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入WTO后,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构成世界贸易组织的诸多协定。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现状,我国出版业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和挑战,由此对出版业的发展应有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加入 WTO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新闻出版业将融入全球化浪潮之中。在概述全球化将对中 国新闻出版业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对中国新闻出版业面对全球化挑战存在的明显不足进行了 分析,并就中国新闻出版业如何迎接全球化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中国将日益融入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国际化的潮流中。入世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入世对出版业在市场准入、市场开放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我国出版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作为出版业“半壁江山”的大学出版业,应当主动学习、掌握WTO的规则和要求,认清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积极探索和寻求改革、发展之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使我国大学出版业的发展取得新的突破,迈向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闻出版业改革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地市级和部分县(市、区)媒体,推动其改革发展也是决定我国新闻出版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业态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媒体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从新闻出版业态区域发展理论的角度探讨区域性传媒业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开展前瞻性思考,将有助于地方媒体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新闻出版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出版业要做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做到如下几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性原则,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宣传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宣传和坚持改革开放,服从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主旋律与多样化;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海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在传统媒体伴随着智能与融媒体的出现而渐隐的时代,作为新媒体影响着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社交媒体转型平台媒体已成大势所趋.现代社会利益和工具理性带来了意义和价值理性幽微难言的危机,普适的共同意义被消解,引发了新闻业界与传播学界伦理性的新断层.Facebook的智能新闻模式,存在新闻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这个文化产业的“媒体共谋”时代,出版业与其他媒体之间的合作与利用等关系更为密切,尤其是对于产业化与市场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河北出版业来说,良好而完善的媒体关系是促进其发展的虎之双翼。归纳了现代出版业与其他媒体的主要关系,系统阐释并分析了河北出版业与媒体关系的现状,并就如何全面发展河北出版业与其他媒体的关系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网络出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在出版业中的应用,打破了出版业原有的模式,一种全新的网络出版形成了全球性的、高效率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传输体系新模式。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正式宣布,国际互联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媒之后兴起的"第四媒体",由此,网络出版兴起和发展。当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出版正在改变着以纸张为主的传统出版业,推动传统出版业走向网络出版的新时代,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电子出版一起将构筑起新世纪多元化的出版产业。  相似文献   

9.
姚德权,徐军在《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市场经济实行自由进入、公平竞争,大多数行业都可以这样,但是新闻出版业不允许。在中国,新闻出版业是党的宣传思想阵地,是先进文化的基本载体,是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新兴产业。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国家对新闻出版单位实行企业准入和特殊产品准入审批制度,对业务准入实行审批指定制,对人员准入实行持证上岗制。对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的改革关键是要有利于新闻出版业强身健体,固本强基,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近年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新闻出版业产生了新的发展与跨越,报刊书籍等各式新闻出版物与市场经济接轨程度越来越高。然而,新闻出版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盲点,因此,新闻出版媒体在高校文化建设方面尤其是校内专业性报纸在文化建设方面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新闻学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新闻界,是从业者致力于新闻理想的一次努力。而近年来,随着国内一些地方性报纸和电视节目改革的开展,不仅使这类媒体和节目本身成了学界探讨的热点,也使得“公共新闻学”一词被引入国内的新闻传播实践,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实,从其诞生开始,公共新闻学所提倡的理念和进行的新闻实践,一直是具有争议性和探索性的话题。本文从公共新闻学的发展和现状出发,着重对其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国内学界和业界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近代舆论监督的兴起与言论出版自由权的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是现代法律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社会中并不存在近现代意义上的通过社会舆论来影响国家权力运作的舆论监督体制。随着在华外报的发展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传入,国人开始对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及其舆论监督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清末民初,"言禁"、"报禁"逐渐取消,言论出版自由权得到了初步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以7种新闻学专业期刊为据,考察了2005年国外新闻学研究状况。力图通过新闻理论、新闻实务、新闻法规、新闻史等方面的具体梳理揭示本年度国内学者对国外新闻学的关注焦点、研究层次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王韬新闻言论的思想内容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年新发现的历史资料为根据 ,论述了王韬报刊新闻言论的内容和特征。王韬的新闻言论针对我国当时所处的危机形势 ,最先发出变法自强的主张 ,强调报刊要参与现实问题 ,走出了国人办报的第一步 ,奠定了他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 ,王韬以全新的思想意识 ,一扫当时报坛的沉闷僵化之风 ,创造出的适合表达崭新思想内容的报刊政论文体 ,对我国后来报刊新闻言论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新闻出版业(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经历了由出版事业向出版产业的转变,终于被纳入了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民族出版产业,在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及我国将加入WTO之时,面对国际出版产业和国际资本的挑战,如何保持民族出版产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成为严峻且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对我国出版产业应有相应的政策和对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清末的出版自由与报律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出版自由是其延伸。清朝末年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提出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思想,出版业也开始起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王朝通过法律的形式对新兴的新闻业进行了限制。文章对这一阶段思想家的言论自由的思想进行了介绍,并对清末相关法律进行了实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记者新闻采写把关意识的强弱,关系到整个新闻实践的成败。因此,记者要增强把关意识,采写中要把好政治导向关、依法行事关、新闻事实关、保守秘密关。记者采写把好关,不仅是对编辑、总编负责,更重要的是对报纸负责,对党的新闻工作负责。  相似文献   

1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新闻出版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红色新闻事业对革命战争和苏维埃运动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遗留给我们的大量的红色报刊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遗产和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19.
关税和汇率政策配合与宏观经济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贸易自由化出发,围绕宏观经济均衡,通过关税与汇率政策的配合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研究了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实现,运用关税变量下调整的MF模型探讨了宏观经济的外部平衡,并与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论认为:在我国入世后面临关税减免的压力下,以适度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配合贸易自由化改革,用汇率政策与关税政策相配合而不是刻意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战略能更好的实现和维持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新闻思想具有丰厚的实践基础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胡锦涛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高度评价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强调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任务,对新闻宣传战线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新闻思想内容全面系统精辟深刻,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学习实践胡锦涛新闻思想,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不断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新闻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