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和现实表明,矛盾并非在任何时候,或任何发展阶段都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而言,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成为推动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不能推动生产和社会发展。那末,矛盾在何种状态下,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呢?笔者认为,矛盾只有在其本身特定的动力度中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如果超越了特定的动力度,就会失去其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大家是没有分歧的。但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又是如何推动事物的前进运动?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应该作深一步的探讨。我以为在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时,要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把握如下几个方面: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之所以发展变化,就是因为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存在着既互相联结、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相互作用。说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说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所以列宁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毛泽东同志认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决定事物的生命,推动事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还是矛盾的某一属性——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有些同志认为,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并且是“根本的动力。” 我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任何一种属性——同一性或斗争性——都不能单独存在、单独起作用,单独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结合,互相节制,共同作用,才构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通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有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同样,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是由于其内部矛盾运动而推动的。正是基于对矛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推动  相似文献   

5.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怎样呢?由肖前主编的哲学教科书作了如下的回答:“斗争只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且,并不是任何斗争都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这一答案前后是矛盾的,但还是道出了一定的真理:并不是任何斗争都能推动事物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有些斗争可以推动事物发展,有些斗争却要阻碍事物发展。然而,这一定的真理却很不深刻,因为它没有向人们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斗争才能推动或阻碍事物发展。  相似文献   

6.
究竟什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于这个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根本不同的回答。前者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发展的动力;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因而,把事物发展的动力归于外力推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矛盾就是指其内部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因此,不仅事物内部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且事物内部矛盾的同一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当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这一点,我国哲学界似无争议。但进而问:矛盾怎样推动事物的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是对立面的统一,还是对立面的又斗争又统一,长时期哲学界却争论不休,至今可说仍无定论。近十几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被搞得混乱不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我国的哲学界一般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是比较抽象、甚至是不够确切的.虽然,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是,对立统一规律并不能真正说明,为什么矛盾运动能够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为什么同样是由于矛盾运动的推动,具体事物的发展方向有的前进,有的倒退?要具体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探讨事物矛盾运动的源泉和动力,从中寻求确切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在哲学界似乎已成公论.笔者认为,该公论也不无置疑之处.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列立着的诸方面之间的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互相依赖只是表明矛盾内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是矛盾存在的前提或基础,而互相排斥才是矛盾的核心和主要内涵.矛盾内部互相排斥的诸要素在运动中,有些要素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积极、肯定的促进作用,另外一些要素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则起消极、否定的破坏作用.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只有当前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的又斗争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发展和转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统一战线,无疑也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统一体。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既统一又斗争,才是统一战线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本文力图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粗浅分析,探讨它们对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学说,展开了热烈地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围绕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以及两者的关系和地位问题展开的。大家对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的认识上没有异议。但是在进一步分析矛盾是如何推动事物发展时,则出现了明  相似文献   

12.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在运动发展,因而是无限的,推动其不断运动发展的动力是物质中所存在的矛盾斗爭。沒有一个事物不存在矛盾,沒有二种事物不在发展,沒有一个事物是不可分的,一分为二是个普遍現象。这就是辯証法。如果自然科学工作者不是自觉地运用辯証唯物主义去  相似文献   

13.
一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內在动力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矛盾之互相依存和互相排斥,成为事物向前发展的內在动力。人类社会同样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間的矛盾,經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間的矛盾。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生产关系則是相对稳定的东西;这决定了两者間之必然发生矛盾。但生产力又下是可以离开生产关系而单独存在的。人們在生产中必須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社会生产力与人們在生产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正是互相联系而下可分割的整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是这样一个对立的統一  相似文献   

14.
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动力,对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促进事物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事物发展动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仍有不同意见的争论。本文拟就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关于矛盾,即对立面的又统一,又斗争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明确的论述。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列宁也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毛泽东同志讲得更明确:“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运动本质的科学抽象,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发展的“动力”不是唯一的。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一个范畴,凡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因素和力量,都应该属于这个范畴,“动力”不是唯一的。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内部矛盾性。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诸方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人类社会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的历史过程”,同样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学术界过去和近几年来都曾有过热烈的讨论,至今尚未完全取得一致意见,对于在总体上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大家没有异议。分歧主要是集中在对矛盾两个基本属性,即同一性与斗争性能否各自单独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两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完全平列,等等。本文拟就上述有关问题试作一些分析,以表明我们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我认为,单一的斗争性或同一性都不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只有斗争性与同一性的有机结合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408页)这里显然指的是整个对立统一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明只有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有机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8.
矛盾是统一物的对立和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都是矛盾的统一。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他们既相对立和斗争着,又互相依附而统一着,并从而构成这一事物。矛盾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和斗争,就没有事物的发展,也没有社会的前进。这是事物本身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同样存在着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无冲突论”(无矛盾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及其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在目前,是没有异议的。但是,一深入到矛盾同一性的具体作用,就其说不一了。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矛盾同一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或者说,它同矛盾斗争性一起,成为事物发展动力的组成部分。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但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两岸双方均在全力推动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推动。内因指事物的内在矛盾,外因指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即外部矛盾。要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必须把握事物的内因,又不可忽视其外因。本文拟探析推动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外在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