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悖论是由于语言表达层次出现混淆而导致的一种自相矛盾.通过分析著名的理发师悖论、金山悖论和说谎者悖论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一直以来在语言学研究范围内被学者广泛争议和探讨的语言悖论所体现的哲学问题.即人们可以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建造一种克服日常语言缺陷的理想语言,用这种语言表达思想,就会像用数学和逻辑语言那样精确和严格.但是,由于人类思维本身存在着矛盾性,因而造成了语言悖论存在的特殊性.正如日常语言的模糊性更好地体现了语言本身的魅力,语言悖论的存在也从哲学方面说明了人类思维的矛盾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悖论研究八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哲学界和数学界对悖论(paradoxes,antinomies)问题的研究,算来已有八十多年了。这个问题牵涉到逻辑和哲学。具体说来,它还同“公理化形式系统”、“判定问题”等数理逻辑上的实际问题有关。因此,它不但有深刻的哲学意义,也有实践意义。八十年来关于悖论问题的文献已经很浩瀚。但西方哲学界和数学界对这个问题至今还在热烈讨论,公认并没有得到圆满的解答。随便翻开一本最新的西方逻辑学著作,都是这么说。例如,最近出版的杰罗姆·马立兹著的《数理逻辑导论》(1979年美国Springer-Verlag版)一书中,在谈到罗素悖论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齐勇 《求是学刊》2020,47(2):58-65
对哈贝马斯的研究中,将其定义为当代批判理论家已成普遍现象,但仅仅如此就使得哈氏理论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被遮蔽,其深刻性和独特性变得模糊。哈贝马斯与亚里士多德古典实践哲学传统关系极其密切。依据实践哲学的定义和基本问题框架剖析哈贝马斯实践哲学的核心问题和基本概念,厘清其与实践哲学传统的关系,可以揭示出其交往实践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古典实践哲学的继承与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前,一些通俗介绍西方哲学史的著述论到古希腊爱利亚派芝诺的哲学时,几乎都举芝诺提出的“二分法”、“阿基里斯追不上龟”、“飞矢不动”等论题为例,说明他形而上学地否认运动。但是,这些论著并没有进一步分析芝诺是在什么意义上否认运动的,就紧接着用运动的感性事实来批驳起芝诺来。他们嘲讽芝诺是“睁眼否认事实”,并说:“只要人们用扔出一块石头的事实,只要人们看看运动场上运动员你追我赶的事实,就能有力地驳倒芝诺的形而上学。”这样,就使得人们产生了一种印象:似乎芝诺是从感性确证性上连运动的经验事实都否认了。芝诺果真连飞箭在…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近代以来由启蒙所带来的各种悖论问题进行了重新反思,并对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福柯、德里达等哲学家的相关思想进行了梳理、比照和批判性的检讨,指出其各自得失,提出在伦理实践的层面上寻求走出启蒙困境的道路,从而避免对启蒙进行二元论解释.文章试图以卢梭晚年的思想和生活为例来重新理解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审慎"的"实践智慧",用以发掘我们这个时代的"启蒙"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是在代表古希腊哲学发展最高水平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的逻辑基础上提出的,其实体不仅保留着原子论和理念论否定现实感性而维持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而且也注入了经验的成份,并使经验的因素在事物的构成中起基础性作用。依据"实体"的不同性质实体的指向也发生着改变,在《范畴篇》中,实体分为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前者指个别事物,后者指个别事物的属和种,当对个别事物进行研究时,实体的指向是物质或质料实体和形式实体以及质料与形式的综合物,归纳起来实体具有四层含义:在范畴上,第一实体指的是个别事物;在原理上和定义上,第一实体是其所是的是;在认识上,普遍可以成为第一实体;在最初因上,神是第一实体。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的意义在于实体的划分蕴含科学与哲学内在的矛盾的分化;实体的指向奠定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研究基调以及综合实体揭示的哲学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粗略地说,古希腊哲学是一种宗教哲学:在中世纪,哲学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沦落为证明基督教信仰的工具;近代西方哲学则试图以理性的名义压制宗教信仰.不满干近代西方哲学的这种世俗化倾向,俄罗斯哲学重拾哲学的宗教性这一古老的主题,这既表现在俄罗斯哲学的问题意识之中,也表现在其独特的方法上.然而,正是这种调和哲学和宗教关系的努力使俄罗斯哲学包含了不可克服的悖论.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学界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是一种显学,而对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论探讨则是这一比较研究的基础。以安乐哲为代表的一种观点认为,中西哲学具有不同的哲学和文化背景,比较哲学的任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寻找彼此之间互相补益的方法。而以牟博为代表的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中西哲学之间可以在承认各自文化背景差异的情况下,概括归纳出一个共同的哲学问题,中西哲学对这一共同问题可以有各自的解决方案和途径;通过综合、调整这些不同的解决方案和途径,取长补短,可以形成一种对于这一共同问题的确定答案。本文通过荀子与亚里士多德比较哲学的案例分析,认为在中西比较哲学中可能需要同时采纳上述两种观点。这就是,在承认中西哲学之间存在文化背景差异的前提下,寻找到二者所关心的共同问题,进而探讨二者所采取的研究策略之间能否找到"互相治疗"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芝诺论证事物是“一”而不是“多”的二难推理 ,留给后人诸多谜团。文章对其推理的全部过程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拆解 ,然后主要以物质存在的层次性和层次之间“关节点”的矛盾性观点对芝诺的思想进行了破斥。  相似文献   

