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甫《羌村三首》(其二)诗中“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两句,学者们历来存在不同解释,主要表现为对“复却去”主语理解的歧异。为求确诂,本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两次规模不小的讨论,加深了人们对诗句的理解。本文结合诸学者在讨论中所列举的论据,力求较全面公允地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2.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二语,见杜甫诗《羌村三首》之二,全诗云: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娇儿”两句,前人在理解上有分歧。明、清学者王嗣奭、浦起龙、扬伦、仇兆鳌金圣叹等,均有疏说。概括起来,不外两种观点。一是说娇儿恋恋膝下,怕我(杜)再离开他;一是说娇儿来绕膝下,由于怕看我(杜)“少欢趣”的样子,又匆匆溜走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中“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一句的“复”字,部编教材没有加注,而对“红罗复斗帐”的“复”字作了“复,双层”的注解。卢元同志在前年第十一期的《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了关于《孔雀东南飞》的教案,教案中有关“复”字的一词多义归纳如下: ①“幸复得此妇”“勿复重纷纭”——又、再(古字为復) ②“红罗复斗帐”——夹层(古字为裑) 其实,“幸复得此妇”的复,固然不同于“红罗复斗帐”的“复”;也不同于“勿复重纷纭”的“复”,不作“又、再”讲。如作“又、再”讲,句意就是“幸而(我)又娶到了  相似文献   

4.
《木兰诗》开篇第一句“唧唧复唧唧”中的“唧唧”一词,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均解释为“叹息声”。《汉魂六朝诗歌鉴赏集》说木兰“‘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的妇女,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听到她织布的声音,而听到的却只是她‘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黑龙江省高师函授教材(1978年编)也说:“这里  相似文献   

5.
释“之”     
“之”是个多义词,但究竟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各家说法却不一致。刘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种,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列出二十九种,杨树达的《词诠》举出十二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指出七种。对于文句中“之”的解释,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对同一情况下的“之”,也会作出前后矛盾的解释。例如“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说是连词,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有的说是句中助词,“宾语倒置于外动词之前时用之”(见《词诠》)。又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的释“之”为“到”(见王力《古代汉语》),有的释为“是,这样”(见《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诗经·硕鼠》中的“谁之永号”的“之”,究竟如何解释才妥当,注家说法不一,有的我觉得还须进一步推敲。黄汉丞先生在《高中文言难句选释》(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中,给“谁之永号”的“之”作了如下解释:助词,位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将“谁永号”变为词组使用(该书第2页第19行)。我觉得这个解释似有未妥。“之”是助词,不错,但其作用却未必如黄先生所说。要知道它有时用在单音节或奇数字句子中、句子后,还可起协调音节,舒缓  相似文献   

7.
一通常说的复指成分,在不同的语法书里,名称和含义不完全相同。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编写的初中《汉语》课本①认为,“用两个词或者词组,指同一样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这是一种复说的表示法。这样的成分叫作复指成分。”并把复指成分分为三类: (一)重迭的复指:有的“两个名词或者词组重迭在一起”;有的“两个代词重迭在一  相似文献   

8.
一王念孙父子在他们的著作里曾不止一次地强调指出:“古人自有复语。”(见《读书杂志》卷三之四、三之五、四之九、七之四、八之六,《经义述闻》卷九、十五、三十一、三十二、《经传释词》卷五等处)他们所说的“复语”,指的是古汉语中的那种“平列二字、上下同义”的语言单位,其实也就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根并列在一起而构成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9.
“却”字在《水浒》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它的用法比现有的字词工具书的解释要复杂得多。我曾经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百二十四《水浒全传》本上中下册三作了一次搜集和研究。现在就把它的各种用法,分类例举,说明如下。(例举各条后面的数字系回数)  相似文献   

10.
1.一切革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3.勤俭办一切事业。上面例句中的“一切”都作定语成分,分别修饰主语“(革命)干部”和宾语“(积极)因素”、“事业”。那么,它属什么词,作什么讲呢?查《现代汉语词典》(1342)页,它把上面例句中的“一切”解释为“全部的”,但未注明词性。又查北京师院中文系编的《作文词典》(商务印书馆,421页至422页),它的解释同上,并注明作代词。另我所知,有的语文教师把上面例句中的“一切”,看作是表范围的副词。  相似文献   

