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杨虹 《船山学刊》2004,(2):185-188
谈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商业化语境下的文学作品,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坚硬地矗立在读者面前--对身体、权力和金钱的欲望.这种欲望经由市场经济的消费逻辑堂皇登场,成为日常生活的关键词,表现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是金钱、权力、情色的肆虐.在社会逐步商业化的历史背景下,这一系列欲望景观的展示,既把住了时代的脉搏,也演绎着商业时代文学的优点和缺陷,对此,笔者将作一个简要的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反腐模式的发展变迁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模式经历了"运动反腐"、"向法制回归"、"制度反腐"三个阶段.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向人们展示,无论采用何种反腐模式,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解决对"实体权力"的制约问题.就是一方面要实现"监督权力"对"实体权力"的有效制衡,另一方面要实现"实体权力"与"监督权力"运行的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3.
武田田  刘真 《理论界》2013,(10):127-130
通过阅读萨德的作品,安杰拉·卡特认识到性与权力关系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她试图创造某种介于严肃文学与通俗色情文学之间的文体,并使用这种“道德的色情文学”表达女性主义的理念.对萨德创作精神的充分理解和批判宣告了卡特创作成长期的结束及其创作成熟期的开始,并为她塑造全新的女性人物形象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邓玉萍 《理论界》2006,(6):182-183
在反腐文学热潮席卷文坛的情况下,冷静分析反腐文学的先天不足,客观探求反腐文学的深化途径,有助于反腐文学的持续繁荣,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文明。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任何一次反腐都伴随着既得利益集团或者利益共同体对于反腐不同程度的抵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的反腐斗争,让人民鼓舞与震撼的同时,难免有人对当前反腐提出不同看法。如何防止权力的滥用,监督权力的行使,一直是世界各国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从世界各国预防、惩治腐败的实践看,最好的办法就是法治。只有法治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权力的滥用。本文根据当前法治反腐的思维和方式,以法治反腐为切入点,以法治反腐的五个统一,破解反腐防腐的错误思潮,从而论证法治反腐是反腐败斗争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主潮",对新文学起着推进或制约的作用.本文在新世纪文学的背景与视野下进行文本分析,认为反腐小说表面的现实功利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内部的现实主义追求,主要体现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与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而底层小说也因自身命名的争议以及知识分子如何表达底层、采取什么叙事态度表达底层等问题的提出,使得现实主义叙事的广度与深度受到削弱.只有分析与反思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困境,才能获得真正具有独立意识、真正写"现实"而非理想化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非权力赋予的特殊权利的一切行为。本文从腐败分子滥用公共权力的方式及程度,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腐败行为呈现出绝对权力失控条件下绝对腐败猖獗、从滥用公共权力向滥用公共资源转变、腐败手段更加复杂和隐蔽、灰色腐败危险倾向日益显现等新特征。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客观权衡腐败零容忍、全面反腐、权力反腐的利弊,综合使用经济处罚、道德教育与法律惩处手段,保持监督制度与权力格局的动态平衡、加强对监督人权益的保护,构建网络监督反腐新平台等反腐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学反腐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方针,是正确处理反腐败、经济建设、改革三者关系的重要原则.通过对我国反腐败斗争指导思想和实践运行状况的双重检视,可以发现,高压反腐态势背后兼具改革逻辑.反腐与经济增长并不矛盾,反腐为经济建设创造可持续增长生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服务于发展第一要务,必须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要求贯穿于改革全过程,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用科学反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还未主动地把文学艺术的因素引入并消化吸收,这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意境和文学人物形象的一些观念能够促进人物形象设计的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反腐有效性是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制度反腐在实践中无疑处于基础地位,但其前提性问题的追问和解决,却是其基础地位确立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深入展开反腐有效性的讨论。基于反腐有效性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吸收运动反腐、权力反腐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注意发挥法律制度、无形制度和制度执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全球第四大媒体.我国网络反腐从萌芽到发展再到趋于成熟,逐步发展成反腐败的新战场.但由于网络反腐本身的匿名性、民间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网络反腐主体良莠不齐,加之法律法规不健全、某些权力部门认识存在偏颇,导致网络反腐存在若干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完善我国反腐败体制,实现网民、媒体、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形成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2.
