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石器时代是一个思考与探索的时代,人类的思维水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生殖崇拜。这三大原始崇拜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战胜自然和认识人类自身、探索宇宙奥秘和人类组织结构形式的伟大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
一文字自产生起,便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它的发展变化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有序运动。为了了解制约文字发展的各种因素,我们对文字的功能和性质作一个简明的分析。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语言交际的辅助工具。从文字到语言,可以分出形、  相似文献   

3.
生育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保证。古代先民的生育崇拜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字中也有所记录。通过对“姓”“好”“后”“祖”诸汉字的分析解读,可透示出先民们强烈的乞育意识和生育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4.
龙崇拜是一种灵物崇拜,属于原始宗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它有着一般原始宗教所共同具有的一些特征,如自发性、散漫性、复杂性等.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如神秘性、功利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龙崇拜至今仍以灵物崇拜的形式继续存在,并且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从兴隆洼石雕人像看原始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隆洼文化是我国北方目前发现最早的一种考古学文化类型。笔者对1984年8月挖掘的兴隆洼两尊石雕人像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从石雕人像上反映出了自然崇拜到生殖崇拜;生殖崇拜与动物崇拜并行的原始崇拜现象。  相似文献   

6.
漫长的原始社会对于全部人类历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奠定了人类历史的开端和基础。原始社会的文化模式具有强烈的自在性和自然性。在原始社会,人类在总体上有了朦胧的类意识,而且这种类意识一开始就与宗教神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文章主要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的演变中探讨原始社会人们的精神觉醒历程。  相似文献   

7.
石棉藏族自称“木尼洛”,主要分布在以松林河为界的猛总、木耳、俄足、足富、移基塔、改池、共和等山寨村落,习惯上称“上八堡”。其中以猛总、木耳最为集中。这里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交接的过渡地带,邛崃山脉、大雪山脉群山纵横,地表崎岖、地貌复杂,平均海拔在2600米以上,森林密布、群峰陡峭,气候恶劣,交通阻隔。据祖辈相传,石棉藏族是二十几代以前从康定贡嘎山麓的木雅城子逐草游牧,沿山狩猎,经九龙沿洪坝河辗转迁徙,然后定居此地,刀耕火种,改习农耕的。他们以种植青稞、荞子、小  相似文献   

8.
巫术在远古时代是人们生活的核心,汉字是先民以概念的形式和理性的认识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概括。本文旨在通过"对鬼""﹑巫""﹑修""、姅"等相关汉字初形、语义场的分析,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以考察原始巫术的源头发生,追踪其流变历史,探析其形式背后的规律。我们认为,巫术的实质是一种错误联系,"但公众巫术"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巫术应进行辩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与《石棚山M52原始图画文字的破译》为姊妹篇.前文已释读了石栅山M52直腹罐上的7个字“织,豆,田.窑,窑,豆,窑”.从而破译为一篇原始祭文;又释读了M20彩陶钵上的1个字“亚”.这8个原始陶文的年代,早于夏代约两个世纪,早于殷商武丁时期的甲骨文约有千年.本文专门讨论其造字的象形之法,归纳为“双边对称省形法”、“独有特征标志法”、“结构原理示意法”。这三种方法均被后来的金文、甲骨文所继承发展.这些事实说明,赤峰原始陶文是汉字的源头.在考论过程中,又释读了商代铜器“子”觚上的字为“窑”,是的异体字,因此甲骨文的字也应读作“窑”.并且认为,石栅山M52“豆”字下部的△形符号(小河沿文化豆座上△形镂孔的如实再现)所包含的观念是对高高在上的鬼神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10.
苗族原始崇拜中的哲学社会思想萌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原始崇拜作为原始宗教意识的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哲学社会思想的萌芽.本文力图从苗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中挖掘出其中的哲学社会思想.原始崇拜为苗族先民的想象力提供了遨游的空间,使其思维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反映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原始宇宙观的,有很多所谓“化生”神话。诸如印度的“自在”死,其头、目、发、骨、腹分别变成天、地、日、月;中国的盘古死,其气、眼、筋、肉、发、皮、毛等分别变成日、月、星、山、河、谷及草木等等,这些都是古代民族的“化生”神话。茅盾论及人类学派对神话起源的解释时曾指出:“一切神话无非是原始的哲学、科学与历史的遗形。”的确,后人从这些神话中除了发现古人的不少历史和科学之外,还发现了不少原始的哲学认识,诸如对天地起源,宇宙结构,人类起源的认识,等等。  相似文献   

