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沫若的自我小说与日本近代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表现在文学上有两个时期最为显著:一是唐代,由于大量的遣唐使来中国,唐代文学对日本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是近、现代,由于中国向日本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日本文学对我国的现代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有着许许多多的相同与相似,更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因缘”。最近北师大青年学者王向远先生《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一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问世。本书以新的认识高度、新的研究视角对中日两国的现代文学进行了饶有新意的分析和比较。 文学向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中最精粹的部分,而国与国文学之间的比较就在于帮助我们建立世界文学这种开放式的博大的文学观念,以认识各民族文学的特点、探索世界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终极目标。本着这一目的,王向远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立足于世界文学的高…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既有联系又有所区隔的发展取向。一种是从广义社会变革视角出发去透视文学问题和文学变革,一种是从具体文学问题和文学变革视角出发去看待文学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前者我们称其为一般社会理性文学变革倾向,后者我们称其为艺文理性文学变革倾向。在中国文学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蜕变的背景下,这两种文学变革倾向的相互纠结和绞缠一直都存在,肯定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和发展中的艺文理性变革倾向,发掘其存在的必然机制,不仅对什么是“中国的”现代文学认识有意义,也对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叙事格局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文学流派思潮论、日本文学论、大众文学论、现代中国文学论四个方面对1945—2000年之间的日本文学批评进行概述,旨在厘请日本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规律性,从而为了解日本现代文化之精华,为正确解读日本现代文学作品提供不可或缺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本明治大学岩崎教授应我校邀请于十二月五日——七日期间,为我校作了题为《关于日本现代文学概况》、《关于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及作品介绍》的两次报告,并同有关教师和日语专业的学生分别进行了座谈讨论。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会始终在洋溢着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热烈气氛中进行。岩崎教授不仅在日本文学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而且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汉语也有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日本近代文学史的终期,即现代文学史的始期的时代划分,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涉及到近、现代文学的本质、发展过程的关键问题。探讨这个问题,是研究日本近、现代文学及日本文学教学中必须做的一件事。本文在国内外诸家论说的基础上,认为以“关东大震灾”为界,以无产阶级文学和新感觉派文学为标志,日本近代文学基本上同欧洲文学齐步、脱离了近代而跨入了现代。  相似文献   

7.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受结构主义整体性思想影响深刻。普实克也是把中国现代文学置于中国文学古今历史演变的整体性框架中来观照的,由此发现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深刻关联。普实克认为,文学革命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爆发并实现的,而是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孕育并发展的,是中国文学自身传统发展演变的结果。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精神的承续,这种连续性的精神即中国文人文学的抒情传统。五四文学革命后,中国现代文学表现出鲜明的主观主义与个人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即是中国文人文学抒情传统的体现。普实克的论述既不同于胡适单纯从语言角度论述中国文学的连续性,也不同于周作人模糊古今文学的差异,还不同于钱理群、陈平原先生在世界文学整体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考察,对中国大陆乃至海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深刻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中国作家在接受其影响的同时,表现出一种与日本不同的选择性。其一,两者所提倡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内涵不同。其二,两者所体现的颓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中日文化的差异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现实是产生这种变异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商务印书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繁殖和哺育的重要意义.早期的商务印书馆对于西洋文化文学的介绍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孕育的重要因素.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刊物,成为影响甚至左右中国新文学萌生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中,商务印书馆进行了革新与改革,在以《小说月报》为标志的改革过程中,使商务印书馆成为新文化、新文学发展的重镇.在期刊的文学作品刊载、文学丛书的出版方面,囊括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作家,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实绩.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中,顺应潮流、鼎力革新是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关键,团聚作家、推动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动力,联系读者、关注市场是中国现代文学繁荣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好色文学是日本传统文学由来已久的一个部分。《源氏物语》对这种好色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成型和推动作用。将《源氏物语》放在好色文学的背景中加以考察 ,从恋爱情趣和恋爱行为两个角度分析了的好色因素 ,并进一步探究了其对日本好色文学乃至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民俗相生相伴,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生发展有着内在联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女性民俗作为文学启蒙的一个触手,其发展也经历了民俗与启蒙的互动、民俗与政治的博弈、民俗与风情的融合等阶段。女性民俗的文学嬗变,其背后体现出时代作用于文学的复杂因素,研究其文学发展脉络对于文学创作尤其是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也开启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新的批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文学话语先后发生了"文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参与了这两次转向,并引起对自身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术规范以至学科性质的重新认定。  相似文献   

13.
鹿地亘(1903—1982)是日本进步作家,文艺评论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与翻译家。在中国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他曾与中国人民密切合作,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与中国抗战文学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他的功绩和国际主义精神,赢得了中日两国人民的钦佩和尊重。为了更完整地反映中国抗战文学的面貌,对鹿地亘的研究也应该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现有教师六名,其中教授两名、副教授两名、讲师两名,均为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国新文学学会等学术团体成员,并担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一职。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个性与风格研究、现代文学流派研究等。九十年代以来,他们主持、参与撰写了《中国新文学发展史》、《鲁迅作品赏析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现代文学的区域发展为基点,以陪都重庆戏剧运动为例,通过主导性影响与主流性地位这两个向度的探讨,确证陪都重庆文学运动在抗战时期体现了区域文学的全国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6,(4):53-56
郭沫若和徐志摩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两位诗人,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日的郭沫若和留欧美的徐志摩代表着两种不同文学流派和创作倾向:留欧美派倡导自由与独立,留日派坚持激进和功利。留学阵营的分化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的划分,迥异的越境体验和文化观念使得他们具备不同的基本风貌和独特的创作气质。留欧美学生的自由与独立和留日学生的激进与功利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体两面,代表着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两种传统、两副样貌,成为了中国新文学多元发展的支流和动力,他们分别以自己不同的创作观念和情感态度书写和创造着多元而有活力的现代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现代文学的区域发展为基点,以陪都重庆戏剧运动为例,通过主导性影响与主流性地位这两个向度的探讨,确证陪都重庆文学运动在抗战时期体现了区域文学的全国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世文学与"近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世文学在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尊重个性的精神及对文学自身特征的重视和探讨等方面与现代文学存在着相通之处,因而成为中国文学从中世进到现代的中介.在近世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毋需也不应楔入所谓"近代文学"(1840年至1919年间的文学)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桥梁.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时段,并未出现明显的并足以成为一个新的文学历史阶段重要标志的文学新气象.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白话文运动在20世纪初的发展,以接受外来文化为开端,以“国家”为话语中心,以反传统的立场使近现代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认同、民族传统文学根基的缺席,接受失去了民族传统文学根基,导致民族主体意识不足,从而进一步弱化了接受中将自我与他者相区别的民族焦虑感与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必然经过亚洲文学系统的诠释,因而探索以中国视角为向度的亚洲文学阐释系统能够完善世界文学研究体系。《亚洲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是由东欧学者王和达等人集体编撰、分析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背景下各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著作。借鉴该著作的文学研究系统,能够以文学意识形态功能为框架,即审美意识形态引导的社会意识反映系统,关涉社会生产、生活与制度运行发展的文学阐释机制;以唯物史观的民族发展史为内容,即结合共时和历时的双重结构视野,书写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互动关系的历史;以中外文学互动发展为宗旨,即以变异学的理论方法构筑世界文学交流影响的动态阐释系统。最终,探索一条以中国为起点,以世界文学为终点的、由内向外的文学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