程光炜 《河北学刊》2004,24(5):123-127
文学史是一种知识,它的撰写与生产是权力运作的一个结果.知识-权力的关系是多重的,而且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不仅是文学叙事权力对经验事实的原始关注,作为知识的文学史,还必须借助于意识形态的力量重建文学秩序,确立文学史知识范畴和价值标准.因而,几乎很少有一个作家或批评家完全按照"中性"材料来叙述文学的事实,他们在强调所认同的某一文学价值时,潜意识中总希望自己的判断能被他人所接受.文学叙事,即构成了对一种权力普遍性的寻求.  相似文献   

13.
过程防腐是当前中国制度反腐的最薄弱环节,其缺位直接导致了制度反腐效果的不理想。它作为制度反腐向更深层次推进的重要途径,应当成为反腐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过程防腐机制建设作为深化制度反腐的战略重点,推行更大范围的政务信息公开,健全权力运行的社会监督体系,将权力监督的重心由结果控制转向过程控制,并切实发挥制度对过程防腐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当前,从过程防腐的环节探讨制度反腐向更深层次推进的对策,将有助于从各项党政工作的过程中抑制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这至少为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2001,(4)
在最近召开的“世纪之交中国文学人物形象研讨会”上 ,很多学者、作家认为 ,当前文学创作缺少精品同文学人物形象的“弱化”有很大关系。文学创作中高度个性化的人物形象、鲜活的艺术典型的缺失 ,意味着文坛喧嚣与躁动中的苍白与贫困。有学者认为 ,2 0世纪九十年代文学人物形象的弱化是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淡化的一个结果。这既表现为商业化的喜剧意识和喜剧精神逐渐取代现实主义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 ,更表现为对社会消费文化的发展 ,社会的浮躁必然带来文学的浮躁 ;创作的私人化、商业化与文学“经典”的缺席和文学人物形象审美价值的消解…  相似文献   

15.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政府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反腐体制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制度反腐",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6.
遏制党内腐败要从健全政治制度入手.本文从加强权力互相制约和监督、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等角度,阐明其对增强党的反腐能力的影响,指明把权力监督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文学知识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在文学知识求知、求真这种面对事实的简单外貌下,可能遮蔽了它作为主体的秩序建构执行者的性质,文学知识说到底是一种关于文学的话语秩序的建构!在文学知识的运作中,它和某种渗透到学科中的权力发生紧密关联.这种权力关系在文学研究的学科策略上有鲜明的体现.另外,在文学的想象框架中,文学知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3):199-206
人民群众是反腐的主要力量,但在不同的反腐模式中其角色、行为方式及实际作用各不相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正是这种差别和变化导致了反腐模式的转换。在运动反腐模式中,民众作为被组织的主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被动性一目了然;而在制度反腐模式中,民众推动了制度的建构,但其作用的局限性难以解决。在新媒体时代,民众运用网络等科技手段,不仅跃升为反腐的主力,而且作为一种新权力型构了新型的反腐模式。从时间进程来看,民众在反腐中的角色和作用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倘若进一步加以完善和引导,必将对破解反腐这一世界性难题具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反腐倡廉的新方式,它一方面强化了对政府官员个人权力的监督制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侵犯政府官员民事权利特别是隐私权的法律风险.在网络反腐中,保护政府官员的隐私权不仅有利于维护人格尊严,而且有利于化解隐私权与知情权及监督权的冲突.但基于政府官员的特定身份,其隐私权保护应定位于公共利益除外标准,坚持适度保护原则,合理划定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20.
有信息披露,我国将在2010年以前进行反腐败战略决战.以2004年为标志的反腐败斗争会出现三个重要转向:一是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二是由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三是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最近,<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出台,主旨是在不放松惩治腐败的同时,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基本思想,并以大量条文,把预防腐败的工作思路放在了<公约>的显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