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围绕着国内心理学家大量的图形推理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学前、小学、中学、大学这四个不同阶段的学生入手,对其图形推理认知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以及归纳,整体探讨了不同阶段学生在图形推理任务中的眼动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用推理能力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阅读测试形式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在五类推理题中,状态类和态度类推理最难,其次为主旨类、目的类和细节类推理.分析了影响语用推理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阅读课中有助于语用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3.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所有的推理都可以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判断又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最典型的逻辑试题,亦是学生普遍难以驾驭的题型,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特点、推理规则,其负命题的等值命题以及其与推理的转化关系,可以较好地解决逻辑判断五种不同的题型,借此引导学生提高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英语阅读中任务引发投入量与二语学习者从语境中推理生词词义的关系.6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参与了本项研究,并在研究中被随机分成三组.每一组都阅读一篇在投入量程度上各不相同的文章,同时推理文章中10个陌生词汇的词义.另外,运用有声思维报告获取学生运用词汇推理策略的情况.结果表明,任务引发投入量的程度、学习者对词汇推理策略的运用以及与成功推理的词汇词义的保持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英语阅读中任务引发投入量与二语学习者从语境中推理生词词义的关系。6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参与了本项研究,并在研究中被随机分成三组。每一组都阅读一篇在投入量程度上各不相同的文章,同时推理文章中10个陌生词汇的词义。另外,运用有声思维报告获取学生运用词汇推理策略的情况。结果表明,任务引发投入量的程度、学习者对词汇推理策略的运用以及与成功推理的词汇词义的保持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推理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始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听力理解需要认知推理.听话者要从话语标记语,隐含以及文化背景方面寻找关联性,进行推理,才能准确理解所听信息.听力教学有必要从以上方面培养学生的认知推理能力,提高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8.
韩勇 《新天地》2011,(12):255-255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Sperber和Wilson认为,任何话语都是相关联的,会话含义的推理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试图将其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结合语境进行会话含义推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告知我们,中学生在解数学问题时常在推理(包括运算)和证明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其表现形式千奇百怪,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基础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对基本的推理、证明方法的实质不清楚、不熟悉而产生差错;第二类是由于在推理、证明过程中违背了推理、证明时应该遵循的形式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而导致错误。现在就推理、证明中中学生易违背逻辑规律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集对分析的同异反定量推理已在学生成绩推算中得到应用,本文仍以学生成绩推算为背景,讨论基于集对分析的同异反定量推理路径选择,大致分为以下两类问题。 第一类:如果我们对某一类问题的选择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则可以根据这些“经验”来选择推理路径,第二类:如果我们对某一类问题推理毫无经验,则要遵循试探——验证——改进——再验证……直到获得较满意的推理结果为止,其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选择“同路径”进行推理,如果效果不好,则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选择“反路径”进行推理,如果效果仍不理想,则转入第三步; 第三步:选择“异路径”进行推理,如果此时效果仍不理想,则转到第二步,仍不理想,则重复上述各步,直到满意为止。  相似文献   

12.
“考试悖论”的难点之一是,学生的推理过程难以形式化。但这并不表明学生的推理就是正确的。在学生推理中隐含了与前提相矛盾的错误假定,即存在时间分割点。另外,“考试悖论”的某些版本可以不涉及时间,其一般形式是“S知道——在x之中有一件出其不意的事情”,x既可以指时间段,也可以指任何其他东西。这种悖论的错误除了推理方面之外,还在于把整体分割为部分,把属于整体的蛀质分配给部分。因此所谓的“考试悖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而是一个伪悖论。  相似文献   

13.
<正> 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目前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着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因为,贯穿于听、说、读、写诸语文能力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则是一个思维力。而思维能力又包括:观察、想象、联想、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在观察、想象、联想、归纳、推理诸能力中,都离不开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4.
性质判断变形推理和复合判断的等值转换,是教学上的难点。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变形推理,只要与对当关系推理相结合;等值转换,只要利用真值表这个工具进行,就不会是什么困难的事。一性质判断变形推理,主要是连续性的变形推理,即换质位法或换位质法,学生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推出的结论有效或无效也说不出所以然来。这可能与有些教科书的例子及其解答不无关系。下面是从三本书中选来的几个例子,由于出处不同,表述不一,有的用自然语言,有的用符号公式。为了保持原貌,不作变动,照录如后:例1 “凡正确的推理都是遵守逻辑规则的推理,所以,凡遵守逻辑规则的推理都不是不正确的推理。  相似文献   

15.
<正>推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形式,它是判断与判断的联合,通过这种联合,从而得出一新的判断,形成新的思想,增进新的知识.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心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它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经验和直接感知的范围中解放出来,将大大提高其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注重采用“形式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忽视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合情推理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合情推理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观察为基础,联想为桥梁,想象为动力,创新为目的。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解数学问题时依次发生四种困难 :理解性困难 ;构造性困难 ;运算性困难和判断性困难。本文就理解性的困难 ,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仁参考。1 对某些思维形成不理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对某些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证明和反驳不理解也会造成理解性困难。众所周知 ,概念的含糊不清造成判断的模棱两可 ,这时反驳是进行不下去的。数学概念是推理和计算的基础 ,例如某些这生对“互为负倒数”“互为相反数”“非零整数”“当且仅当”缺泛足够的理解 :在判断推理方面 ,有的学生从Logab =x推出Loga2 b2 =x ,不加…  相似文献   

18.
对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研究表明 :“猜测推理”是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所拥有的必不可少的策略。对阅读的研究也表明 :“猜测推理”是有效阅读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 ,阅读课教师的责任不能仅停留在解字释义上 ,应该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技能 ,使之成为流利的读者  相似文献   

19.
语用推理能力关系到话语理解的正误,是维系会话的关键。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们衡量一个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的程度,不是看他对化学反应孤立地另星地记住了多少,而是看他是否能将各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它们的性质联系起来考虑,从结构上能否较全面地推测应有哪些化学表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正确的推理,让学生能在结构与性质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