内资企业总体上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价值链理论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对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流动在各阶段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呈现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周边省份的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对相邻区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业协同集聚有效推动了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在技术研发阶段,人力资本流动虽然可以增加创新产出,但却弱化了产业协同集聚对技术研发创新的促进效果,而在成果转化阶段,人力资本流动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是集聚现象表现最明显的产业,文章基于上海市制造业的数据,利用Ellis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集聚指数模型,从企业规模、市场开放程度这两个角度对上海市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地区集聚也越明显;企业相对规模与产业集聚呈“U”型变化关系,只有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与产业集聚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测度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实证检验了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虽然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产品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空间相关性,采用2007—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误差模型,考察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分析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在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下,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对于经济情况不同的地区和技术含量不同的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作用存在差异;此外,利用门槛效应模型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20.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2000—2013年中国29个省份(海南、西藏除外)制造业TFP技术进步,探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制造业TFP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带来的马歇尔和雅各布斯外部性是引起制造业技术前沿推进的重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经济对区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作用具有异质性,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对西部制造业TFP技术进步的影响明显,而信息技术产业、金融业以及科学技术服务业集聚产生的雅各布斯外部性对东部制造业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