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拔"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鹤壁市在河南省率先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必须统筹把握,综合考虑,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着力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期实施提供制度保证,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村官角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村官并不是村庄内的主要干部,因而大学生村官首先要当好村庄内主要干部的配角,但在农村的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也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角.大学生村官是嵌入村落的外在政治力量,作为乡村社会的"嵌入者",村民保护者和国家代理人的角色呈弱化趋势,大学生村官更愿意做一个乡村干部和村民都喜欢的"好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制度的缺失、基层环境差及大学生自身的困惑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为此,要进一步从推动各项配套制度改革,改善基层环境,转变观念.提高大学生素质等方面解决好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施行大学生"村官"计划后涌现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群体,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其中蕴含着一系列的角色期待.由于"村官"角色中的社会期待与自身认同之间的差异,引发了工作实践当中的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对江苏镇江地区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对由于角色困境引起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找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党中央一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制度性建设.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城乡人才合理流动、强化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遭遇到了现实的困境,面临着种种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模糊、身份处境尴尬,专业技能偏离、工作推动艰难,经济待遇偏低、留任时间不长,安置退出不明、前途发展困惑等,这主要是由相关的政策与法规缺失、配套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思想认识不到位与能力不适应以及社会认同程度不高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必须从现实需要和实践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大学生村官工作向纵深推进,具体要在创新制度设计、健全培训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村官端正认识和提升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做好工作,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地区的生存状况对村官政策长效机制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地区为乡镇政府机关,处于权力核心的边缘地带;村官收入的地区差异较大,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大学生村官个人的成就感及获得的支持程度;未来的发展出路是大学生村官关注的重点.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公务员考取、扎根基层以及创业方面的制度政策支持是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城乡智力资源循环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经济体制下,农村智力资源单方面流向城市,造成农村人才凋敝而城市人力资源结构性过剩的现状."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促进智力资源回流农村的重要试验,在进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和争议.从全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历程和各地模式中的经验教训来看,要使"大学生村官"真正有用于民,政府除了为大学生提供优厚待遇,进行项目、资金等支持外,更应该建立"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村官”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群体,这一群体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其关键在于大学生“村官”是否能够真正投身农村建设从而激发出积极的工作行为.现有相关研究中,大多学者关注制度政策对工作行为绩效的影响,忽视了个体心理认知层面.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研究必须深入到此群体本身的心理过程,本研究从认同构建过程角度出发,分析并构建了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感对其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感会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从而更有助于产生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9.
梁雪姣  肖湘雄 《理论界》2012,(2):179-181
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建设,对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目前我国有的地区大学生村官存在"下不去、用不上、待不住、干不好、流不动"的现象。因此,对大学生村官实效性机制进行探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张文军 《河北学刊》2012,32(5):170-174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利弊得失尚未形成共识.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和理论逻辑来看,其积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但现行的政策导向属于反向激励和短期激励,不利于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正确的政策导向应当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正向激励和长期激励,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关系的战略高度加大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经费投入,可以借鉴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制度和国家、省部级等课题规划制度对大学生村官给予经费支持;推行大学生村官村民“合同制”和任职年限弹性制度,鼓励永久任职,大学生村官配额应重点向老、少、边、贫农村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依据中央政策于2003年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这对河南省的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就业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制约因素,应该通过不断完善各种保障制度、转变城市就业和高端就业的大学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素质和能力,以促进和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看,大学生村官存在着角色不清、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角色失调问题。其原因不仅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能力和素质有关,而且与政府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和社会及家庭存在偏见等方面密切相关。为此,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政府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培训帮带机制、选拔和激励保障的相关机制,以推动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农村发展政策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和学界的重视."大学生村官"是作为"外"的国家自上而下推动和作为"内"的乡村社会自下而上吸纳的结果,但是形式上的"内外结合"却在乡村表现为"内外分离"的景象,"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并没有与乡村真正融合,能参与的事件和发挥的作用都有边缘化的倾向.有知识背景的大学生对于乡村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发挥其积极作用需要的是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创业富民是大学生村官适应农村环境、融入农村生活的最佳切入点,是大学生村官实现从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最好纽带,也是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动力所在.文章基于对连云港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状况的深入调查,从项目选择、运作资金、专业技能、个人素质以及持续经营等五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富民的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自治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有利于优化村级班子、健全村级治理,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构筑人才高地、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有利于增加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  相似文献   

16.
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其聘任期满的后续发展问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大力引导大学生"村官"留村任职;应加强政策宣传、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孵化基地,帮助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应指导大学生"村官"正确对待报考公务员和继续深造。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跨学科教育的深造机会,拓展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大学生"村官"须增强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这一重要问题,在借鉴考察有关权威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大学生村官权威合法性的三个主要来源:村民的认同、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和法律的认同.认同的缺失导致了合法性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提高大学生村官办事能力、修改制定相关法律、保持政策连续性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新形势下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大学生"村官"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参与到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之中,有助于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农村传统社会管理体制面临的巨大挑战,不断优化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新格局。然而,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破解制度困境,既需要明确大学生"村官"在参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定位,也需要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指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科学管理等一系列组织、决策活动和事务的总和.其体系包括大学生村官战略规划与资源配置体系、大学生村官激励与开发体系、大学生村官权利保障体系和大学生村官实践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绩效:定量评价与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以来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但由于实施时间短,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评价和干预机制还不太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和绩效提升。基于江苏苏北306份问卷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地区的大学生"村官"绩效整体上处于"一般"水平,在其绩效的四个维度中,任务绩效和学习绩效水平排在前两位;个体特征、经济与政策环境以及领导与群众支持对大学生"村官"绩效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绩效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