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口普查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的。其中户又分成两类,一类是家庭户,一类是集体户。家庭户的研究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有非常重要的的意义。家庭户规模比较直接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的影响;反  相似文献   

2.
一、家庭规模的定义 家庭规模(在实际研究中通常是指家庭户规模)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例如,家庭规模变小的趋势将对于家庭住房的单元规模、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电冰箱的型号尺寸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同一人口中家庭规模的缩小就意味着户数的增加,这些商品需求量也会因此而增长。家庭规模的变化不仅只限于消费方面,还会引起家庭内部环境的改变,进而影响到户内成员人际关系的变化。而且,它使得家庭的动能加大,迁移变得比过去更容易实现了。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家庭户变动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户的数量、规模、结构及其变动对人口再生产和社会生活、消费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其家庭户的变动和与其密切相关的人口变动一样,亦是全国家庭户变动趋势的先导。本文对未来上海市家庭户数量、规模、结构的变动趋势作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供上海市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时参考,并为全国及其他地区或部门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家庭户研究方面,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指标:平均家庭户规模、按家庭户规模的分布比例、按家庭户内世代数的分布比例、按家庭户类型的分布比例等。由于这些描述指标都没有控制人口自然结构,如性别、年龄等,因此在进行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时,不能分清变动或差异到底归咎于家庭模式的变化还是人口自然结构的变化。此外,由于未考虑人口这一重要因素,一些描述指标就不能用来预测未来的家庭户规模和总户数及各类家庭户的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对人口再生产的调整和控制,不仅对我国的生育水平,也对我国的家庭结构和家庭人口规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利用重经计算机归类处理的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中的有关资料,对我国的家庭结构及家庭平均人口规模,以及家庭成员对家庭生育的影响等问题作出分析。 一、家庭户的类型 重经处理的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把我国的家庭分为(一)单身户、(二)非家庭户、(三)简单家庭户、(四)扩展家庭户、(五)复合家庭户、(六)其它家庭户六大类型。从表1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各类家庭中,简单家庭户(即核心家庭)所占的比重最高,为68%。这种通  相似文献   

