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地方社科院的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已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主要表现为:缺乏活力,缺乏开放性和效益低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地方社科院应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探索性改革。改革的思路是突出地方特色,发挥优势,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增强整体合力;激活内部管理,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开放体系,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地方社科院的体制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还需要一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科学社会化的发展,地方社科院行政科辅人员的作用发挥在“合格智库”建设中越来凸显,成为地方社科院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前进动力。但现实中,行政科辅人力资源开发被边缘化,日益成为地方社科院战略目标实现的主要瓶颈。针对地方社科院行政科辅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和“合格智库”建设的客观要求,从岗位设计、能力建设、管理体制和保障体系上加强地方社科院行政科辅人力资源开发,最大可能地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社科研究提供优质服务,成为一项十分必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怎样,地方社科院如何根据这个趋势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这是地方社科院无法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和我们的初步做法,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经常听到人们说社会...  相似文献   

4.
浅谈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改革姚春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发展,地方社科院已逐步由国家全额拨款向半补贴或自负盈亏过渡。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如何适应这一转变,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生存与发展,这是地方社科院及图书馆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自1978年起,...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社科院为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积极探索,开拓奋进,推出了一大批省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发展对策与建议,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社会主义事业在蓬勃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前进步伐明显加快,党和政府对地方社科院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省级社科院为代表的地方社科院是我国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社科院要成功实现向现代智库的转型,必须处理好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关系、科研队伍与管理队伍的关系、研究成果与宣传推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科学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已经跨进21世纪,中国的改革大业也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社会科学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地方社科院如何确定自己的战略定位,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关于地方社科院的定位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社会科学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但同时也是改革开放还不够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8.
亚洲“四小龙”的社会稳定机制及其启示张敏杰张敏杰,男,1948年生,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杭州310025)亚洲“四小龙”在其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时起时伏,也长期受到贫富差异、阶级对立等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的困...  相似文献   

9.
创新地方社科院新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赋予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各地方社科院在实现科研转型、加强新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但是由于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制约,也面临着一些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要以加快科研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理论创新地位和决策参谋地位为目标,着力推进新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各项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地方社科文献信息系统的特色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当代地方社科文献信息系统的特色建设张耀东社科文献工作的发展、建设是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本文认为抓住和突出地方特色,正是地方社科文献工作走出困境、振兴事业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张耀东,男,1954年生,浙江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杭州310025)改革开...  相似文献   

11.
首席研究员是地方社科院引进和使用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促进学科建设的一种有益的尝试。目前,一些地方社科院已经推出了相关领域的首席研究员,并制定了首席研究员的聘用和管理制度。本文试图对这一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地方社科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从社科院作为"思想库"、"智囊团"的发展定位和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智库的需求出发,阐述国际化视野是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和研究的必然要求,进而对现代西方智库研究主题演变、发展模式变化以及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和研究的国际化道路进行梳理,并以湖南社科院为例,从开设智库培训班、出版智库研究专著、举办国际论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地方社科院的智库建设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地方社科院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首要的任务是明确其功能定位。所有智库最根本的职责都是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这相应地要求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在社会研究方法这一领域接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目前地方社科院部分科研人员的研究方法不规范已经成为制约社科院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上叶浙江老龄化峰值与社会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预测《浙江老龄化高峰与社会保障对策》课题组本课题为浙江省社科院'94重点课题《浙江老龄化高峰与社会保障对策》的子项目,由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牵头,会同社科院法学所、省城调队综合处、省劳动厅福利保险处有关同...  相似文献   

15.
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转型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社科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目前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地方社科院的新型智库建设都还面临重重障碍,如认识不到位,沟通渠道不畅通,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研究方法不适应等。因此,地方社科院要顺利实现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乡绅与明清上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具有相当地位和享有特权的社会阶层,乡绅在地方上担当的角色极为独特,由此政府也让他们承担起若干社会职责。围绕地方政务、赋役财税诸问题,乡绅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既有合作的一面,亦有冲突的一面。由于乡绅行为关乎一方风俗纪纲,与地方政局安稳也大有关系,所以时人常有“乡绅当自好”的劝诫。但是,明清时代上海地区却有一些乡绅挟势恃强,鱼肉乡里,从而激起民怨,发生过声振江南的“民抄董宦”等事件。这些恶绅劣宦的行为,给地方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妨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础研究注重理论思考,应用研究强调实践实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成地方社科院科学研究的两翼。当前,地方社科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关系处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内部管理侧重面的挑战、基础研究与智库要求的挑战、应用研究与理论创新的挑战。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加快地方社科院的全面发展,就要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培育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地方社科院的角色定位问题,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近年来,陕西社科院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办院思路,逐步明确科研重点,积极引导科研人员紧紧围绕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贴近决策,逐步成为省委、省政府想得起、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一、构建为党委和政府服务的载体(1)编撰蓝皮书。从1998年起,每年编撰《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卷、社会卷)蓝皮书,年底出版,年初发行,分送省人代会代表、省政协委员人手一册,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参考读物,深受社会欢迎。(2)编写《送阅件》。不定期的将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增强自身活力,拓宽发展空间,是地方社科院面临的重大课题。山东社科院自建立起,在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一直把突出应用对策研究作为科研主攻方向。在学科布局和科研资源配置方面,从立足山东、研究山东、服务山东的基点出发,着力加强直接为山东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服务的应用学科建设,使科研工作紧紧贴近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以及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促进…  相似文献   

20.
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地方社会科学院在为地方政府服务转型之际出现的功能定位方面的几个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地方社会科学院体制转轨后所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功能:基础研究功能、应用和对策服务功能、对外交流功能和创造知识与文化功能。这四个基本功能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促进地方社科院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