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作人的"生活之艺术"思想中内存着对日本文化的长期体验和深刻认识。日本的"生活之艺术",构成了这一思想形成的感性土壤和现实印证,成为他反观中国文化,思考中国文化和改造人的精神的参照和借镜,为他倡导"生活之艺术"提供了现实依据和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2.
《一捧雪》传奇是明末清初现实主义戏曲大家李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作品。这部戏曲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现实批判性,艺术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美国文学领域最具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野性的呼唤》和《雪狼》是杰克·伦敦小说创作中"狼"情结的艺术体现。他对"狼"情结的执着有着深刻的文学渊源",狼"主题小说具有特定的社会意义。他在创作中逐步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并在其作品中充分的体现了"狼"情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探讨老舍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与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联系。文章从概述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特色入手,以充分例证说明老舍在小说创作中对该思潮的汲取主要表现在其作品对中国当时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同时还显示了老舍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技巧的纯熟掌握。文章认为,老舍以他融合了世界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之长处的独特的中国批判现实主义实践,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宝库,并以其善于借鉴,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后来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代现实主义电影思潮的变化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电影思潮在我国各种电影思潮中处于主要地位,在我国当代电影思潮中贯穿始终。现实主义电影思潮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巴赞的“写实主义电影观”、“影像本体论”与“现实渐近线”理论以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精神。这一思潮提倡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以便增强银幕空间的真实性;在表演方面则要求生活化,力求反映出生活本质,具有纪实性的特点。现实主义电影的内涵与外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手法与形式不断创新,其核心是对现实的深切关怀和深刻表现  相似文献   

6.
论《三峡好人》对电影艺术现实主义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电影史上经历了多次现实主义的思潮,产生了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从艺术创作应该以创造的主体性去超越现实的客观性这一观点出发,首先以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例,对电影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做了廓清和论证,分析了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并指出现实主义的特征,接着对影片《三峡好人》的现实主义特色做了具体的阐释和解读,最后对《三峡好人》中出现的“超现实主义”影像进行了揭示和剖析,指出其超现实主义的镜头是影片现实主义表达方式的延续,从而对《三峡好人》做出宏观的评价和微观的解析。  相似文献   

