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党全民的积极支持下,从农村到城市,从集体经济到全民所有制经济逐步地层开,取得了出乎预料的巨大成就。旧的经济体制所压抑的经济活力,正在被释放出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已经开始。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回顾建国以来,我们也曾进行过多次的改革,例如1958年以扩大地方权限为中心的改革;十年动乱期间以“穷过渡”和割“资本主义尾巴”一类极“左”的作法为标志的改革,对于国民经济发展都不是起促进而是起促退的作用。宄其原因,就在于那些改革是主观主义的。姑不论其动机和愿望如何,由于主观同客观相脱离,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我们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把汁划体制、价格体系、劳动工资制度等等方面转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轨道上来,建立一个“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是我国建国以后历史洪波的又一次涌潮,这次“洪潮曲”的主旋律就是经济改革。经济体制的转型,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彻了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给“真、善、美”的事物带来了生机绿意,“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这股强劲东风所带来的一切变化,首先是反映在人们交际生活这个水域中,折射在语言工具的发展变化上。  相似文献   

4.
1979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改革,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国家又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加上长期以来在农业基本建设中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充分发挥了作用,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特别是粮食生产,从1979年到1984年,仅仅六年时间就由3000亿公斤猛增到4073.1亿公斤,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以至于1984年下半年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现象。1985年以后的农业形势急转直下,出现了“滑坡”现象,特别是进入1987年,我国农产品普遍短缺,“买粮难”的呼声四起,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日趋紧张,农产品的严重短缺,形响了我国的经济稳定,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文件中有十六处提到了“生产力”,其中强调指出:城市经济体制中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任务;我们应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经济体制的改革归根到底是为推动社会生产力更迅速地向前发展,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冰心是我国文坛巨匠,与世纪同龄的老人。1923年赴美留学前,她曾到北京协和医院彻底检查,诊断为肺支气管扩张,医嘱每次发病时,静卧几天就会恢复健康。1958年她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到欧洲访问,在英国伦敦的火车上,忽然大吐起血来,但自此以后居然不再吐血了,且健康长寿,享年99岁。在冰心老人漫长的生活道路中,平坦的少,崎岖的多。起先是身体不好,1958年她的丈夫又被错划为“右派”,接下去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冰心老人一家8口分到8个地方。以后她又被发配到湖北咸宁  相似文献   

7.
从宏观上加强对经济活动的间接控制,完善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在内的整个间接控制系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七五”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这一方面的改革,对于奠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保证“七五”计划各项任务完满实现和我国经济更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厦门大学研究生院于1991年12月18日至23日在厦门大学联合召开了两院社会科学博士生学术交流会,就“九十年代中国的发展与改革”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这次学术交流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九十年代的世界经济问题中国社科院世经系博士生康焕军认为,90年代是世界经济体制根本变革和新的世界经济体制最终确立的关键时期.建立新的世界经济体制的基础有两点:一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二是世界经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之相适应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是没有现成的模子可以套用的.在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面前,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实际,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新的探索,走出自己的改革之路.一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是资源配置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并不只是同某一种性质的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就市场经济本身而言,无所谓姓“资”或姓“社”的问题.但是,一切经济活动包括我们这里讲的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等等,又总是同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制度联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财政包干制,它存在着诸多的弊端.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解决财政体制弊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次改革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税收制度的重新安排,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制度的重新安排问题.这次改革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它为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财政包干制。它存在着诸多的弊端。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解决财政体制弊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次改革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税收制度的重新安排,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制度的重新安排问题。这次改革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它为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自新中国成立到1958年,我国取得了一个个重大胜利,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阵营亦出现了勃勃生机。在赶超浪潮影响下,中国人民带着快速发展生产力、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美好愿望,在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可以肯定,大跃进的愿望和出发点是好的,但它是在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指导下进行的,不但没有加快发展生产力,没有跃进,相反却导致挫折,破坏了生产力,造成了经济中的许多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3届年会”上,邹东涛著《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两卷)一书被评为中国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优秀著作特等奖。该著作由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收录了作者自1980年到出版时关注、探索和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主要文稿90多篇。笔者经过认真研读《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收获和感怀颇深。一、经济体制创新是我国改革时代的主题《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有一个明显的主线贯彻始终,那就是中国的经济体制创新。诚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这二十多年来,总是满脑子改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问题在沉寂多年以后,又再一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到1985年已形成了“文化热。”文化问题受到如此重视,决非偶然,从直接原因来说,一是由于对“十年文革”的反思;二是开放以来发现我们已大大落后了,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日益缩小,而是愈来愈大,遂有“球籍”之说。改革也已由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而接触到思想文化层次。危机感和改革的艰难又使人们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不约而同地越来越感到观念变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笫七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七五”计划)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一)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认识上的一次新飞跃,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早在198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所谓进一步,就是说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相似文献   

17.
从一九八四年第四季度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急剧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工资总额、货币投放和银行信贷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如何看待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把改革起步时的这些经济现象简单地看作是经济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而要看到随着经济模式逐步地转換,经济生活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大的变化。某些以传统眼光看来是异常的现象,恰恰可能是新的经济体制下的正常现象,尤其是在新旧体制的转轨中,在新的经济体制诞生时,这些现象多数是“过渡性病症”。现将我的看法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推行这方面的改革,对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加速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50年代初期建立的,以后在1958年和1978年作了些修改,但其基本精神不变,离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负责。这种制度虽然在历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经营行为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5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化,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也发生了巨大变迁。经营理念从“以产定销”到“以需定产”。市场竞争从价格到品牌形象。结构调整从产品结构到产业结构。市场开发从国内到国外。探讨这些变迁,对于丰富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进一步指导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上加强对经济活动的间接控制,完善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在内的整个间接控制系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七五”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这一方面的改革,对于奠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保证“七五”计划各项任务完满实现和我国经济更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加强宏观间接控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央“七五”《建议》指出:在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中,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减少行政手段的运用,要“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控制和调节经济运行。”中央这一建议,深刻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