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信誉问题愈来愈受到企业家的重视。然而,什么是企业信誉?企业信誉与企业的关系如何?一个企业究竟怎样才能赢得信誉和维护信誉?搞清这些问题,不仅有益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而且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的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信誉,顾名思义,是指企业所享有的信赖和赞美的一种荣誉,也就是企业的名气  相似文献   

2.
跨国并购是目前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途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要求也日趋强烈。但是,就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大多失败的同时,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已经悄然展开,而且并购对象大多是中国的"龙头"企业或垄断企业,因而被形象地称为"斩首"行动。实证地看,这些并购活动往往对中国企业并不是最优选择,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产权制度不合理。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从产权制度着手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誉经济.在法律与信誉的关系上,张维迎先生提出的"信誉是法律制度的基础"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相反,法律是信誉的基础,是维护信誉的保障力量.当代中国市场信誉的缺失,主要原因是执法乏力和执法腐败.打造"信誉中国",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尤为重要。现实中国的相当一些企业,总体上仍旧停留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动物性"状态。如何通过刚性的外部约束机制规范企业由"经济动物性"状态进入"企业公民"状态,西北欧"职能社会主义"的某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将企业所有权的某些关键性职能结构性社会化,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双赢。  相似文献   

5.
所谓"信誉"是指诚实守信的声誉,它是交往双方长期诚实、公平、履行诺言的结果。由于企业是一个以创造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使客户感到安全、安心、满意,由此产生企业与客户间的信誉所带来的经济利润不是一次性的,于是企业与客户间的信誉才有可能引领和营建其他层面多种组合的信用,它是企业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信誉需要相应的条件去支撑,其中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是获取企业信誉的首要条件。日本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在世界企业界也是极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之一,企业信誉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两者密不可分,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从"丰田召回门"事件讨论日本企业信誉和员工的忠诚,探讨日本企业文化的历史源头,可以在更深的层面理解日本企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特征,以区别于西方近代工业社会中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良好的公司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平台,然而,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似乎不关心自己的声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欺诈行为随处可见,已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剖析我国企业不注重信誉建设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也遭遇了更多的非关税壁垒。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而"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我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核心问题,所以必须理性地分析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企业制度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企业制度的基本选择只能是根据行业性质、产品种类、企业规模来选择四种主要的企业制度;由于国有经济具有"财产代理制"和"超经济力量"的两大特性,使它们缺乏"自负盈亏"的动力和压力,所以非盈利性公益事业是它们的选择范围;由于存在着"一仆三主"(出资人所有权、企业法人所有权、经营者所有权的财产所有关系,股份有限公司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是竞争性企业的最佳选择。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个人所有、集体支配"这一特点,它又构成了社会所有制、公有制的一种特殊实现形式;中国企业制度的这一新结构既可保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又能真正实现当初国有化的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企业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企业,企业信誉得不到应有的张扬,不被人重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被还以本来面目。无论是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还是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都客观地要求企业构筑良好的企业信誉。  相似文献   

10.
商标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已越来越引起工商企业的重视,生产经营者把商标视为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象征,它的经济价值、信誉价值、权利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显示出来,使企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山东大地原始先民饮食具有嗜咸的特点,这为酱的开发利用奠定了需求基础。酱制食品尤其是鲁菜是酱对山东饮食文化影响的典型代表。山东人在制酱、吃酱、用酱、论酱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酱文化,它反映了山东人的高超智慧、技艺和人文精神,也反映了齐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山东酱文化的核心元素是"和",基本特征是"和谐秩序、仁义诚信、开放进取、雍容大度"。山东酱园文化、酱商精神的核心元素是"仁",基本特征是"忠厚仁爱、勤劳朴实、崇尚信誉、物美价廉"。山东酱商企业必须牢牢把握山东酱文化、酱园文化、酱商精神的核心元素和基本特征,建设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上,有的商品滞销积压,有的商品供不应求,名牌商品一直紧俏难购。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它们的质量信誉不同。所谓质量信誉,指的是商品的经济状况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用户对商品的满足、信任的程度。质量信誉是观念性的东西,但它对商品是否能畅销起决定的作用,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要使企业能够生存并得到发展,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商品)拥有良好的质量信誉,在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占优势,处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质量信誉的问题,寻求其规律,并用之于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就成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一项任务。本文以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为例,从货币形态上对质量信誉的有关问题进行定量描述,并提出算计方法。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待于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企业集群不仅仅是企业的空间集聚,更是企业间分工合作的有机体,集体理性的信誉载体。信誉是企业集群优势竞争力的基础,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提升企业集群绩效的前提,一方面,信誉是集群内企业纵向核心化的基础,另一方面,集群可以通过多边集体惩罚与排斥等方式促进信誉机制的形成,政府的集群政策应注重信誉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为中国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制度前提与社会前提,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使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作出经济发展榜样、改进对外发展援助等方面都有新变化。中国对外开放出现的新问题要求我们在国际经济合作上开创新局面。在增长方式转变上开创国际经济合作上新局面已是大势所趋,更多地以我国第三产业来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掌握企业"走出去"的新要求,更多地依仗农业技术与经营能力"走出去",这是追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几个趋势。改革开放的新选择体现为以中央政府为主体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将服务于企业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以中心城市为管理主体推进区域经济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我国的巨型跨国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适应这些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关于企业组织形式的探讨中,家族企业通常被视为是保守、低效率、内部纠纷纷呈的作坊式企业,不少研究者强调,家族式企业迟早要消失。但这一古老企业形态在中国大陆民营企业中的复兴却已是不争的事实,家族企业具有企业系统、资本积累、经营行为、信誉安排以及企业所有权方面独特的家族共同情感、观念和形式上的现实性和理性。本文就家族企业的兴起背景,结合经济环境讨论家族式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说明基于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其内在的演进逻辑在家族企业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贵州企业"走出去"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贵州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优势入手,提出了关于贵州企业"走出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社会网络型创业经济演化的特征,分析了我国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三种创业经济演化的形态特征,并逐一进行比较。揭示了"衍生经济"借助资源共享嫁接于"原生经济"的演化机理;通过对区域共生性企业社会网络的研究,剖析了社会网络型创业经济由"草根经济"向"榕树经济"的演化机理;认为创业企业借助密切的共生性企业集群社会网络关系,从而达到规避市场风险、谋求长期发展的目的,论述了社会网络型创业经济由"短头经济"向"长尾经济"演变的机理。由此构建了创业经济和社会网络的理论框架及演变机理,对区域性网络型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金平  荣芳 《东方论坛》2011,(3):117-120,125
当前的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现象,中国经济的"内循环"不畅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经济内循环不畅主要是由发展观念滞后、发展战略不当、金融扭曲等原因导致的。只有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才会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内循环,消除这种"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程啸 《华人时刊》2012,(6):8-10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信用经济时代"。诚实经营、讲究信誉与消费者和企业密切相关,它既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好处,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正如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总裁所说:"我们公司卖的不仅仅是电脑,卖的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到底有没有管理学,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没有管理学,更谈不上有企业管理学,在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诞生过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有中国式管理学,其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学"、"民本"和"和谐"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