10.
一、论悖及其类型在古代西方一般把凡是与常识、常理相违的命题和推论都称之为悖论(paradox,antinomy)。这种悖论今天也可以称为“广义悖论”。狭义的悖论现在是指一种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状况,即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或推论看上去合理,但从中却推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者证明了这样一个复合命题,它表现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的等值式,那么这个理论就包含了悖论。莱姆赛(F·P·Ramsy)通过研究认为悖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逻辑悖论(logical paradoxes)或集合论悖论(paradoxes of set theoy),一类是语义悖论(sematical paradoxes)。  相似文献   

11.
刘宇 《求是学刊》2012,39(3):28-34
亚里士多德早期、中期和成熟时期关于实践智慧概念的阐述中,隐含着一条逐渐摆脱柏拉图主义的线索,由此实践智慧也摆脱了理论智慧的阴影,成为独立的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而在这个摆脱过程中,亚里士多德所依赖的思想资源主要是伊索克拉底.伊索克拉底与柏拉图针锋相对地阐发了一种完全针对具体实践事务的实践智慧,这一点得到亚里士多德的充分消化和吸收.在亚里士多德成熟的实践哲学中,实践智慧主要具有伊索克拉底式的形态,但同时在实践智慧的规范性方面更接近柏拉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肖峰 《创新》2017,11(6):61-69
网络时代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由此形成了虚拟社会化或虚拟交往的人际新关系。虚拟社会化对于现实交往既具有积极意义,也形成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在扩展交往的广度时影响了交往的深度,形成了浅交往、弱连接的泛化,甚至导致了"群体极化""信息茧房"和"5A"等负面效应,构成为互联网对人和人之间既连接又隔离的交往悖论。认真看待和解决这一悖论,是信息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伦理"和"道德"的概念辨析,不是出于思辨哲学的形上偏好,而是因为它们标志着道德文明和道德哲学发展的诸历史哲学形态.孔子开辟的道德强势话语下伦理优先的"中国传统",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理智的德性"高于"伦理的德性"的"西方传统",都经历了历史哲学的三期辩证发展,它们在现代都遭遇到伦理与道德的深刻矛盾.与西方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的矛盾不同,伦理-道德悖论、伦理-道德二元对峙,是这一矛盾的中国形态.它表明,中国道德哲学与道德文明已走到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关头,其历史哲学前景既不是传统性的"合",也不是现代性的"分",而是伦理-道德生态的辩证建构.伦理-道德生态,是其历史哲学的现代中国形态.  相似文献   

