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台湾陈水扁上台以来不断加快分裂的步伐,从暗地里“台独”走向公开“台独”,从文化“台独”走向宪制“台独”,最近又推行“公投”制造两岸紧张关系。“台独”分裂危机日益加剧,解决台湾问题已经十分紧迫。一定要认清陈水扁与台湾当局的“台独”本质。“台独”的本质是卖国主义。制止“台独”分裂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两岸统一的道路不会平坦,但终究是能走通的。台湾民众要以史为鉴,不要丧失和平统一的契机。美国不会无条件地当台湾的保护伞。被分裂势力牵着鼻子走,就会拖祖国统一大业的后腿,甚至会走上分裂祖国的危险道路。选择谁当台湾领导人,就要承担这种选择的后果。泛蓝胜出的可能性更大,我们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2.
大事记     
《福建社科情报》2006,(5):F0003-F0004
7月份 27日为期两天的“经续会”登场。陈水扁出席并声称,在“‘台湾优先、投资台湾优先’基本思维与架构下,拟定两岸经贸政策”。“经绩会”总计达成516项共同意见,原在“小组会”中被台联党删除的两岸直航与大陆投资40%上限等议案列为“其它意见”。  相似文献   

3.
近来,陈水扁明显升高了“台独”调门。针对二阶段“修宪”,陈水扁强调“宪改”工程的主轴就是要破除“大中国”意识。8月2日,在接见美国“福尔摩沙”基金会亲善大使时,陈水扁抛出了所谓的“中华民国四阶段论”。8月6日,在出席台联党4周年党庆时,陈水扁又提出了“一个原则、三个坚持、五个反对”所谓处理两岸事务的准则。  相似文献   

4.
布什执政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了一系列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事端,这反映了美国对台政策正在出现新变化。美国多年来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政策”,但自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正在走向“战略清晰”,具体表现为美国的“一个中国”原则“空心化”、美国启动与台湾的准军事同盟关系、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政策的新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企图利用台湾继续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是台湾海峡两岸互动影响的结果。美国对台政策可能将进一步清晰化,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最近,陈水扁抛出所谓“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并宣称将组成“九人推动小组”加以落实。这是陈水扁为缓和岛内外压力、捞取选票、深化“一边一国”的新花招,“两岸和平”烟雾弹背后掩藏着不可告人的“台独”阴谋。  相似文献   

6.
陈水扁上台以来,挟美国支持之“胆气”,在两岸问题上不妥协、不让步、不谈判,并变本加厉一味向“台独”前进。最近两岸相继军事演习,随后吕大嘴抛出了“两岸关系是准战争状态”的说辞,以及近来台湾当局图谋与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建立准军事同盟关系,企图挟洋人力量对抗祖国大陆。台海局势似乎呈现出一条令人担忧的下降曲线。  相似文献   

