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界普遍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开创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先河,学术研究多侧重于二人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侧重亚氏对其恩师的批判性,较少研究二人美学思想上的相通之处,从而导致美学思想发展认识上的断裂.本文从真、美、善以及符号表征等角度分析了二人美学思想上的诸多相似点,指出西方早期美学思想发展中的连续性,纠正断裂性的认识,弥补对美学思想进行简单化贴标签的失误.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中国的庄周和古希腊的柏拉图象象双子星座一样闪耀着经久不息的光辉。任何对东西方美学有所了解的人都不能不承认他们对美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他们的思想深刻反映了东西方人的观念、思维方式、美学思想等方面的特色,有趣的是这两位对人类美学思想发展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却不约而同地以反艺术的面目出现。本文通过对庄周与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比较、分析,认识庄周与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各自特色。  相似文献   

3.
悲剧在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中占据着比史诗更加重要的地位,它继续了“四因说”的一贯立场,将“摹仿”的对象放在现实的人的层面,突出人在实现活动中的丰富性、具体性;从西方早期特别是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上看,它取消了《理想国》对诗人的消极态度,但并没有和柏拉图的诗学思想截然对立,它坚持悲剧要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推进;亚氏对柏拉图的温情超越实现了人学的归趋,厘清这一层关系对于了解希腊文艺思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直接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起点,但是他们的政治思想又有所不同。亚里士多德摆脱了柏拉图过于沉溺的理想主义色彩;针对当时希腊城邦的日趋没落,柏拉图认为社会应该是整齐划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应是多元化的;柏拉图提倡公有制,亚里士多德主张私有制;柏拉图提倡人治,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柏拉图注重演绎,亚里士多德则注重归纳。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诗学的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博大精深。现在熟知的许多文学理论都可以柏拉图那里找到渊源。他的艺术模仿说不仅影响了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等人,而且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同时他的灵感说开启了非理性主义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抽象绘画是对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冥想,它要求艺术应该是对世界最本质精神的表现,以唤起纯粹的美感。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美学思想深受古希腊哲学和柏拉图哲学以及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牵导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思想走向的两大哲学巨子 ,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指出了“美”的哲学含义和构成美的本体要素。他们对一系列审美原则的精到分析 ,开创了西方人以总体知识为背景的 ,采取配套方法探讨美和美学问题的先河。对他们的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可看出许多相同和相异之点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思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的政治学说是政治化了的伦理学,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偷渡。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维正相反,他通过批判其师柏拉图而回归到苏格拉底的立场,换言之,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维更接近于苏格拉底道德优先的原则。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政治思维更明显地趋向于形而上层面与形而下层面的对立,趋向于精神世界与行为世界的对立。  相似文献   

9.
艺术是人的创造,其根源在于人及其实践活动,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自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后的西方哲学和美学的不断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竟然使得艺术之根的问题变得模糊不清起来。到了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康德、席勒从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本体论出发重新思考艺术之源的问题,尤其是席勒,作为诗人、艺术家、美学家,以诗歌的形式阐述过艺术的人类学基础,更以数篇论文明确地指出,艺术是人类的审美创造,艺术之根在于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创立了艺术起源的游戏说,并且在西方美学史和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认为柏拉图的美学视野超越了狭隘的艺术哲学,进入了人生和社会领域,体现了美学的开放性和纵深性;通过对《理想国》的分析指出,柏拉图的美学隐藏着深刻的政治工具主义思想,正由于这种政治工具主义,“美善合一”成为柏拉图美学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1.
<正>盛行于公元前五百四十年左右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思想,是古代希腊美学发展的源头.它的重要性也在这里.几千年来,尤其是愈到后世的人,眼光总盯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国古典美学这些美学史上的巍峨的里程碑.其实,探索一下源头.对于看清后来的流变,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上是否存在明知故犯的人呢?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知识可以直接转化为行为,作恶出于自己无法控制的无知,无人自愿作恶,所以明知故犯的情况不存在;柏拉图在继承苏格拉底思想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发展完善了他的思想,如他把意志和情感等非理性部分引入道德,对有知识的状态进行区分等。这些思想为亚里士多德解决明知故犯问题做了铺垫;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明知故犯的人,恶是出于意愿的。  相似文献   

