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杜威那里,作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经验,意味着做和受的完整过程。现在,过多的做扰乱了做和受的关系。这使得我们对艺术的经验变得松弛和散漫。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恢复经验的节奏。节奏意味着压缩和释放的交替。进一步地,在艺术的节奏下面,是活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模式。循此,一件艺术作品本身既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属于另一个更大的整体,这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宇宙。这样,我们就冒险地进入这个更大的整体之中。这种冒险没有终点,因为这个整体的边缘随着我们的冒险而向远处消退。然而,冒险本身见证了有机体的活力,见证了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连续性"是环境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连续性"一词源于杜威美学,杜威以"经验"为核心概念,批判了传统的二元论哲学美学,试图建立一元论的哲学美学体系。在《艺术即经验》中,杜威从人与动物、有机体与自然的连续性出发,提出要恢复艺术与非艺术、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的连续性。伯林特继承并发展了杜威的"连续性"理论,对环境一词进行了全新阐释。他进一步批判了杜威所反对的审美无利害及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鉴赏的参与模式,并将这种自然鉴赏模式应用到对艺术、日常生活景观的审美探讨中,发展出一种全面的参与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公关实各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其突出特点是结合本学科的性质特点,改变传统的“讲听读记”的教学模式,采取“演示——模仿”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师生两个方面的教学积极性,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此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杜威等人的教学理论。杜威认为:学校教育应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参与生活的过程,是学生现有经验不断改造的过程,因此教学不应只是讲和听,必须通过做去感受、发现和升华,从做中学。杜威的教育思想及教学理论被称作现代…  相似文献   

4.
杜威对“经验”的阐释,直接建构性地影响了伯林特的艺术美学和环境美学思想。杜威通过“一则经验”所恢复的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连续性,被伯林特用“审美场”加以明晰,“构成艺术的对象”与“经验发生的情境”相互结合到一个统一的经验序列中,传统的“艺术对象论”消弭,“参与美学”为当代艺术作注解。在艺术突破将人隔开的屏障,而与日常生活经验接轨的同时,也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融合。在经验的节奏中,杜威将艺术扩展到了自然当中。在经验的交互中,伯林特使人通过身体参与到环境中去,艺术经验演化为环境体验。而在伯林特将环境视为涵盖艺术的范畴而建立环境美学时,自然却是其忽略的领域。从经验出发,重审自然美学的特殊性,则为延展环境的纵深度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教育目的理论是其教育思想中最受争议的地方,也是理解其整个教育思想的关键点。人们对杜威教育目的理论的分析评价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争论纷纭,莫衷一是。台湾学者高广孚视杜威教育目的理论为杜威教育思想中“聚讼之焦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切尔德(J·L·Child)认为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为“难解之迷”。争论的焦点集中于对杜威“生长”概念的看法上。本文意在经过对“生长”理论的分析,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力求廓清笼罩在杜威教育目的理论之上的迷雾,进一步深化杜威教育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本”诠释过程也是“语境”彰显的过程。“杜威访华百年纪念”教育类文章,着力于对杜威教育哲学的再阐释、在历史与逻辑统一视域中对“杜威效应”的考证,以及将杜威教育思想置于东西文明对话中予以解析,彰显了当代中国教育学术的“全球本土化”价值取向,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新语境”。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曾师承著名教育家杜威。学成回国后,他为了改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从各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他对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加以批判地吸收,并以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实践发展的经验为根据,创造了自己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边办教育边探索前进陶行知对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坚持从中国的国  相似文献   