7.
民进党及陈水扁以分化台湾,同时也分离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危险策略取得台湾的执政权。其继续执政必须面对直接影响岛内民众生计、生活方式与政治前景的两岸关系。尤其是在台湾经济必须依靠大陆腹地才能步上“长多”轨道的现实之下,如何选择两岸经贸政策,成为岛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对民进党大陆经贸政策的回顾中总结其特性.并对未来的走势作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1日,陈水扁发表元旦祝词,内容称将继续“催生台湾新宪法”,推动“新宪公投”,并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所谓两岸经贸新思维。陈水扁的元旦祝词一出,即引发台湾各界的强烈反弹。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5月陈水扁正式执掌台湾大权后,其在“三通”问题上大耍两面手法,一方面作出积极姿态,表示将大力推动两岸“三通”;另一方面则多方设障,竭力阻挠“三通”的正常发展。本文着重就陈水扁上台三年来在“三通”上的主要做法作一分析,以揭示民进党执政当局在“三通”上的真实嘴脸,让世人了解两岸“三通”迟迟无法实现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陈水扁的“废统”闹剧是严重伤害两岸关系的“逆向操作”,在美国的强力干预下以“终统”落幕。其不顾岛内、大陆和国际社会同声谴责,一意孤行,已陷失道寡助的孤立境地。陈水扁选择已成鸡肋的“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做文章,是无力挽回厄运的困兽之斗。其借“终统”转移民众对执政当局不满的视线、玩弄法理“台独”制造新的台海危机、拉美国“护独”的套路不可能得逞。但对其继续推进法理“台独”的可能事变,要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1.
民进党及陈水扁以分化台湾 ,同时也分离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危险策略取得台湾的执政权。其继续执政必须面对直接影响岛内民众生计、生活方式与政治前景的两岸关系。尤其是在台湾经济必须依靠大陆腹地才能步上“长多”轨道的现实之下 ,如何选择两岸经贸政策 ,成为岛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对民进党大陆经贸政策的回顾中总结其特性 ,并对未来的走势作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当局两岸关系政策的变与不变,是当前两岸关系的症结所在。两岸关系僵局的突破及协商的恢复,根本取决于台湾当局对待“一个中国”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要闻点击     
陈水扁的“两岸协商构想”陈水扁日前提出要在“总统”大选后,根据“一个原则、四大议题”与大陆进行正式谈判,包括签署《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协议》、互派常驻代表、互相承认管辖权等。“一个原则”指的是“确立和平原则”,其中又包括四点:确立共同维持和平的责任并寻求合作共  相似文献   

14.
去年8月23日,陈水扁抛出台湾与大陆是“一边一国”的同时,首次提出“认真思考‘公投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陈水扁有意为举行“公投”进行舆论试探与铺路。只是“一边一国”引起岛内外的强烈反对特别是美国的不满,陈水扁不得不派人到美国“赔礼道歉”,重申“四不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陈水扁一家丑闻缠身,倒扁浪潮风起云涌。面对空前的执政危机,为了转移民众的视线,陈水扁和民进党执政当局公布了台湾“国防报告书”,炒作“大陆军事威胁”,并进一步加快了军事“台独”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台湾政局主要是围绕2004年“总统”选举这一主轴展开的,泛蓝、泛绿两大阵营为争夺执政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煽动民粹,陈水扁在岛内掀起一波波“台独”浊浪,并成功地主导了选战议题。为扭转被动挨打局面,泛蓝阵营策略性调整两岸政策立场,在“公投立法”等议题上由保守  相似文献   

17.
苏贞昌公开表示,“两岸经贸论坛”的共识,只要对台湾有利的,可以全盘考量推动,不必因人废言,但是推动时仍要坚持以台湾的主体为前提。“新闻局长”郑文灿又跟着解释,对于两岸政策都是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两岸政策必须站在坚持台湾的“主体性”以及政策的主动性两个前提下推动。  相似文献   

18.
“台独”倾向的陈水扁当选为台湾新一任“总统”,台湾政局由此发生重大变迁.民进党取代国民党成为台湾’‘执政党”,两岸关系朝非和平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增大。对于民进党的上台,美国出于基本战略利益的考虑,在其对台政策核心不变的情况下,也相应调整了对台关系。本文分析了美国调整对台关系的表现及其原因,并对美国对台政策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陈水扁在两岸关系上不断抛出“台独”言论。先是在元旦讲话中重申了2008年台湾“法理独立”的时间表,即2006年制定台湾“新宪法草案”,2007年进行“新宪法公投”,2008年实施“新宪法”。接着在大年初一,正当两岸同胞欢庆佳节、融融相贺之际,陈水扁抛给台湾民众的新春贺礼,竟是所谓“三个诉求”的“台独”言论,再次为两岸关系蒙上厚厚的阴影。  相似文献   

20.
大年初一,正当两岸同胞欢庆佳节、融融相贺之际,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抛给台湾民众的新春贺礼,竟是所谓“三个诉求”的“台独”言论,再次为两岸关系蒙上厚厚的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