14.
过程范畴与过程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曾指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并认为特别是从黑格尔以来,“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已经“深入一般人的意识”.①由此,我们往往习惯于把近代以来尤其是现代的主流哲学称之为“过程哲学”,而以“实体哲学”一词概括前此哲学的本质特征.以两个范畴标志两类哲学难免失之笼统.需要推敲给予明确的问题是:作为哲学范畴的过程应作何界说?以过程标志某一种哲学的根据是什么?与此相关相对的实体和实体哲学又当如何理解?实体哲学怎样过渡到过程哲学?弄清楚这些问题,也许会为当前的哲学论争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加达默尔的解释学强调理解、解释与应用的合一,其实应用就是实践的应有之叉.加达默尔重点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对技艺、科学与实践智慧有明确的区分,并指出了科学的自然知识和实践的人文知识的区别.在科学呈现出一种技术化趋势,并成为一种自律的统治力量的当代,加达默尔重新恢复了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重要性,解释学不仅是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它直接面对人的存在与活动,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讨论的是人的"生存"、"自由"、"幸福"和"善的选择"等这些对人类来说最为至关紧要的问题.解释学作为实践哲学,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解的视角,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的存在方式,解释学的真理可以使我们重归人文精神宝贵的精神家园,而这正是每一个现代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可以用实践哲学来加以概括,这种概括应涵盖其思想的前后期.然而,作为前期代表作的<真理与方法>在这方面所占比重和篇幅很小,以致人们很难将它与实践哲学联系起来.其实,伽达默尔这部经典本身就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它集中体现于该书第二部分的"亚里士多德解释学的现实意义"一节中.此节包含作者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种解释学的解读,可视为<真理与方法>的核心,它奠定了伽达默尔整个实践哲学的基础,并影响到其后期思想发展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
悲剧悖论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很难解释悲剧在引来痛苦和悲伤体验的同时,何以又诱发出审美愉悦。悲剧艺术论中包含了下列两种从哲学上说是令人费解、互相矛盾的陈述:就其为悲剧而言,作品拥有产生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避之唯恐不及的痛感的性质,例如震惊、恐怖、怜悯和悲哀等等。但是同时,悲剧的读者或观众却又从中  相似文献   

18.
悖论文献访求漫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这曾经是一个悖论,但时间已给了它一个证明。”——威廉·莎士比亚“读者不妨试试如何解决悖论。从悖论问题提出半个世纪以来,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没有任何一种答案能得到普遍的认可。”(《元数学导论》,第40页) 这是五十年代初,克林对于悖论研究所作的小结。到了七十年代末,新版《英国大百科全书》中,克林撰写的《数学基础》一文,关于悖论问题,仍然说:  相似文献   

19.
董学文 《学习与探索》2007,1(1):180-185
“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性的概念。自晚清至今,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构建过程中,也无法避免地存在多种悖论现象。它有时空两方面的因素,是在被动与主动的双重压力下出现的观念上和逻辑方法上的悖论选择。同时,在这一进程中还制造了对西方理论的依赖和事实上的某种歧视性。  相似文献   

20.
孔多塞(M.Cowhrcet)最早发现了“投票悖论”,经由布莱克(D.Black)的研究重新引起理论界重视。投票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了政治投票作为一种社会选择机制的不完善性。阿罗更是对社会选择作了公理化、抽象化的研究和表述,提出了著名的阿罗定理,揭示出社会选择悖论。很多研究者对阿罗定理的强条件作了放松的尝试,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社会选择悖论似乎牢不可破。为有助于对社会选择难题的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文对社会选择悻论的原因作出自己的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为了避免陷入社会选择悖论的困境,必须在前社会选择阶段对于社会的基本价值规范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