11.
释“悳”     
鲁迅先生在他的《名人和名言》中曾写了如下的一段话: 还有江亢虎博士,……谈到小学,说“‘德’之古字为‘悳’,从‘直’从‘心’,‘直’即直觉之意”,却真不知道悖到那里去了,他竟连那上半并不是曲直的直字这一点都不明白。这种解释,却须听太炎先生了。(鲁迅:《名人和名言》) 一九七二年底,我的一位朋友给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作注,要我帮他解决一下有关“悳”字的形义问题。他既问道于盲,我则义不容辞。曾先后给他写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  相似文献   

12.
《苏秦始将连横》是《战国策》中的名篇。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学术界对这句话中的“秦”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的是秦国,如刘忆苎在《战国策选讲》里解释道:“他(指苏秦)既不满意家人的态度,但又不敢怨恨他们,而把造成这种情况的罪过归于秦国不采用他的建议,以致不能‘衣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备受关注。可以说,在作文上师生们的“投入”是很大的.但收益如何呢?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一方面,教师投入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殚精竭虑地去命题、指导、批改、评讲,审题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讲述得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另一方面,学生却大多数“畏之如虎”,为完成“任务”而写。挖空心思地去编造、拼凑。  相似文献   

14.
《中华魂》编辑部:我是《中华魂》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贵刊让我受益匪浅。日本右翼分子在历史问题上一直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参拜靖国神社,控制我钓鱼岛,开采我东海油气田,干涉台湾问题,等等,不一而足。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日本却在国际上散布“中国威胁论”,国际上有些人也给我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正当的反应贴上“民族主义”的标签。特别令人困惑的是有的中国人也提出所谓对日“新思维”,迎合日本一部分人的种种倒行逆施,把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斥之为“民族主义”,而网络论坛中对“民族主义”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那么,…  相似文献   

15.
1982年7月,我在《争鸣》第8期发表了《“一分为三”新议》,在承认“一分为二”的前提下,提出“一分为三”的命题,用“一分为三”对“一分为二”进行补充,由于“三”是“多”的起点和代表,所以就不去讲“一分为多”了。其中在论述“一分为三”的普遍性时,也说到形  相似文献   

16.
在《从牯岭到东京》中,茅盾引用一位英国批评家的话:“左拉因为要做小说,才去经验人生;托尔斯泰则是经验了人生以后才来做小说。”然后说:“我爱左拉,我亦爱托尔斯泰”。“可是到我自己来试作小说的时候,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了。”①这里所说,只是写《蚀》时的情况。进入三十年代写《子夜》等作品时,茅盾实际上把“左拉方式”和“托尔斯泰方式”结合起来。就是说,他已经验了人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还不足以据此提炼《子夜》这样规模的大作品,为此又进一步去经验人生,作更充分的积累,然后进入创作过程。《子夜》就是这么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拙作《<三月的租界>有关问题浅见》在《山东师院学报》发表后(见一九七七年《山东师院学报》第五期),对“低能儿”的问题,有的提出补充,有的提出质疑,还有的提出相反的意见。看了后,觉得这些意见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讨论,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研究,特向这些同志致谢意。借此机会,再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仍希同志们批评指教。我同意有的同志的意见,为了对“低能儿”做出正确的理解,要结合鲁迅文章上下句的意思来领会。那么,我们就结合原文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成语作结构分析,可以有助于对成语的正确理解。但在对有些成语的结构分析上,却存在着异议。比如“咫尺天涯”,有的认为是主谓结构,有的认为是联合结构。我认为,它既不是主谓结构,也不是联合结构,而是类似转折关系偏正复向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望洋兴叹”这一成语,由《庄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叹””紧缩而成。其义是:“(河伯)望见了一片汪洋的大水之后,向海神若发出了自愧不如的感叹的意思。”各家《成语字典》和辞书,都将“望洋”作连绵字用,当“仰视貌”讲,有的《成语字典》就把“洋”注作了“阳”的写为“望阳”。这样一来,明明住在海里的海神,却高升到空中楼阁里去了。不然的话,河伯为什么要用仰视的神态去和海神对话呢?  相似文献   

20.
在上《思想政治》高一下册第七课的时候,发现一些同学对“适度消费”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有的同学认为,现在讲“适度消费”,就是鼓励人们多消费;有的同学还问:“现在提倡‘适度消费’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否相矛盾?”在平时部分学生也存在着不健康的消费习惯。为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从多方面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