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唐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在于意境的创造。唐诗意境的三个主要审美特征是: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超越有限,追求无限;意象模糊,意境完整。中国传统思维的独特品格决定了唐诗独特的审美意境,也决定着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形成。中国传统哲学中“知、情、意”的统一促使中国传统思维体现认识与情感的融合,从而,情感成为中国传统思维制约唐诗审美特征的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2.
马丽娜 《社科纵横》2007,22(12):93-94
本文首先对中国诗歌中意境的生成、发展作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中国意境诗在审美鉴赏中的主要审美特征,即情景交融,象外之象。  相似文献   

3.
兴象具有民族性审美特征及多方面现代诗学意义,应成为中国诗学的一个核心范畴。首先,兴象是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开敞性的内视图像,超越了语词符号和物象叠加,它与意象不同,可不包含物象,指向整体视觉审美经验。其次,兴象具有生成性、共生性、生发性,其生成受语境和情境制约。兴象与意境有心观与身临之别,是抵达意境的必由之路。“物象、意象、兴象、意境”可建构新的审美接受次序。再次,兴象源于生命感动,包含欣赏者的全部生命体验,是其生命图式借由艺术品得到的感性印证。兴象审美反对话语生产和技术思维。激活兴象不仅在于理论阐发,还需重返鲜活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4.
范兰德 《社科纵横》2007,24(4):88-90
诗词意境审美具有朦胧性与不确定性,是“视而不见”的“无象之象”,是“玄之又玄”的难以言明的审美范畴;中国文化思维中的朦胧客体的“道”、“玄”、“气”、“禅”及其直觉思维方式,决定了意境创造及鉴赏的不确定性;意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意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及意境创造与欣赏过程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神游外象”直觉性与“空白”的独特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5.
意境与中国影视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菊  丁卉 《唐都学刊》2005,21(5):119-121
作为凝聚着华夏民族审美理想的中心范畴的意境,在现代中国的各门艺术中依然有所传承。在电影艺术领域,营造意境同样是提升其艺术境界的重要手段。《小城之春》、《卧虎藏龙》和《花样年华》都是化用中国古典意境的佳作,而各自的风格又全然不同,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电影创作在吸收本民族的古典美学精华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融入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古典美学表现着不同的审美理想。实际上,“典型论”和“意境说”两种不同审美理想的差别不只是表现在方法论意义上,不仅仅在于西方古典美学长于逻辑思维而重视模仿说,进而发展了典型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囿于形象思维而重视表现说,进而发展了意境说,更反映着对美本体认识论上的差异。比较中西方古典美学,我们发现,中国古典美学在审美理想、美学整体结构、审美认识方法上都带有浓  相似文献   

7.
辛晓玲 《社科纵横》2006,21(9):120-121
本文从散文的品质、散文的平民意识和散文的意境三方面论述了20世纪中国散文的审美发展。  相似文献   

8.
“意境”的界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在艺术表现方面所追求的极致,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色。多年来,学术界围绕“意境”的内涵和美学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至今仍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笔者力图从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实际出发,为“意境”划定一个比较确切的界说。本文的主要论点是:情景交融的意象创造,是“意境”的基础;以实生虚的意象组合,是“意境”的真谛;韵味悠长,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象”既为中国古代文化基本符号的构成,又为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的基元范畴。中国文化和美学尚象重象,其哲学起点在《易经》的卦象符号,而先秦诸子哲学美学对易象符号意义重新阐释和精神超越,则形成有关中国美学的重要思路和线索,这就是由老庄“道”的哲学对“象”的阐释和重象外虚空、非言味象的思想所引发的意境说;以《易传》阴阳二元结构思想和“立象以尽意”、“现物取象”、“现象制器”等命题为基础的意象说;以孔荀、《乐记》为代表的象通礼乐、重政治教化但又不违艺术审美特征的“比德”和“言志”说。文章本着上述基本看法,还描述了“意境”、“意象”、“言志”说在后世美学中演进的大致过程。  相似文献   

