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13年秋,李大钊在赴日本留学之前,曾给友人天问写了一首诗,题为《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诗的内容是: 班生此别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矄。去国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风尘河北音书断,戎马江南羽檄纷。无限伤心劫后话,连天烽火独思君。此诗最早发表于1913年《言治》月刊第6期,1959年后,随着李大钊诗文的编选出版,一直为我国的文化界、史学界所重视,在广大读者中广为流传。1959年肖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选了这首诗,1979年周红兴、李如鸾著的《李大钊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诗歌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李大钊的诗歌是他生命的火花,也是他那个时代生活的闪光。和他“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的雄文一样,它们同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李大钊诗歌现存二十七首。其中旧体诗十九首,白话新诗八首。旧体诗以写于一九○八年的《登楼杂感》二首为作者留下来的最早诗作。写于一九一七年八月的《复辟变后寄友人》一诗则为晚出;《登楼杂感》、《哭蒋卫平》、《岁晚寄友》和《吊圆明园故址》等十二首发表于《言治》月刊,《筱舫寿山将往阿尔泰,诗以赠之》、《前意未尽更赋一律》和《复辟变后寄友人》等六首刊于《言治季刊》。写于一九一八年夏至一九一九年十一月间的白话新诗,大多发表于《新青年》和《少年中国》等刊物上。这些诗篇无论旧体或新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很值得我们珍视、研讨、借鉴与发扬。李大钊诗歌最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的,第一是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早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时期就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反帝爱国志士。他将自己学习的小楼题名为《筑声剑影楼》,借高渐离击筑的英雄事迹表达自己反帝反清的爱国决心与愿望。他在《登楼杂感》二首中写道: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研究李大钊的思想、搜集李大钊的著作的专家不少,也编辑出版了许多有关李大钊著作的《年表》、《目录》、《文集》和《选集》。在国内,有刘弄潮的《李大钊著述目录试论》、文操和蔡尚思的《守常同志遗著目录》、张次溪的《李大钊先生传》附《著作年表》、张静如的《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附《著作年表》、文操的(试编李大钊(守常)遗著系年目录》《补正》《再补》、人民出版社的《李大钊选集》和《李大钊传》编写组的《李大钊传》附《著作目录》;在国外,有日本丸山松幸和斋藤道彦的《李大钊译著文献目录》。这些《目录》、《年表》和《选集》为研究李大钊同志的思想提供了方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同志于1916年8月15日———9月5日在《晨钟》报工作了22天,学界对这段时间李大钊的行动和思想状况一直众说纷纭,本文拟从李大钊在《晨钟》报的地位、《晨钟》的影响、李大钊的工作情况、交游情况以及他后来离开《晨钟》的原因等方面入手,一一考述梳理...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有好几篇文章众口一词认定: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是写于1911年,发表于1913年的文言小说《怀旧》(收于《集外集拾遗》)。为什么真正应当属于“第一篇”,而又早于《怀旧》八年创作的《斯巴达之魂》(收入《集外集》)却被人们忽视了呢?这可能首先是因为鲁迅在1934年5月6日在致杨霁云的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1889—1927)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又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和著名学者。为纪念他诞辰95周年,本文根据五十年来报刊所载有关论文,资料及史实考证等,对李大钊研究的情况作一概略的回顾。 一、一九二七——一九四九年 1927年4月李大钊殉难时,北京已处于奉系军阀的血腥统治之下,只在当时的武汉和国民军总部驻地潼关举行了群众性悼念活动。5月4日,汉口《民国日报》曾以《五四与李大钊》为题发表社论,号召人们从悲哀中生出更大的勇气与反革命派决一死战。5月16日汉口举行万人追悼大会,张太雷代表中共湖北省委致悼词。同时在潼关也召开了追悼集会,冯玉祥在唁电中称李大钊为“新思想界的泰斗”,“伟大的革命导师”。同一时期,维经斯基(共产国、际代表)、孟冰(袁玉冰)、高一涵等也先后在《响导》和武汉《中央日报》发表文章,介绍李大钊的生平事迹。三十年代,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的李乐光同志,在极困难的情况下收集李大钊遗文。李乐光1933年被捕后,文稿辗转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准备发表,并请鲁迅作序。为此,鲁迅写了《<守常全集>题记》一文,高度评价李大钊的遗文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  相似文献   

7.
<正> 这是六十三年前李大钊在《Boishevism 的胜利》一文中写的一句历名史言。它是一种预言,也是一种信念。这种预言和信念,是对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的估价,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的炮声,震动了中国思想界。李大钊独具慧眼,以他对历史  相似文献   

8.
孙犁是一位创作与理论并重兼长的作家。他在四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不仅写了大量优美动人的文学作品,而且写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理论批评文章。他在中学学习时就写了关于《子夜》的评论,发表在开明书店办的《中学生》杂志上。抗日战争开始后,孙犁结合斗争的需要,先后写了《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文艺学习》(即《区村和连队的文学课本》)等理论著作。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孙犁又写了不少理论批评文章,汇集成《文学短论》一书。从1956年到1976年,“十年废于疾病,十年荒于动乱”,基本上没有写什么东西;但当他重新提笔以后,又写  相似文献   

