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简要概述了信息网络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着重分析、比较了信息网络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与负面效应,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人类必将全面进入信息网络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分析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入手,探索了增强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教育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论出发研究了语文教育关系中的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阐述了它们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产业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传统银行业所面临的全新挑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分析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必要性着手 ,重点阐述了电子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战略对策 ,提出了银行应以科技发展、人才培养、服务创新、强化监管作为建设的根本发展要素及方向的战略性观点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当今世界科技力量蓬勃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对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及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给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指出目前我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更好地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含义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体论为指导,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全面地把握教育主体的含义和特点。为此可以从主客体矛盾双方的比较、与其它学科教育的横向比较、时代特点的纵向比较等角度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试论网络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迅速发展 ,网络化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特征 ,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样 ,网络化的浪潮也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文章认为 ,要加强网络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度重视校园信息网络的发展 ,加强引导 ,强化管理 ,努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开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9.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科学技术演进规律的探讨揭示:智能信息网络必然成为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工具,并进一步阐明:作为先进生产工具的智能信息网络的发展必然导致网络型社会生产力和网络型社会生产关系的出现,导致网络型社会生产力方式的建立,从而导致网络经济的成长。同时,文中还分析了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文中还阐明,网络型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存在,必然导致网络型的社会意识—网络观念或整体观念—的萌生,从而与许多预言相反,本文的论证展示了:未来社会是一种公有世界而不是私有世界。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组织的网络化发展——广东专业镇经济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在对广东省中小企业簇群的区域性分布特征给出“专业镇”概念基础上,首先将现阶段广东已出现的专业镇经济分为纵向网络与横向网络两类,然后考察了目前在专业镇经济中战友较大份额的横向网络联系的生长、发展与发展的局限,最后,分析这种专业镇经济向纵向网络联系的演进的可行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德国远程大学及其网络远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德国远程大学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其网络远程教育的构建模式和方法,从而提出了我国年轻高效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的希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做了探讨,分析了信息量剧增、市场化不良倾向、外来信息、反馈弱化等四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并提出了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互联网、互联网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力图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的文化意义和互联网的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接工具是高校德育的新阵地,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对传统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德育只有积极地实施主体性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对互联网实施管理的创新才能真正利用互联网并发挥其积极功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学校道德教育出现了新特点、新问题。文章就互联网对道德教育工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网上、网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完善外在约束机制、规范体制建设 ,如何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接触网络较为普遍的群体 ,网络在为他们了解世界 ,拓宽视野 ,获取信息 ,丰富知识 ,交流思想提供宽阔舞台的同时 ,也可能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行为方式的冲突与失范。在网络时代如何选择和运用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 ,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和反思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 ,也为全方位、多渠道、科学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凸显其时代性 ,增强其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多源流模型的重塑和优化,创新性地将网络元素运用于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创新以及政策窗口开启的价值标准探析。网络时代中,公民自由表达权的成长建构起多中心话语权威体系,助推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也推动了民主化政治生态的养成,使公共政策决策机制从政府主动、公众被动的模式,向公众主动、政府跟进阶段转变,最后演变为公民主动、政府主动,官民高度互动的决策模式。在互联网信息流对流过程中,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政策的价值标准与互联网多源流析出的价值诉求标准筛选议题,促使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汇合,政策窗口开启。政府应该利用有效的制度途径进一步强化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创新能力和价值标准建设,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新的治理视角和工具。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面对互联网在我国爆炸式发展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研究互联网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不同影响,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文试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互联网对领导干部、青少年、工人和农民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时代 ,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许多优势 ,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保持和发挥好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弥补其不足 ,必须充分重视和做好大学生的“网前”与“网后”教育 ,从而构建起“网前、网上、网后”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力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 ,不可避免地也要生存于“网络社会”之中。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 ,不仅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和成才之路 ,而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同时 ,也极大地改变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 ,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教育对象、内容和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