13.
自古希腊以来 ,西方美学主要强调文学艺术的认识功能 ,往往视文学艺术为哲学的附庸 ,虽也涉及文学艺术的伦理道德功能 ,但对文学艺术的情感特征则相对忽视。柏拉图一方面从哲学认识论出发指责诗不能给人提供真理性的认识 ;另一方面从伦理道德观出发 ,指责诗滋养人的情欲 ,伤风败俗。他在《理想国》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意、情三级 ,认为情感是其中最低劣的部分 ,诗歌就是对于这些低劣部分的模仿。由此 ,柏拉图对艺术中的情感进行了否定。亚里士多德虽曾为诗做过辩护 ,但也不过是证明其“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九…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对美学的两大核心范畴,美和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美本身是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艺术是以美本身为原型的现实世界的摹本,美与艺术分属理念世界和艺术世界,彼此分离。美与艺术的分离是柏拉图艺术分有美本身理论的基础,分有说是柏拉图从理论上沟通理念世界与艺术世界的桥梁,或凭借模仿或激发灵感,艺术可以分有美本身。不论柏拉图是在哲学层面上探究美本身,还是要求艺术实践以美本身为原型,旨在培养和谐的城邦公民,服务其政治理想与哲学追求。因此,柏拉图既是第一个发现真正美学问题的美学家,也是第一个对艺术做过真正伟大否定的人。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以"存在"作为研究对象,在形而上学问题上调和了米利都学派和柏拉图的理论之间的矛盾;在"形式"与"质料"的关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暴露了其固有的矛盾。揭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内在矛盾,是清理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中庸思想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方法论和全部思想的基石,是贯穿于他的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一条重要的红线,也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核心."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这一思想渗透在他的悲剧净化理论、生命美学以及艺术美论之中,中庸是打开亚氏思想宝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7.
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在所谓“后现代哲学”中称得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尼采曾经把他自己的哲学界定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但尼采对柏拉图的激烈批判与反驳,恰恰证明柏拉图哲学对他的巨大影响;通常认为“意向性理论”是胡塞尔现象学最为重要的一个发现,但实际上柏拉图对这个“发现”早已有所发现;海德格尔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哲学都遗忘了“存在”,因此,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问题,就是要回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一西方哲学的源头上去,以他们已经赢得的东西为基础,将他们未竟的事业推向前进。这表明,柏拉图哲学与后现代哲学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二者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名下的《大希庇亚篇》与色诺芬的《回忆录》等著作所阐述的苏格拉底的美的思想相互对立,一些学者以《大希庇亚篇》为依据,认为苏格拉底追求美的普遍定义,反对美的功利主义。但是《大希庇亚篇》并不能作为了解苏格拉底关于美的思想之依据,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恰恰是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具有苏格拉底本人的思想特征。色诺芬的全部著作中,苏格拉底前后一贯地主张美的功利主义观点。《大希庇亚篇》不仅与色诺芬相左.而且与柏拉图的其他著作相左,柏拉图其他著作中苏格拉底关于美的思想与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苏格拉底主张善与美相统一,从而开辟了与毕达格拉斯的形式主义关学不同的功利主义美学思考路线。  相似文献   

19.
马丁·布伯认为人在世存在的本质关系是“我-你”对话关系;艺术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对话关系的本质体现,艺术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间的关系是“我-你”对话关系;马丁·布伯的宗教对话美学思想对巴赫金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位政治思想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系统阐述了他所设想的最为理想的政治制度。作为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非对他老师的政治思想全盘接受。笔者比较了两者对国家起源、阶级构成及政体形式等政治学基本问题看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