8.
I 作为研究方法的交替作用希尔加特(E.R.Hilgard)在1956年出版的《学习理论》一书中写道:严格地依照机能主义传统进行的新的综合可以正当地承认杜威为其祖先。历史是一种循环转动的途径。杜威在他去世以前不久,把知觉解释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交替作用”(预示在其最早关于反射弧的文章中),这就开始回到心理学的著作中去。对其他有用观念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现代社会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来说明社会有机体的构成和运行,形成了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以“普照之光”的总体性方法、“从后思索”的层次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同构性方法分析社会有机过程。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方法对于现代社会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社会运行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环境等各个要素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概念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杜威的经验教育思想可以很好地解释概念图理论的各个环节。本文从经验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的特点出发,阐述概念图教学法是一个对知识主动认识、知与行结合、知识推演的过程,体现了经验的互动和变化。通过对概念图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实例的描述,说明其确实能促进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主动建构、积极思考、不断更新认知结构,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的思想渊源和形成过程, 认为杜威的教育观集中体现于他的“教育即自然生长理论”,主要包括3 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这一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他的实用主义经验论  相似文献   

12.
教学改革其内涵是促使教者善教和学者善学。杜威的经验理论强调“有事可做”,更要“有事可学”,主张让学生在经验的学习情境里“干中学”,通过学生主动地反省思考来领会事物之间的关联,学习因而水到渠成。文章旨在通过对杜威经验理论的探究,提出其经验理论的论点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重新认识与评价杜威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影响,作为从不同视角共同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理论应该并存于教育中.这一再认识过程深刻地影响到了对现阶段“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认识。通过争鸣与对话,促进了教育研究中对于教育实践认识的深化,极大地推动了新时期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全面地阐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在杜威的思想体系中,“儿童”作为具有独特行为方式的参与者,“经验”作为一种立足于生存意义上的探究性力量,以及“民主”与“共同体”作为普遍的社会条件与组织形式,这三者之间事实上构成了一种彼此内在互相作用的有机整合,一种生命之成长的基本结构。在这个深广的意义上,可以说儿童真正的政治生活参与的实现主要并不得自于对具体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维护或改善;就其根源上讲,它来自于杜威对“民主社会”的信念,而这种信念的基本内容在于,如何在一种充分开展的“社会探究”活动中使儿童产生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具有其独特的参与性的特质,而这同时也体现了杜威对于“经验”作为个体与环境相互依存、彼此造就的作用以及“教育”作为体现人之具体成长方式的信念。也就是说,问题在于如何通过一种最为基本意义上的“教育”的开展而使儿童实现真正的政治生活参与。本文力图通过对《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一著作的再解读以期寻求“儿童的政治生活参与何以可能”的科学和哲学的解答。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教育目的是由人类意志主观外在地决定的。杜威则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其实质是“内在目的论”或“自生目的论”。杜威的这一观点可以从哈耶克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生秩序”的理论中获得哲学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杜威提出了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截然相反的观点“儿童中心”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与界定,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儿童生活、生长和改造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是反思教学的实践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者,师生互动中的交往者。研究探讨杜威的教师观,以期对我国的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文化密切联系。探究杜威教育思想的文化根源,在于深刻理解杜威教育思想中所反映出的特定历史时期美国文化的特点,目的是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下,为立足中国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杜威认为经验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所有方式,是人在世界中的行动与其结果的关联,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包含向未来行动的探索。据此,杜威提出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学习者经验,以更好地生活;课程内容应尊重学习者生活经验;课程应保证学习者亲身经验。对幼儿园主题课程设计来说,杜威的经验观有以下三方面启示,第一,幼儿园主题课程以提供促进幼儿生长的经验为课程目标;第二,以幼儿生活经验为课程内容;第三,要采用“做中学”的经验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杜威和毛泽东虽然分属不同的阶级阵营,立场观点迥异,但都致力于旧教育的改革,努力探索并躬行“知行合一观”和“平民主义教育”的教育哲学。从思想渊源上分析,杜威的教育哲学基础是以“经验”为核心的自然主义,而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则是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建构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认识和分析教育中的隐喻概念着手,以解读杜威“教育即生长”的内涵为例,试图探究准确分析教育隐喻的路径。结论是,通过解读蕴含着深刻教育隐喻的杜威经典观点“教育即生长”,对全面把握其教育思想和哲学思想的独特性有很大的帮助。并指出,对教育隐喻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教育隐喻的实践研究和人文价值的探讨,实现隐喻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