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孙子兵法.计篇》中说道"兵者,诡道也",列出了十二条具体的诡道用法,并将其思想精炼为八个字,即"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的诡道思想是春秋战争实践的结果,春秋时期的诸多战争,虽然也遵循着"不鼓不成列"的古军礼,但是古军礼的影响力在减退,很多战争都明显显露着"诡道"的特征,胜者能够通过示形动敌达到避实击虚的目的,依靠奇计阴谋来获取战争的胜利,这些用兵实践为《孙子兵法》"诡道观"的形成提供了的重要的历史依据和思想启发。  相似文献   

2.
西周战事稀少,战国的战术又大多上承春秋,因此,这篇小文就将楚国的战术条陈如下,或许对于冲破中国古史研究中重北轻南的偏见,有所帮助。征引的资料,凡未作特别说明者,一律来自《左传》。1、用间。《孙子兵法·用间篇》说:用间,“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用间,包括离间与乘间。《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记楚武王攻伐随国,楚大夫斗伯比表达了他的担忧,说:“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棋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有鉴于此,斗伯比主张乘间,他说:“仇有衅,不可失。”(语出《桓公…  相似文献   

3.
试论《孙子兵法》以“胜”为核心的战争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孙子兵法》以“胜”为核心的战争理论体系于汝波《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战争理论。《孙子兵法》的战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缜密完整的体系,其核心是一个“胜”字。它以“胜”为总纲,下辖三个子纲,或者说是三个较高范畴:先胜、全胜、战胜。先胜是关于战...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精品,如今已成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优秀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司马法》,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最近,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杨善群著的《孙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阐述这三部兵法的作者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的生平业绩和军事思想,取得了可喜收获。这里谨就该书在理论分析和材料考订上的成就,作一简要的评介。 孙子的军事思想,是《评传》论述的重点。作者把它分成“战争取胜的要素”、“军队的组织和建设”、“指导全局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特殊的战斗方法”、“军队的后勤”等六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评析,在每一项内容之下又分为若干论点。这样的剖析,充分展示了孙子军事思想博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著作中的瑰宝,其中“文武兼治”的管理思想是其理论体系当中一颗璀(?)的明珠。本文着重从“文治”、“武治”,以及二者的关系上,来深入挖掘《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6.
邱曦 《理论界》2007,(4):233-234
孙子兵法的原理、方法及战略,在日本及欧美的经济学领域引起了研究学习的热潮,并发展出兵法经营理论,在商业实践中应用广泛,影响颇大,近年来也引起国内经济学界及商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在具体商战实践中,孙子兵法用于战事的谋略,如“知己知彼”、“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者,诡道”等理论转化为商业经营的理论与方法,并具体指导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在《孙子兵法》的研究中,谈“智”的文章多,谈其他内容的少。有的认为《孙子兵法》只讲“诈”不讲“仁”,或者即使讲“仁”也只是为“诈”服务的,认为《孙子兵法》是一部智谋多变的诡诈之论。这种观点古来有之。但细读《孙子兵法》我们不难看出,其“仁”的思想渗透于全书之中。一、战争观中的“智”与“仁”春秋末期频繁而无情的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孙子指出:“凡兴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  相似文献   

8.
论孙子的战略比较思想阎勤民《孙子兵法》十三篇,最重要的莫过于其首篇《计》。《计》篇不仅是全书的纲领,而且是研究战略问题的经典文献。《计》篇的内容,大旨上分为制定战略决策和战略计策两大部分。其中,关于制定战略决策的前半部分,分为制定战略决策的社会考察;...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与商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与商战程振清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孙子兵法》智慧的研究,并且广泛应用在现代商战之中,实践证明:奇效无比。许多西方营销专家,都把《孙子兵法》视作为“20世纪和21世纪最有价值的商战智慧”。他们在商战上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了《孙子兵...  相似文献   