10.
“意境”的用法在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与建构当中不断调整:王国维用“意境”概念强调文艺应该注重真情实感,而不是辞藻、形式;宗白华则把意境泛化为与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相异的“审美境界”;李泽厚把意境理解为形象与情感在更高层面上的统一,是“最高度的和谐”的美.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族性”成为意境理论建构中的一面旗帜,但实际上却使“意境”的内涵不断膨胀.放弃“意境”理论的宏大建构,回归“意境”一词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程加荣 《生存》2020,(11):0218-0218
语文学科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是极为丰富的,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并不能够一味地将重心放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面,他们更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培养。在这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其是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因而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研究能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他们需要从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和德育美四个方面去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2.
陈维崧词非沉郁型艺术特色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锦 《唐都学刊》2002,18(4):77-79
陈维崧词缺乏道德意识的贯注 ,对其审美价值有所削弱 ,故不能成就沉郁风格。欲在此种处境中别出新裁 ,必然有其特别的艺术走向 ,琢磨形式之美感和造就意境之深微为其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赵红  张仁汉 《浙江学刊》2006,(4):110-112
桃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意象,本文以李白、杜甫、王维三大诗人为代表,讨论了唐桃花诗中,深受儒、道、禅思想影响的各家诗人,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意境创造的运思方式和审美情趣。并通过剖析桃花的诸多意蕴,认为有别于其它花种,其意蕴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14.
试论艺术意境的美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判断文艺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有无艺术意境。自从唐代起,境界概念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被运用于文艺领域之后,各种文艺作品竞相把它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古人认为,诗词、绘画、音乐、小说、戏曲等作品,只要是成功的,其中都有意境。如明朝的朱承爵说;“作诗  相似文献   

15.
徐大威 《社科纵横》2006,21(8):125-12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整个文学发展的中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生成(becom ing)为“情”、“景”关系。作为古典诗学的元范畴,意象集中体现了情与景的隐喻性关系;意境则彰显了情、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情景空灵是其本质特征。由于各自所指和哲学文化背景不同,意象、意境作为审美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意韵。  相似文献   

16.
《学问》2010,(2)
集安高句丽壁画展现出了富有北方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以具体叙事的绘画方式记载当时人生前的活动和喜好。高句丽服饰艺术是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审美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审美现象,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亲和力和审美意境,有着含蓄、优雅、自然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王三毛 《阅江学刊》2010,(1):143-148
竹子是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植物题材之一,竹林又是竹子题材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我国古代竹林资源丰富,相关文学创作源远流长,作品繁多,展现了古代文人丰富的观赏经验和审美情趣。竹林较为亲近人居,丛生竹林结丛而生,散生竹林上合下疏。不同季节、气候、环境条件下的竹林景象具有不同的美感。竹坞、竹坡、竹溪、竹径等意境幽雅,成了文人最乐于吟赏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刘健 《社科纵横》2004,19(6):139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引人瞩目的范畴 ,一幅中国画意境的美与不美 ,是权衡其成败、优劣的主要标准。本文从意境的渊源以及意境的特点来论述中国画的意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当代电影与中国美学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对中国当代电影有深刻的影响。中国美学除“古典”概念外 ,也理应包括近现代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当代电影中 ,中国传统美学不应是一个被取缔的对象 ,即使是批判传统中的隋性 ,也是为了光大和发展传统。作为舶来品 ,尽管电影中的游戏、娱乐性等使中国电影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但电影中的中国伦理和民俗性审美又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在不可回避的“后现代”中 ,意象或意境论对中国当代电影保持民族的自主性仍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又不可硬性追求所谓“中国化” ,或为表现意境而生造“意境” ,关键是怎样将高科技、现代性同中国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才是中国当代电影所要解决的难点 ,也是我们摆脱后殖民语境中看人脸色行事的一个根本转折点  相似文献   

20.
赵娜 《生存》2020,(11):0075-0076
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意境美妙绝伦,情感真挚纯美,是我国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的中考更是加强了古诗词的积累和赏析能力的考查。中考前我们应该进行有效的复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赏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