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以如何扩展高校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表达为研究重点。从校园文化创新的层面分析解决校园景观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从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两大方面解决景观内涵的表达。希望对今后的高校或者其它校园的环境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校园占地面积不断扩大,校园绿化面积和校园景观建设逐步增加。如何使校园绿化布局更合理,建设节约型校园绿化;如何使校园景观设计与校园绿化设计更协调统一,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校园水景的概述及其形式、景观表达的探讨,文章提出了结合校园文化和地域、注重以不同的理水手法来塑造特色水景的理念.以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为例,进行校园水景设计方法的分析阐述,为高校校园水景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如特色文化有待培育、活动形式单一、过分追求数量、忽视育人效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学校园文化需要围绕育人目标进行内涵建设,坚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个体全面发展、特色品牌、注重实效及创新等理念,通过创新活动形式、精炼文化品牌、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以及构建特色校园景观等路径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大学文化品位的营造与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我们把大学文化分为学科文化、校园"共生人"文化及校园景观文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营造和提升大学文化品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奚建华 《学术界》2007,26(5):103-106
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当前高等院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先导性问题,关系到高等院校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当前和谐校园建设的架构模式和发展路径,从"法制校园、平安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文明校园"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和谐校园建设的理性进路和实践模式,以期为全面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向信教授撰著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探讨和谐校园建设的学术著作。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第一,理论体系完整,学术见解独到全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和谐校园”、“为什么要建设和谐校园”以及“怎样建设和谐校园”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命题,建立起一个和谐校园建设的总体框架,对和谐校园建设进行了学理层面的研究,探索了和谐校园发展与运行的内在规律和操作措施。作者把“和谐”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哲学的语境中…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安全雏稳等措施大力推进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9.
郭志新 《理论界》2006,(3):140-141
校园网络舆论伴随着校园网的发展,迅速成为校园舆论的中坚力量。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应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重视,正确引导舆论走向,为校园文化建设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田百军 《理论界》2008,(2):220-221
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校办公室在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辅助决策等重要职能。本文从高校办公室的工作特征入手,紧密结合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要素,以和谐校园的动态建设过程为纽带展开论述,分析了高校办公室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高校自身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曲靖师范学院和谐校园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和谐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建设和谐校园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关键是实现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能源资源合理利用。然而,由于认识偏差和制度缺失等原因,我国现代大学城校园建设中出现了大量不低碳行为,严重背离了低碳经济的理念与要求。借鉴国外低碳校园建设实践经验,可以从明确高校节能目标责任和完善高校绩效考评制度,制定校园节能专项规划和完善节能减排奖惩制度,健全学校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强化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落实低碳校园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几个方面为低碳校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乡村景观保护是从源头上扭转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必要前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乡村社会、文化、政策和乡村景观中"人"的关注,系统分析现阶段乡村景观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保护乡村景观必须注重生态保护,因地制宜加强区域环境规划;加强生态教育,强化农民的生态意识;严格生态执法,加强对乡村景观保护的监管;融合乡村旅游,拓展乡村景观保护和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性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性高校基层党建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几个着力点,探讨了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密切相关性,以此增强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从而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剖析当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入手,论述了现实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重“创收”、轻人文精神氛围的营造,重智育、轻德育导致尚智与尚德的分裂之倾向及成因.同时,还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营造校园精神文明环境的具体措施上,探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包括以“五心”教育为核心,以重建和完善校园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为手段,以志愿者行动为起点,以校园物质环境、学术氛围、评价、监督机制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净化为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英 《理论界》2010,(7):187-188
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高校党的领导。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力量的基础,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班子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师德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思想、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7.
校园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伦理对于社会大伦理来说有其特殊性。社会主义高校校园伦理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创造一种良好的精神环境。要搞好校园伦理建设,必须加强校园政治伦理建设;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人生观教育,保持师生关系体系的内部平衡等。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文明,是指校园群体(师生员工)在校园环境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相应的文化活动形式和物质文化形态。其中校园群体是校园文明建设的主体,校园活动是校园文明建设的载体,物质环境建设是校园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依托,而校风建设乃是校园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校园文明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主要包括学校的总体规划、各类建筑物的维护和修缮、校园绿化美化、教学科研文化生活设施以及学校的校风、学风、政治气氛、舆论导向、文化氛围、学术空气、校园文化活动、师生行为举止,乃至人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搞好高校校园文明建设,对确保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实现教育目的、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在办学理念、治学方式、人文环境、内涵发展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因其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庞杂,无固定模式可依,很难在短期内看出成效,而往往被忽视,影响校园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核心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在准确把握其内涵、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大学办学理念,坚持科学、人文与创新精神的统一;强化思想教育,实现师生知、信、行的统一;坚持科学化、民主化管理,实行专家治校;继承、发扬和创新学校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