10.
吕正韬 《理论界》2008,(5):179-180
“势”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概念,历来学者对“势”的含义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势”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心理制胜的理念,试图分析“势”的思想内核,以及构成“势”的心理要素和“势”发挥心理制胜功能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淼  陆军 《南方论刊》2010,(12):102-103
《孙子兵法》案例教学是实现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孙子兵法》中强调战争是关系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一定要慎重对待;强调战争有备无患,力争做到"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丰富的思想内涵不仅涵盖军事领域,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确立国防战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有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就如何在普通高校讲授《孙子兵法》,并把此课上的生动而有教育意义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战争频繁 ,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 ,历代论兵之书如林垂史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思想观念的解放 ,国学热的兴起 ,兵家文化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学者们研究的触角涉及兵家文化的方方面面 ,而军事思想是兵家文化的主体 ,研究成果尤为深入细腻 ,引人注目 ,本文拟对此作简要回顾和总结。一、关于军事战略战术思想  对于兵家战略理论的总体把握 ,学术界普遍认为《孙子兵法》奠定了兵家战略理论的基础框架 ,后世兵家在战略理论方面有所发挥和延伸 ,然一直未突破《…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大辞典》(约140余万字,以下简称《大辞典》),最近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主编古棣、副主编戚文及主要撰稿人,都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和其他中国古兵书的。因为有了长期研究的基础,所以确是实现了主编在本书序言中所提出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通观全书,可以说它是一部实用的工具书,又是一部有科学价值的学术著作。《大辞典》为了便于阅读,在导言一(《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的方法论》)、导言二(《孙子其人和<孙子兵法>内容概述》)之后,首列经过正副主编等人校勘过的《孙子兵法》和《孙子佚文》(以下简称《佚文》)的原文和有自己的特色的今译(并附《孙武传》原文及今译)。然后是它的主体部分:(一)《孙子兵法》和《佚文》“词汇解释”;(二)“《孙子兵法》研究文献概要”;(三)“《孙子兵法》研究信  相似文献   

14.
“正”与“奇”,本为数学概念。“正”者整数也,“奇”者余数也。我国古代兵法家推演此意,有所谓“正兵”与“奇兵”之说。曹操校注《孙子兵法》认为,“己二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己五而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用现在的话说,“正兵”就是主力部队或在正面行动的部队,“奇兵”就是预备队、机动部队或在侧后行动的部队。推而广之,战斗中的正面攻防是“正”,而迂迴、穿插、渗透、箝制、埋伏、佯攻、假退等等便是“奇”。对敌实施两面夹击,其中一面是“正”,一面是“奇”。以攻为守,守是“正”,是“奇”;以守为攻则反是。以进为退,退是“正”,进是“奇”:以退为进则反是。化整为零,分散是“正”,集中是“奇”,化零为整则反是。  相似文献   

15.
解读古代战略战术奥秘的力著——评《孙子兵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今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最早的战略学著作,也是最早揭示战略战术奥秘的专著。二千多年来,《孙子兵法》一直为历代中外军界、政界、学界、商界所推崇和重视,研读并运用其战略战术者,历久不衰。但由于该书“辞若珠玉”(《文心雕龙·程器》),寓意深邃,给阅读、研究带来不少困难。为寻求正确的理解,历代学者曾相继为其诠译作注。自曹操以来,注者代不乏人。但这些注本不是失之简单,就是过于繁琐,也有穿凿附会或讹误之处。为推动《孙子兵法》研究、应用的普及与提高,广西民族学院吴荣政教授花六年多时间,在潜心研读和博采先哲及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孙子》原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为《孙子》十三篇重新校勘、注释、评说,撰成近16万字的《孙子兵法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一书,最近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本研读和运用《孙子兵法》的具有较高水准的专著。该书的特点主要是:  相似文献   

16.
建设现代行政文化需要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孙子兵法》作为兵学经典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间蕴涵的管理思想对行政文化建设有独特的价值。从行政文化创新的角度看,《孙子兵法》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孙子兵法》的人文价值和科学精神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管理理念;《孙子兵法》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当代行政价值观的重塑;《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与行政心理和管理艺术的提高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棉被》是日本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完成了从前期日本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到具有日本特色的后期自然主义转变的作品。通过对“自然”、“主观”和“客观”的分析,可以看到,作者一方面通过主体间性对自然客体的切入,另一方面通过客体的主观变容,使得《棉被》表达出一种早期的主体间性思想。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和我国都很重视《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的学习和研究。《兵法》对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方面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现仅就《兵法》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看法。《兵法》是一部宏伟的军事战略巨著,被推崇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和“兵学圣典”、作者孙武也被称颂为“东方兵学鼻祖”。该书现已译为英、法、德、俄、日等多国文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是一部通过古代战争理论来体现认识论和辩证法原则的著作。本文拟对《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作一探讨。一、《孙子兵法》的认识论思想《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理论方面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而且在军事哲学方面也居于那个时代的领先地位。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尽管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还是原始的、古朴粗糙的,但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来说,的确又是灿烂的、可贵的。1、“知兵者,动而不速,举而不穷”战争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严酷斗争。为了吃掉对方而不被对方吃掉,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便成为兵家首先面临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0.
<正> 由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和山东省惠民县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孙子兵法》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22日-25日在孙武故里山东省惠民县召开.来自美国、日本、法国,以及中国北京、上海、天津、河南、山东、大连、哈尔滨等地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就孙武故里考辨、《孙子兵法》版本流传、孙武军事思想的主要特征、《孙子兵法》在现代经济管理及各类竞赛中的应用、《孙子兵法》在世界各国的流传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一、孙武之里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