12.
青海蒙古族的原始崇拜及生态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蒙古族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深感宇宙天地是世间万物之恩威父母,自然界是世间万物生存发展之摇篮,世界上的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崇高礼物,绝对不能任意践踏和伤害。因此,他们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积极加以保护和利用,维护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禁忌与原始宗教联系紧密。在经过无数次体验和实践,禁忌逐渐成为一种固定不变的行为模式为人们所遵守,并表现在人们宗教活动、饮食、服饰、生产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傣族社会中,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禁忌逐渐演变为原始习俗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固定的行为模式,并凭借鬼神和公共权力的权威对公众产生了约束力,成为影响早期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成为推动原始宗教最终形成法律化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在茹毛饮血的史前时期,原始人类出于对自然力的被动性认识和理解,而凭空加上了许多幻想的成分。根据近现代对大量原始艺术遗存(遗物与残存部落)的发掘及考察,可以看出原始信仰诉诸于艺术创造中的浓厚的宗教色彩。在阶级社会出现之前,这种旨在影响或控制客观对象而生发的原始的巫术崇拜,在史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遗物或遗存不同程度地揭示出来。本文主要以这些艺术遗存为线索,分别论述了原始人类对天体、土地、山石、动物、女性等等的崇拜,力求较深入且全面地探讨原始人类的思维观念与客体存在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原始艺术所特有的那种复杂性和神秘性,从而为该课题的研究勾划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自然崇拜在端木蕻良小说叙事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作家注重挖掘古老民族和大地之中的原始潜能。他小说中人物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他的小说中有一种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生命意识。图腾意识和人物塑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英雄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是其小说叙事的显著特征。自然崇拜是端木小说的原始底蕴。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观在我国古代已经存在了。通过对汉字形符以及以形符为中心形成的一系列字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华民族有原型范畴观和范畴观,并能根据不同的观察视点凸显事物某一特点而形成相关的次范畴。对字体的构造,还源于先人们空间的地标和射体的参照观,它们或直接取自人和人的身体器官、或间接采自人的各种实践。大量以人为基础的汉字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人类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17.
对日本人来说,“城”这一传统建筑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财产,而近世城中首次出现的高耸入云的“天守”又被认为是近世城的象征之一。无论是城还是天守,都是军事、政治的产物,但其又具有文化精神方面的深刻含蕴。日本人内心的自然观可以说是天守中所隐藏的精神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日本人来说,“城”这一传统建筑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财产,而近世城中首次出现的高耸入云的“天守”又被认为是近世城的象征之一。无论是城还是天守,都是军事、政治的产物,但其又具有文化精神方面的深刻含蕴。日本人内心的自然观可以说是天守中所隐藏的精神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19.
梅山文化是古代湘中梅山地区的区域文化。宗教信仰在其整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它宗教相比,它独具特色:把鬼神人性化,又把万物神格化,人与神鬼和谐共处于同一文化氛围当中,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原始人性崇拜特色。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大禹的神话和传说,是中华上古文化中最发达和辉煌的一个篇章。夏人的宗禹自不必说;在殷墟卜辞中,可以看到商人也有祭禹的传统礼制,《诗经》中的《长发》和《殷武》两篇,则分别从地理、历史两个方面把禹说成是中国的始祖;而顾颉刚认为,直到周代人的心目中,最古的人还只是禹。另外,北方的匈奴、南方的百越等族,也都将他们的世系追溯到禹。由此可见,大禹崇拜曾是遍及中华大地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在禹的身上可能积淀着史前宗教文化的全部信息。对于这一信仰的研究,实是中华宗教文化领域中一个十分关键的课题。从对有关资料的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