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普通话儿化韵和成都话儿化韵的音质,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指出成都人在学习普通话儿化韵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儿化韵读音正误判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通过网络及电视等现代传播渠道,<牙尖道>、<斗地主>、<成都好吃嘴>、<假老练与风车车>等一批成都方言版流行歌曲传遍了大街小巷.这批歌曲还原了成都市民的生活原生态,将普通话无法诠释的成都味传达得浓郁鲜香.它们以号称是"首张地道成都味川普专辑"的<牙尖道>为代表.出于对平凡人生的强烈认同,<牙尖道>写了许多经典化的流行音乐不可能涉足的内容,其中的抒情主人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操着一口地道的川话,挟带着成都人特有的慵懒散淡气息,以极富现代都市感的旋律,将关于成都及成都人的生活故事以幽默搞笑的方式娓娓道来.<牙尖道>表现的生活内容恰恰是用规范的普通话来表达注定要遗漏的部分,凸显了本土文化的独特.这既决定了<牙尖道>的价值,同时也决定了它难以走出本土本乡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王文虎本文以四川方言中的成都话为代表,试图通过成都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比较,描述四川方言语音的特点,分析四川方言语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和差异,从总体上揭示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一、声母成都话有19个辅音声母,普...  相似文献   

4.
一、普通话使用,而成都方言不用的程度副词,如: 十分非常极挺真稍微等成都方言一般不说,但在一些知识分子、青年人中也有说的,有逐渐进入成都话的趋势。二、成都方言与普通话共用的程度副词,如: 很最太好更过于比较稀有点儿等需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5.
方言区"过渡语"语音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洛阳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洛阳地区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测试录音档案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归纳概括出洛阳地区"过渡语"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1.声调问题是洛阳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最困难的问题,其错误率占总错误率的82.5%,其中上声声调、上声变调、阳平声调问题最复杂;2.古入声字的声调问题也很突出;3.韵母问题呈散乱性;4.声母问题主要是平翘舌音不分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大面积推广普通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文探讨有关推广普通话的几个理论问题.首先指出台湾某些人提出的"河洛语不是汉语"的谬论毫无根据.其次说明推广普通话是历史的必然,所谓"粤语北上"只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种短时行为.最后认为普通话名称由来已久,不应轻易改动.  相似文献   

7.
成都话数词的几个语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话数词在序数和概数的表达上有不同于普通话的说法,表数量时数词可直接同某些名词或名词性结构组合,也表现出与普通话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母语为非普通话的人学说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会表现出母语特征,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母语为靖西壮语的人学说普通话,形成"靖西壮语~普通话中介语"。僵化的靖西壮语~普通话中介语有相对稳定的语音系统。其对词汇的选择和处理大致为:1.完全选择普通话词语;2.选择使用普通话词语或接近于普通话的词语,但使用不准确;3.套用靖西壮语词汇;4.改造靖西壮语词汇并使用;5.使用周边汉语方言词汇。对语法的选择和处理为:1.放弃靖西壮语语法;2.套用靖西壮语语法;3.融合语法;4.回避普通话语法。  相似文献   

9.
甘肃“地方普通话”特点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普通话"是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出现的-种带有不同程度方言特色的普通话的非标准形式.本文从抽查普通话水平受测者的测试录音人手,归纳出了甘肃"地方普通话"的特点,并加以诊断性剖析.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在韵母上的难点是多方面的,而普通话韵母e、o、uo不相区分是方言区的人带上方音色彩最主要的原因,本文论述了普通话韵母e[γ]、uo[uo]在四川话中的对应关系,以便四川方言区的人能够尽快克服方音,准确地把握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1.
广西西南部的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及邻近地区多使用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可概称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将该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靖西话的拼音方案与汉语拼音方案作对比,可找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声韵失误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广西西南部的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及邻近地区多使用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 ,可概称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通过考察该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靖西话的汉语新借词读音 ,可找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声韵失误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南疆少数民族学汉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数民族所在的广大农村没有汉语使用的环境,这是南疆少数民族不会说、也听不懂汉语的主要原因。但面对现代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对汉语普通话的社会功能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积极学习汉语,政府也为此加大了人力财力投入。尽管目前南疆地区汉语普通话水平普遍偏低,但只要有好的对策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普通话只是个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印尼华裔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的难点及其克服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印尼华裔学生语言生活和抽样记音的调查,分析其学习普通话时在语音上出现的难点和原因并提出克服难点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即普通话儿童在自然交际中潜意识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的过程。文章对有关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的研究做了综合性回顾,旨在总结主要研究成果,探讨这些成果的理论意义,以及造成不同语言儿童语音习得的共性和差异的因素,为普通话儿童语音标准量化表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前 ,不少应试人员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后 ,不注重后续训练 ,结果出现了普通话实际应用中的“反生现象”。本文通过对应试人员应试心态的分析 ,剖析了普通话实际应用中的这种“反生现象” ,探讨了普通话的水平测试与普通话实际应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普通话在港澳台的地位越来越高,文章主要对港澳台地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今后普通话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要有效地进行推普,必须明确拟定语言政策,确立普通话的地位;必须宣传普通话教育的意义,强化语言态度;必须营造普通话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普通话已经在全国各地区及各民族得以大力推广。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普通话本身即是一种 连接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的重要媒介符号。探讨了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传播学意义,同时在分析民族地区普通话传播者、 受众、媒介及控制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发挥舆论领袖在普通话推广中的作用、如何按受众需求进行普通话推广以及如 何处理好民族语言与普通话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粤方言地区的推普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方言地区的推广普通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国家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策研究,制定新的推普策略。一是设立普通话语用区,创造良好的学习与运用普通话的环境,以点带面,带动全社会普通话的普及与提高;二是从小抓普通话学习,在基础教育中设置普通话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普通话训练;三是加强政策法规及执行的力度,确保推普工作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四是设立得力有效的推普机构,建立一支较高水平的推普生力军,推动推普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安陆方言物量词中,有的为安陆方言所特有,有的与普通话相同,但在和名词的配合上,与普通话并不一一对应,这就形成了安陆方言物量词与普通话物量词之间多义性与交叉性、近义性与差异性、具体性与模糊性的对立.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古汉语物量词的不同遗留和特有的民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