7.
美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无论作为方法、思潮还是观念,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随着20世纪社会和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现实主义内涵的游移不定与外在形态的弹性发展相互作用并连在一起,构成了“现实主义现象”。考察其中的几个主要文艺思潮或流派可以发现:一方面,现实及人们对于现实观念的变化必然体现在艺术中并对艺术产生影响,艺术文本的生成离不开现实生活;另一方面,艺术文本自身具有现实指向性,它必须以独有方式介入现实生活,才能实现艺术的价值。由此,它们共同称作或被称作的“现实主义”,能够作为我们探究艺术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8.
美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无论作为方法、思潮还是观念,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随着20世纪社会和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现实主义内涵的游移不定与外在形态的弹性发展相互作用并连在一起,构成了"现实主义现象".考察其中的几个主要文艺思潮或流派可以发现一方面,现实及人们对于现实观念的变化必然体现在艺术中并对艺术产生影响,艺术文本的生成离不开现实生活;另一方面,艺术文本自身具有现实指向性,它必须以独有的方式介入现实生活,才能实现艺术的价值.由此,它们共同称作或被称作的"现实主义",能够作为我们探究艺术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9.
在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中,表现了两种难以超越的内在见解,即"为艺术的艺术主义"和"为人生的艺术主义"的二律背反,也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立。本文以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罗生门》为例,拟从文中人物心理变化切入,尝试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性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0.
在呈现现实和影响现实两个维度上,现实主义具有丰富的审美与政治内涵,并且在电影理论的语境下与欧洲左翼思潮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具体而言,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不仅奠定了左翼影像的理论基础,更在艺术实践上树立了典范。本雅明揭示了电影艺术的双重政治属性,从而对左翼艺术在视觉维度上的超越性进行了深入挖掘。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的电影人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做出了各自的探索,从而将左翼电影的理论潜能落实为现实社会中的文化政治。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视觉维度上透视艺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学术语境,值得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来,孙犁作为战士、作家和学者,一贯稳健地前进着。及至晚年,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他的杰出的地位。作为战士,他具有伟大的人格,受到普遍的尊崇;作为作家,他的作品全部经受了历史老人的严峻检验;作为学者,他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对文艺美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尤为引人注目。他的现实主义思想得益于对中外文学遗产的吸收和借鉴,但主要还是对个人创作经验的总结,对当代文学运动的深思熟虑;他所提出的许多见解,渗透了战士的胆略、作家的忠诚和学者严肃、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样,就形成了他现实主义美学思想的基本特色:忠于当前和取信后世的统一;政治倾向和生活真实的统一;审美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统一;社会功利和艺术追求的统一。这里贯串着艺术的辩证法,体现出从审美——创作——作品——接受的文艺美学规律。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明确地要求艺术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真实地描写现实。这样规定的艺术和现实的关系,既反映了现实的发展规律,又反映了艺术的基本规律,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具有实践的品格,又具有理性的品格,也就是说,它既具有实践的基础,又具有理论的基础。如果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方法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越深厚,越坚实,越有独特性,那么,他的现实主义精神也就将越来越深刻,越有力,越有强烈的个性特色。鲁迅先生现实主义的巨大力量和鲜明特色,即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3.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都在强调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然而,詹姆斯的现实有别于物质主义的现实,也超越了清教主义的道德意识。他反对小说对现实进行刻板的模仿,以及生硬的道德说教。他的"智慧的现实主义"主张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去反映深刻的人性。他最重要的文学批评论文《论小说的艺术》力主小说的创作和评论都应打破物质主义的现实和教条的约束,而去贴近文学和生活的本质和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瞿秋白的译作中,所占比重最大、选择资料最全面、涉及面最广泛的是高尔基的作品。对于1930年前后的中国左翼文坛而言,高尔基及其作品的典范性对中国革命作家和革命文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高尔基的精神和作品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文学本身:高尔基成为无产阶级作家的理想化身,其作品被视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最佳范本。从范本译介、思想解读、文论阐释三个方面,瞿秋白介绍了高尔基的艺术成就与艺术思想,阐发了革命作家的典型特征,探讨了普罗现实主义文学观,强化了普罗现实主义文学是适合中国左翼文学的发展范式,为中国左翼文学的理论建设和创作提供了最完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式,也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一个真正杰出的艺术家总会在他的艺术实践和作品中闪射出进步的美学思想光辉。徐悲鸿先生的一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杰出的艺术作品,而且在他的艺术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美学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下面对徐悲鸿先生的美学思想作一些初步  相似文献   

16.
李觏的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在赋中尖锐地指出统治阶级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备乱”,不可热衷于佛道,而应“以生人为意”。他的这一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起到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作用,也体现了他的写作宗旨——康国济民。他的赋不愧为“愤吊世故,警宪邦国”之作。他的赋也有较强的艺术价值,铺叙细腻,气势壮阔;他在赋中对社会现实作了深入的观察,理智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赋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有着周密的逻辑推理,强有力的论据,使人无以置辩。  相似文献   

17.
阎连科的小说是一种"超越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写作,善于运用对视、荒诞、寓言化等叙事艺术,有着很强的真实性,融汇着深刻的现实思想批判,也使他的写作成为有生命力的常青之树。  相似文献   

18.
契诃夫是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巨匠,也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优秀的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以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当时丑恶的俄国现实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无情地批判。契诃夫创作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他在俄国古典作家的基础上,突出地解决了摆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面前的一个极困难的创作问题——怎样“从美学的观点深入到日常事物中去?”他从自己新的美学观点出发,选取平凡的生活素材,描写普通人物的命运(大胆地摒弃了当时在文学创作上的那种装腔作势和矫揉造作的一切陈规旧套),充分地本质地再现了沙俄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现实,使作家在思想高度和艺术革新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日本唯美派尤其是谷崎润一郎对白薇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白薇的作品对日本唯美小说情节结构的借鉴以及对女性"恶魔美"思想的借鉴.她后来的创作渐渐超越了日本唯美派只注重个人情感忽视社会现实的局限,反映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深刻的社会时代主题,从而使她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从白薇接受日本唯美派影响的事实中,也反映了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近代文学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冯雪峰在建国后8年多的时间里,将主要精力投到文学批评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勇于面对和回答文坛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注意对作家作品进行细致而客观的分析。在分析作品的思想价值时,也注重从艺术上去区别其优劣。他乐于发现新人、奖掖后进,也敢于批评错误、指出缺点。他对鲁迅生平及作品的评价中肯而有说服力。其文艺批评的思想资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现实主义是他文艺批评的标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