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村实现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人口的数量,还是从农业的基础地位看,农村、农民都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而农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根据社会学、教育学理论分析了农村青年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中之重,农业是基础,农村是难点,农民是关键。开展农村青年创业教育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开展农村青年创新教育对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范围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课题组对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的时期,不少变化都是多年来少见的.截至2009年,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完了一半的进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上新台阶.但东、中、西部之间差距仍较大,应关注现阶段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农村是基础,农村经济发展是关键,农民增收是核心,它们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农村弃田抛荒现象到处可见,其原因主要有种粮成本高,农民收益甚少,配套服务薄弱,农民种田困难太多,比较利益悬殊等等。解决农村弃田抛荒问题,可以通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途径。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而农业效益太低、农村发展太慢、农民收入太低 ,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制约。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应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调整农业结构 ;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实施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而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对于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以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突出政府在农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保证农科教结合的顺利实施,要始终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农业教育的根本宗旨,要特别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是中国生产力最不发达的地区 ,农业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产业 ,农民是整个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形成“三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三农”问题要有新思路 ,要通过推进城镇化、结构调整和加大支持力度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城镇化建设等 5 个方面分析了星火计划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指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星火计划实施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星火计划也必将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是农村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物质载体。农村土地立法的完善,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十二五"能否顺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入WTO后,随着农村市场的开放和农村土地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我国农村土地立法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流转权等方面的缺陷已经成为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以WTO确立的非歧视性原则、公平贸易原则、透明度原则等为指导,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立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征程。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因而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重温邓子恢的农业思想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各行各业协调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我国目前"三农"问题的现状,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 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近8亿农民,只有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有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浅析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自然资源流失严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公共物品资源匮乏,农业投入不足,这些是制约我国"三农"发展的瓶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必须依据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寻求一条工农互补、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突破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妥善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农村文化困境及对当前政策的认同与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小康从概念到理想,再到现实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指出今后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其要点是经济发展,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难点在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三农"思想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若干思想主要包括: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确立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跨世纪目标;提出了建立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的重要思想;明确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明确了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明确提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这些思想对于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事关农村社会进步,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解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9.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与农民大众相结合,建设新农村"是我国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的一贯思想。百年来,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经历了"五四"先驱者、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派、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5个时期。不同的历史时期寄予青年知识分子各不相同的历史使命,而新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扛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面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出现的新情况,江泽民同志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将三者综合考虑,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巩固农业基础、推进农村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思想,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江泽民同志的"三农"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