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利用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EEF),计算了2011年甘肃省武威市生态承载力和消费足迹,并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得出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大于传统模型的值,原因在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引进了更多可更新资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使得最终计算结果较大。另外,武威市当归、党参等资源项目数据的缺失导致最终生态足迹计算比实际消费较小。最后通过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都证实了武威市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生态压力指数的状况处于极不安全等级,需要引起当地各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在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调整均衡因子以及引入水资源足迹和环境负荷等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首次运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对湖北省1997-2006年、中部六省和全国2006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基于多种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区域生态足迹的供需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3.
2006~2008年山西省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0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山西省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人均生态足迹由2006年的4.434944hm^2上升到2008年的4.51265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562952hm^2上升到0.772641hm^2,至2008年人均生态赤字已高达3.740015hm^2,表明山西省的生态发展不可持续的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4.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量人类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的研究方法。说明生态足迹模型的关键概念和具体研究方法,计算并分析出按新行政区划后的合肥市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发现已经出现生态赤字且人口规模欠佳。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根据公式可分三个方案分别计算出合肥市的人口容量,以期为合肥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2001-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为依据,刹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0年的生态承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安徽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分剐由2000年的1.4268hm^2、0.9408hm^2增至2010年的1.8769hm^2、1.468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0年的0.4860hm^2减少至2010年的0.4088hm^2。说明安徽省2000-2010年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承栽力,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对安徽省生态承载力开展研究,可为安徽省生态省建设及减少安徽省生态赤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石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黄石市1999~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1.79342hm2逐年增加至2004年的2.34330 hm2,生态承载力在0.51 hm2上下波动,生态赤字由1999年1.30909 hm2增加至2004年的1.81928 hm2说明黄石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2004年生态足迹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西省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1.640 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767 2 hm2,人均生态赤字0.873 4 hm2,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不管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还是生态足迹利用效益、生态足迹的多样性与发展能力,江西省11市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生态赤字呈经济发达区大于经济落后区的分布特征;资源利用整体效益不佳,经济发展对资源耗竭的依赖程度高。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对海南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海南省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960 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329 6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631 hm2,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1.47倍。这表明海南省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海南省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至2008年中国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建国后至2008年中国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账户表现为盈余;20世纪80年代至2008年,生态足迹迅速扩大,超越了生态承载力,生态账户表现为赤字。比较近年来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与全球生态足迹标杆的数据可知:自1962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尚属于地方—全球可持续性的国家,1980年后中国成为地方非可持续性—全球可持续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石嘴山市生态经济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计算石嘴山市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年份的生物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结果表明:(1)石嘴山市当前生态经济发展总体上已经呈现出较强的不可持续性,并呈恶化趋势;(2)生态足迹总供需不平衡,总供给(生态承载力)不足;(3)生态足迹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耕地和牧草地生态足迹严重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石嘴山要扭转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一方面要控制经济发展对生物性资源的过度占用,抑制生物生态足迹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通过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增强生态承载力,缓解生态压力。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量,计算结果显示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1.54784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68 03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179803 hm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生态足迹高0.42784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低0.431962 hm2,生态赤字是全国生态赤字的2.95倍。表明重庆市生态经济系统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减少生态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郴州是"红三角"地区三市之一.应用 M. 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方法,对郴州市1999,2001,2002年的生态足迹指标进行了计算,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万元GDP生态足迹等方面,计算得出郴州是一个主要靠耗竭自身自然资源为基础来加快其经济发展的城市,但资源利用效益逐年有提高;并提出了这一计算方法相应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是新疆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新疆2005—201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赤字及万元GDP生态足迹强度,并用非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估计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演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的生态足迹不断增大,生态承载力逐年降低,生态赤字越来越严重,生态状况并不乐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新能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能源生态效率以降低生态足迹、保护并恢复生态承载力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态足迹与发展能力的基本理论,对海南省和各县(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与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133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3111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8227hm2;12个县(市)存在生态赤字。海南省及其大多数县市的资源利用效益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在较大的生态压力下运行。同时,计算与分析了海南省和各县(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多样性及其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民勤县2010—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模型对该县近5a的生态足迹供需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灰色预测理论建立GM(1,1)模型,以研究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特点、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第一,人均生态足迹从2010年的2.3221 hm~2逐年增至2014年的3.5906 hm~2,增幅达54.63%。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基本维持在0.7295 hm~2—0.9441 hm2之间。民勤处于严重不可持续状态,生态赤字逐年扩大。第二,化石能源和草地对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影响最大,草地过载导致的草地退化成为其承载力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第三,预测结果表明,生态足迹将持续增加,造成生态赤字的继续扩大。因此,要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优势农业,加大技术投入;合理规划,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坚持生态文明道路。  相似文献   

16.
生态足迹模型是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需求,判别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休闲农业生态足迹模型是开展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休闲农业生态足迹模型,以浙江省为例,利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了浙江省2007-2011年的休闲农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拟分析了未来5年浙江省的休闲农业生态盈余状况。结果表明:浙江省休闲农业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出现了生态赤字,其休闲农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未来休闲农业发展需在政府引导下,构建生态链和产业链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沿淮经济带2007-2012年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以及一些传统工业部门对水资源消耗过大;水污染形势严峻,水资源保护仍需加强。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安徽沿淮经济带在水资源约束下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维持原始生态足迹理论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理念,分别介绍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扼要介绍了区域划分前后新老合肥的人口、土地及水资源情况;分别计算和分析了新老合肥市从2008--2010年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和分析了新老合肥的生态盈余。在区域划分前,老合肥的水资源呈现盈余,但盈余量不大,如果出现干旱天气,则可能出现赤字;在区域划分之后,新合肥比老合肥的水资源承载力明显增大,显现出很大的生态盈余,因此新合肥在水资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安全的。由于新合肥水资源的生态盈余主要来自巢湖,因此,如何保护巢湖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崂山区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通过计量模型比较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可以判定区域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及其偏离程度。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足迹及其计量模型的相关理论,然后以崂山区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支撑,对崂山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崂山区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崂山区快速发展的工业拉动了能源和资源消耗,对外依赖性较大;同全国和青岛市的生态足迹相比,崂山区对资源需求大,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较低。文章最后就如何减少崂山区的生态赤字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崂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江西省生态足迹需求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判断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2006年的生态赤字为1.0009 hm2,,这表明江西省的生态需求大大超过了生态的承载力,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