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改革的思维调整宏观经济治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宏观经济已经由萧条进入了复苏,但从"止跌-复苏"四阶段理论来看,中国宏观经济还处于"政策刺激性反弹阶段"向"市场需求反弹阶段"的过渡期,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本次刺激计划本质上是投资驱动型方案,而以投资为主体的短期刺激政策并不足以引领中国走出"周期性"与"全局性"的经济衰退。本文认为,"扩内需"与"增长模式的转轨"必须以"改革"为前提和先导;短期宏观刺激政策的效率不取决于刺激的大小,还在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微观传递机制的重塑。因此,以改革的思维调整宏观经济治理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上广 《科学发展》2010,(11):90-96
在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演化规律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转变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探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可能的模式转型和政策选择。同时,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结果,提出基于宏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国情变化背景下,未来企业可能的一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2009年以来,在世界各国仍然陷于增长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出现快速反弹,走出"最困难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形成鲜明反差。但在世界经济缓慢曲折、困难复杂和寻求变革的复苏中,中国经济也将进入最复杂时期,需要处理好各种内外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述评称,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5.
何帆 《中外书摘》2011,(5):24-26
第二代改革的“生死时速” 中国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么快,经济体制改革如此成功?新古典经济学家给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开出来的药方通常被称为“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价格自由化、私有化、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等。如果说“华盛顿共识”是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那么中国就像一个从来不做作业的学生,但每次到考试的时候都比别的学生考得好。那些听话的学生,比如俄罗斯、拉美的一些国家,增长绩效远远不如中国,甚至还出现过严重的倒退。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大家对仍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做出了比较多的探讨,意见各有不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很多经济学家及市场人士对中国经济发出了看空的声音和警告。对此,笔者特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极为复杂。金融危机使全球的治理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各国转型发展的压力增大,对市场、资源、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我国逐步进入国际体系的核心部位,机遇增大,但挑战更大。2011年,中国经济可归纳为"五大目标实现"和"三大风险缓解"。2012年,中国宏观金融政策总体上稳中求进。同时,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内外推动因素,对今后10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作出趋势预判。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家茶座》2009,(1):155-156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报告说,2009年,由于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中国宏观经济将出现超预期深度下滑的局面。即使考虑政府现有的各种强力刺激方案,  相似文献   

9.
近3年,中国经济整体运行有以下特征:经济增速是中高速的,且有小幅波动,就业基本平衡,低水平通胀,出现局部性金融风险,管理部门出台了有限度的经济刺激政策.但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风险:持续通缩,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市场违约风险显性化,联保联贷的风险.要维持经济新的运行状态,货币政策应保持宽松的基调不变,但要使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财政政策可更积极一些,尤其是要关注小微企业.  相似文献   

10.
笔者动手写此文时(5月14日),4月份部分宏观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公布。4月份外贸数据率先公布,进出口总额同比跌幅22.8%,连续7个月呈现为负值。不过,当月外贸数据有个小亮点,即进出口跌幅与3月份相比,环比跌幅有小幅收窄。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再平衡中的中国经济走向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走向及其政策取向,必须在世界经济再平衡的特殊分析框架下考察其内生性因素所起的作用。世界经济再平衡的核心是劳动力与其他要素配置的结构性矛盾。如果要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必须使这一结构性矛盾得以缓解。缓解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出路,不在于迫使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升值,而在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讲,将取决于一场目前尚无法预期的新一轮世界性技术革命的到来。因此,全球性经济复苏之路注定是漫长而曲折的。在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中国经济同样受到外部冲击和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困扰,游走在通胀与通缩的边缘,在迅速复苏的同时面临诸多压力和不确定性。因此,中国经济宏观调控与治理的取向在于预防滞胀风险,处理好短期与中长期、总量与结构的综合关系,其根本出路在于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下半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趋冷趋热的争论一直不断。“趋冷”者认为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存在通缩的可能:“趋热”者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货币扩张收不住,流动性泛滥,房地产泡沫日趋严重,由于统计的原因,中国油、电、水、气、住房价格的上涨都未从CPI中反映出来,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下投资反弹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慢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外部经济环境恶化、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等。为走出当前困境、实现经济转型,不宜再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而应保持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平稳。通过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维持经济的适度增长以赢得调整的时间;通过减少债务存量、阻止债务继续快速积累以防范金融风险;通过加大改革力度为经济和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以推动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从发展速度层面看,今后一个时期要致力稳住"不快不慢"或者"不紧不慢"的增长节奏,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自觉、战略定力——对话嘉宾王忠明经济学博士,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历任国家经贸委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培训司长、经研中心主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清华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在宏观经济、企业管理、人力资本理论等方面有领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国内外形势来看,当前经济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经济安全的概念、针对的威胁、衡量水平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与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等重要特性方面还存在一些误解和混淆的认识。从行为主体、指涉对象等因素来看,经济安全主要指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安全不是仅仅针对外部威胁而言的,对经济安全影响最大和最本质的还是内部威胁。对经济安全水平的判断也不应该仅从自身的绝对收益入手,还要从国际比较下的相对收益来衡量。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目标之一,不能与经济发展、稳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相混淆,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也存在着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16.
《老年世界》2009,(12):26-26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日表示,一季度宏观经济指标反映了我国经济基本面的现状:宏观经济的下滑趋势仍在继续,但是已经得到初步遏制,并出现好转苗头。  相似文献   

17.
2023年一季度上海经济平稳运行,并逐渐回归至经济基本面,2023年下半年将进一步向常态化增长水平回归,最终实现全年平稳增长。参照对标地区的复苏态势,在经济运行走出疫情感染周期并实现恢复增长的过程中,供需匹配和双向发力对于经济循环的恢复至关重要,这也是上海把握超跌反弹窗口期、加快经济常态化恢复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最严重时刻上台的罗斯福政府实施了两次“新政”,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并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建立起政府监管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  相似文献   

19.
郭子忠 《职业时空》2008,4(8):10-10
当前,我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其政策效果如何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受宏观经济状况、货币政策传导相关主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影响货币政策因素的变化情况,笔者认为,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要求我国应选择灵活的货币政策,积极预防通货膨胀成为当前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刚刚过去的2007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可能都不太轻松。十多年来让几乎每个人都得到实惠的“高增长、低通胀”,在进入2007年后演变成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幅攀升,这让许多人不适应甚至明显感受到了生活上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