6.
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家庭则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人口再生产方式决定了家庭的产生、发展以及家庭规模、构成的变化.而家庭规模、构成的变化又反过来对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文所研究的北京市家庭户是指;人们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经济独立的基本单位.家庭户成员是户口登记机关正式登记为北京市常住户口的人.今年八、九、十月间,我们采用类型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十三个区、县的十四个不同类型的地区4,759个家庭户进行了调查.经计算:抽样样本平均数为每户人口3.48人,抽样误差为0.02,当t=2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广东省家庭户的规模和结构变化 ,以及广东家庭生命周期的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和解体等六个阶段的新特点。这些变化和特点将对广东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应用STIRPAT扩展模型,考察近30年来我国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居民消费及技术进步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消费与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已超过人口规模的单一影响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与碳排放增长高度相关,居民消费模式变化正在成为我国碳排放的新的增长点;人口结构因素中,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通过对化石能源消费、水泥制造及土地利用变化等的影响导致碳排放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大于对消费的影响,其对碳排放影响的主要途径是生产领域劳动力的丰富供应;家庭户规模减小导致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及总户数消费规模的扩张,以家庭户为分析单位考察其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解释力。针对分析结果,探讨了未来我国低碳社会发展的相关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人口再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人口的婚姻、生育、死亡、迁徙等过程无不与家庭发生联系,而家庭的规模及其结构又对人口再生产过程起着重要影响。家庭又是人们生活的消费单位,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活动许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在现阶段,广大农村以及城镇家庭户的多数,还承担着生产承包和经营的职能。因此,认真研究我省人口的家庭户状况,对于制定人口计划、组织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安定和四化建设将起着积极作用。本文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所获的资料,试对我省家庭状况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户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户代际结构的分布则能从直观上认识家庭户结构。本文基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分代家庭户数据及相关资料,以空间自相关分析为基础,对五普数据中的分代家庭户比例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特征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空间分布,采用GIS方法得到分代家庭户比分布图,分析发现:二代户仍然是中国家庭户的主要模式;不同地区分代家庭户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北方地区的二代户比例最高;三代户与四代以上户分布特征相似,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分代家雇户的分布与绎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引言家庭规模是指有血缘、婚姻或收养关系,居住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家庭中的人数。从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小型化趋势日趋增强。1982年平均每个家庭有4.41人,1987年为4.23人,1990年减小到3.96人,平均每年减小0.06人。从家庭规模的分布看,中国家庭以3—5人户为主;其中4人户最多,而且在不断增加;5人以上户所占比重则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2.
人口流动使完整家庭分离为结构不完整的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其程度需要定量分析。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家庭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我国家庭结构类型中核心家庭仍然占主体地位,近半数家庭是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和一对夫妇家庭所占比重比较接近,各占约五分之一;单人户和隔代家庭比重有所上升。人口流出即家庭成员的外出使得家庭结构类型向更小更简单的家庭结构类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人口数量及其增长率常常被认为是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家庭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往往被忽视。基于此,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人口和家庭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并用方差分解法揭示其相互影响程度及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层面变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远大于人口总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考察人口总量、平均家庭规模以及家庭户变动三者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贡献差异发现,平均家庭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大于家庭户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且大于人口总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相对于人口总量,以家庭户为视角来研究人口因素对二氧化碳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中,应当更多倡导推广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户模式,家庭减排对于减排目标的实现将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结构(即家庭的组成方式,包括类型结构、代数结构和规模结构,主体是类型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家庭结构,主要在于探讨其变动的动因和趋势,揭示其演变规律,以及反映家庭结构变动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笔者拟结合对现实家庭结构和农村青年理想家庭形式的调查,来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 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剧变过程,它既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变革,也促进了以家庭结构日趋简单为特征的家庭小型化过程。这对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人们日益关注:家庭,作为社会生活最基本单位所发生的这种变化,将给目前和未来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就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谈几点看法。家庭与社会的经济活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往,对家庭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多侧重于经济因素对家庭变动的影响,而很少涉及家庭变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家庭与社会的经济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关系根源于家庭本身。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家庭既是一个消费的经济单位,也是一个共同生产劳动的经济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生计资本理论,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15年在安徽巢湖地区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福利状况”调查数据,研究在中国劳动力外流背景下子女迁移对农村老年家庭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子女迁移导致老年家庭户人力资本减少、社会资本增加;但没有直接增加老年家庭户的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虽然子女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老年家庭户生计资本的水平和结构,但这种影响是以家庭结构为条件的.子女迁移拉大了与子女同住的老年家庭户在金融资本上的差距,弥补了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劣势,而自然资本作为农村老年人生产生活的重条件不受其子女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家庭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家庭数量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家庭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数量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多;在人口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数量的变化既取决于家庭规模及其构成,又取决于现有家庭内部“合力”与“分力”的斗争,“分力”大于“合力”,家庭数量就会增多,否则就会相对减少。我国近七、八十年来,家庭户(不包括集体户)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11年到1947年的36年中,家庭户数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很慢(见表1)。  相似文献   

18.
离家事件直接引起家庭户数量、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子女离家通常伴随着结婚、就业和求学等重要事件的发生,家庭资源是影响离家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5期整合数据,应用离散时间风险模型研究家庭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亲子关系及居住环境等)对子女因婚姻、升学、初次就业等不同原因离家的影响,并分年龄、性别、城乡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子女离家的高峰是在19-25岁,之后逐渐趋缓。总体上家庭资源对子女离家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家庭经济资源对较年幼子女初次就业离家及较年长子女婚后离家有抑制作用,这与西方国家相关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源对子女离家有促进作用的结论截然不同。家庭社会资源对较年幼子女的升学离家有抑制作用,对于较年长子女离家的影响不明显。与男性相比,家庭文化资源会提高女性升学离家的可能性,而家庭居住环境良好会降低女性婚后离家的可能性。与城镇相比,农村家庭文化资源对子女升学离家和就业离家存在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亲子关系和谐会抑制子女因就业而离家。在当前我国人口和家庭结构发生深刻转变的背景下,文章基于家庭资源的视角为理解我国青年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西方国家的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家庭户变化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家庭研究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家庭户的演化是立户模式与家庭代际人口结构的互动过程,并就此推论中国流行的主干家庭模式在未来会促发老年"空巢"家庭.研究发现,人口因素对家庭户规模缩小的影响近年来不断减弱,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正在增强.生活在"空巢"家庭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迅速,表明家庭分化水平正在提高.近年城乡隔代户人口比例增加显著,农村的情况尤其突出,反映了农村大量住户只剩老人与少儿留守的情况.此外,文章对不同阶段的人口流动对家庭分化与聚合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不仅对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文化教育、婚姻、劳动就业发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家庭变化也产生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从横向看,人口年龄构成总体与家庭规模、家庭结构之间,有一种规律性的内在联系;从纵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