9.
鲁迅创作《铸剑》这篇小说的时间,据拙作《鲁迅在厦门》(作家出版社一九五四年十月出版) 一书所说是:“《故事新编》中《铸剑》和《奔月》两篇,一写于十月,一写于十二月,都是在集美楼上写的。其中《铸剑》一篇原名《眉间尺》,首先登在厦门大学学生所创办的《波艇》月刊上。”其后,收到某师范学院同志来函洵问:一九二七年四月三日,《鲁迅日记》记云:“作《眉间赤》讫”。究竟这篇小说是一九二六年十月作于厦门大学,还是一九二七年四月作于中山大学?其后,又看到《鲁迅与<波艇>》一文说:《铸剑》作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学的领导思想是无产阶级思想。在创作上最早反映这一特点的,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在理论方面,则是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李大钊这篇文章,主张新文学要反映社会现实,“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应该以“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作为新文学运动的  相似文献   

11.
朱文通多年致力于李大钊生平思想研究。我和他相识也是在一次有关李大钊的学术研讨会上。他主编的《李大钊年谱长编》(以下简称《长编》,44万字),作为《燕赵文化丛书》的一种,于2009年底由  相似文献   

12.
谭双泉同志在《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论战——兼驳‘四人帮’对李大钊同志的诬陷》和《论五四前后马克恩主义反对胡适派改良主义的斗争》两篇文章中,将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论战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胡适发表《不朽——我的宗教》(1918年冬)、《实验主义》(1919年春)和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1918年11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5月)的战斗;第二阶段是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1919年7月)和李大钊的《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年7月)的战斗;第三阶段是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1919年11月)和李大钊的《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1919年12日),《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1920年1月)的战斗”作者提出的新看  相似文献   

13.
正王艳萍教授多年从事李大钊研究,曾参加过《李大钊人格风范》、《李大钊史事钩沉》等书的编撰,近年来更是日益精进,不断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李大钊与唐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40万字)就是她从事李大钊研究的代表作。该书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李权兴为学术顾问,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永山、著名学者张静如分别作序。综览全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一、河北学者撰写的有关李大钊研究的首部个人专著。回顾李大钊研究的学术史,如果不计李大钊逝  相似文献   

14.
<天雨花>性别意识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弹词《天雨花》流露出的是十分典型的女性创作意识 ,主要体现为 :贯穿于作品的反抗男权统治的描写 ;对于婢妾的敌视 ;在情节安排中流露出的衡量男性的价值尺度 ;以及描写家庭生活时不写性只写情。以上诸特征 ,使《天雨花》文本所体现的性别意识 ,大不同于男性作家所创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阮章竞同志的《漳河水》写于一九四九年三月,改定于同年年底。这是诗人继《圈套》之后创作的又一长篇叙事诗。它不仅标志着诗人在创作道路上的重大发展,而且也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出现于解放区诗坛的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漳河水》写的是太行山区漳河边上妇女翻身斗争的故事。它通过三个妇女在旧社会所遭受的苦难,翻身斗争的历程和解放后的幸福生活的描绘,深刻地表现了妇女解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没有明确阐述自己辛亥革命前的政治倾向,但《岁晚寄友》为此提供了线索.《岁晚寄友》的写作时间,学界基本持辛亥革命后和1909年冬两种说法,考察李大钊《岁晚寄友》中的关键词及其他几首早期诗歌,《岁晚寄友》作于1908年底至1909年初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17.
裴赞芬与宋杉岐的学术专著——《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系从现代政治学与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的学术著作.全书30万字,除《绪论》外,分八章探讨了李大钊的政党观、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李大钊与北方各地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及发展、李大钊与国共合作、李大钊与共产国际、李大钊最后的革命实践以及李大钊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启示等.  相似文献   

18.
茅盾不仅是著名的的小说家,杰出的散文家,而且是革命战斗杂文大军中的一员主将,在杂文创作上也是硕果累累。早在20年代初,他就为《文学旬刊》“写了许多杂文”,1925年又在《文学周报》和《小说月报》上发表过不少“文学评论和杂文”。后来,有人把他和鲁迅先生并列称誉为《申报·自由谈》的两大台柱。抗战时期茅盾来到重庆,用他的笔为神圣的抗战鼓与呼,在写小说和剧作《清明前后》的同时,还积极从事杂文创作,获得丰收,于1945年出版了杂文集《时间的纪录》。  相似文献   

19.
朱成甲 《河北学刊》2004,24(5):195-200
郭沫若与李大钊在探索救国之路过程中,曾有一段心神相通、旗鼓相应的密切联系.在清末立宪运动中,他们作为天津和四川的学生领袖,曾共同为重建现代国体而发动罢课与请愿斗争.1913年冬赴日留学后,李大钊以论文《青春》、郭沫若以新诗《女神》又为再造中华和重铸国魂而发出共同的爱国主义心声.《女神》是李大钊青春思想的诗化;《青春》是郭沫若理想国家的象征女神的理性化身.  相似文献   

20.
<正> 《文教资料》1987年第1期发表的《宗白华传略》,在谈到宗白华先生参加少年中国学会的时候说:“1918年,他参加了由李大钊、邓中夏等发起的著名进步社团‘少年中国学会’,并在上海负责该组织的刊物《少年中国》月刊。”这里把李大钊列为少年中国学会的第一位发起人,把邓中夏列为发起人。文后井注明“经宗老本人修改”。好象已经是根据充足的信史了。然而实际却不然。李大钊既非少年中国学会的主要发起人,邓中夏也不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少年中国学会是1919年7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